单县化工产业园区简介
一、园区简介
单县位于鲁、苏、豫、皖四省八县结合部,素有“四省通衢,中原锁钥”的美称。单县是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都市圈和郑州都是圈的叠加区域,周边200公里内人口超过1亿,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山东省、菏泽市对外开放的西南门户,单县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
(一)基本情况
单县化工产业园位于单县县城东北部,2017年12月由单县煤化工园区调整为单县化工产业园。2018年6月鲁政办字〔2018〕10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名单通知,被省认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化工园区。园区规划面积7.0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北至谢张路,西至滨河路,东至东沟河,南至北园路。园区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形成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等主导优势产业集群为战略定位,增强园区工业持续发展能力。做大做强精细化工,膨胀发展医药化工重点产业,到2025年,以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核心的园区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长效发展机制初步建立,能源消耗强度逐年下降,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到 2030 年,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的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聚集区;同时,将园区打造成为智慧化、生态化、循环化的国内一流化工园区。
(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
园区自 2008 年启动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实 现“七通一平”,即通供水、通排水、通电、通路、通热力、 通讯、平整土地。
园区道路:道路建设为“三纵三横”,园区化工东路、化工西路通过北环路与105国道及单县主干路网联通,并进而连接菏枣高速公路、济祁高速公路。
供水设施:园区用水主要来自华都水务(桑德水厂)、第一污水处理厂回用中水;供水管网及中水回用管网配备齐全,各项供水设施满足园内企业生产生活需要。
供热设施:园区内部建设有广舜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3月建设,2014年12月投产,蒸汽供热能力130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12万兆瓦,能够满足园区供热需求。
污水处理设施:园区内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及第二污水处理站。该项目于 2014 年 12 月投产,污水处理能力 4 万立方/天,目前能满足园区内企业用水处理需要。
供电条件:园区内现有 110 千伏变电站一座(九龙站),35 千伏变电站一座(鑫泽站),园区附近建有 220 千伏东城 变电站一座;另园区建有 2 个发电项目:广舜热力发电项目、单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深能环保),现已并网运行;其中单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深能环保)可以处理盖含整个菏泽市及周边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经焚烧发电处理后达到安全排放标准,为整个鲁西南地区的市容市政及能源回收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承担单县化工园区供电任务的线路分别由110千伏九龙变电站和220千伏东城变电站出线,园区实现供电双回路条件,同时满足一级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企业用 电需求。
消防设施:化工园区现有一座特勤消防站,为政府专职消防员单编消防队。消防站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现有专职队员45名,执勤车9辆,并已投入执勤,可以满足园区应急救援任务。另外园区内企业尚舜化工组建了专职 消防队,拥有水罐、泡沫消防车3辆,消防员10余名。消防设施和力量能够满足园区消防需求。
通讯条件:园区内通讯光缆由移动公司铺设完成,实现了固话、移动电话、千兆带宽的数据交换及专线传输,有效保证了园区数字通信系统的高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安全、环保监测监控系统:园区的监测监控系统、数字网络设施平台和智慧园区监管中心已由由泰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的开发与硬件指挥调度中心的建设。目前园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已经建成,并纳入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管理,接入了省级智慧化工园区综合管理平台。本平台软件系统包含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安防、智慧能耗、应急管理、危化品车辆管理、驾驶舱等模块的开发与测试,企业端及园区端平台软件均已完成上线,企业数据录入基本结束。智慧安全巡检完成查勘,且已安装完成企业的安全巡检点安装。
重大危险源实时在线监测监控:根据园区内的两重一大安全监管重点的数据和周边视频监控实际情况接入平台,并针对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仓储与运输、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业务进行安监“一张图”的综合展示和在线监测预警。
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园区设12处废气在线监测站点及一部移动监测车,12台特征污染物监测站、目前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主要对园区周边及内部PM2.5、PM10、CO、SO2、NO2、O3、TVOC、温度、湿度、噪声、光照、气压、风力、风向等进行在线自动监测监控。同时,园区内集中的信息监测监控系统可将区内所有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点联网纳入该系统,实现集中监测监控,且实现自动预警及应急响应。
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联动系统:园区企业涉及剧毒品、致爆品,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全部与园区管理系统兼容,进行实时监控。
二、服务与政策
为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县委、县政府开展重点产业发展“五年攻坚突破行动”,把精细化工产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为加强园区管理和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成立了化工园区服务专班。
一是优良的营商环境。我县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手续办理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继续推进“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制定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二是“保姆式”的服务。从项目的手续办理到项目落地投产全程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一是对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县级领导”全程服务机制;二是对落地项目各类手续办理,实行全过程跟踪代办机制;三是对招商引资投资项目实行联审联办机制;四是实行收费清单制度。有关部门对各类收费列出清单,能免则免,能减则减,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全面”的优惠政策。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给予工业项目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奖励政策;按合同约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且投产后亩均税收贡献达到,给予经营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优惠政策;特别重大项目可采用“政策漫游”方式予以重点扶持;享受省、市、县出台的其它奖励及政策。
园区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环评有效性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划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不断改进和完善依法、科学、公开、廉洁、高效的环评管理体系。 一是“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不能破会现有生态 保护红线,包括I类、II类红线;二是“环境质量底线”,入区项目在三废排放、环保治理措施方面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环保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至少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染物排放必须满足园区总量控制要求;三是“资源利用上线”,入区项目在原料及产品的清洁性、生产工艺先进性、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清洁生产水平应达到所在行业的国内先进水平。
四是“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入区项目必须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必须与园区的产业导向相符,优先引进进《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单县化工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修正)鼓励类项目。禁止引进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及与有关产业政策和导向不符的项目。
三、产业基础及规划
根据园区发展现状及产业规划,园区产业区划分为现状项目区、精密制造产业园、新材料项目区、专用化学品项目区、精细化工项目区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区。
产业定位:产业发展定位于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高端产品链,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打造专业化工园区,搭建高端化工产业战略发展平台。
产业发展方案:以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为龙头,生产乙二醇、甲醇、呋喃树脂、脲醛树脂、聚氨酯、聚酯等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链。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规划了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
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产业链类型,产业项目区划分为现有项目区、煤化工项目区、新材料项目区、专用化学品项目区、医药中间体项目区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区六个功能区。
产业发展目标:规划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正常年份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 450 亿元,年利税额约 41 亿元,年利润额约 30 亿元。
单县化工园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可直接带动电力、建材、服装、箱包、造纸、医疗以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园区规划项目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 2000 人,间接产生约 1 万个就业岗位,部分缓解区域就业压力。到2025 年,园区将建设成为低碳、循环、高端并具有核心竞争实力的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区。
有投资需求的请联系0530-465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