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农业“芯片”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话说农业“芯片”2022-09-01 11:12

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那么小小的种子便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这些“芯片”被深深植入农业文化遗产中。作为活化的种子库,农业文化遗产生物丰富、生命力强大,是先人留给后代的“生命传承”。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如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山东农业历史学会秘书长孙金荣所言,种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核心性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农业文化遗产地本身就是传统优质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传承、活化、可持续的重要依托地,在加强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保护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对遗产地所承载或蕴涵的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打上文化烙印的种子

价贵百倍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枣庄古枣林、乐陵枣林复合系统、章丘大葱栽培系统、金乡大蒜种植栽培系统、诸城刘墉栗园综合生态系统、肥城桃林生态农业系统、莱阳梨树复合生态系统……这样的景观类农业文化遗产,在山东数以百计。

我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有丰富的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它们作为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是遗传信息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载体,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以乐陵枣林复合系统为例,这是一处以千年古枣树为特色的林、粮、蔬复合栽培系统,总面积50万亩,中心产区10万亩。现存树龄千年以上古枣树3800株,800年以上6500株,500年以上12000株。《乐陵县志》记载乐陵名优枣品种有72个。

现在,乐陵规模种植栽培的有金丝小枣、长红枣、圆铃枣、马铃枣、婆枣等数十个常见品种。百枣园中常见品种和各类观赏性品种在内的596个枣品种,加上新嫁接培育的品种,目前已有600多个品种。“这就是一个超级庞大、生命力旺盛的枣种子库。”孙金荣说。

丰富的种子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孙金荣在调研中获悉,因树龄、品质、管理、文化元素等不同,明贡枣鲜果售价每斤400元,干果每斤500元,清贡枣鲜果每斤300元,干果每斤400元,价格较普通枣贵了百倍。“因为它是明、清代的贡枣,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他说,这就是文化的增值力,产品文化内涵与产品价格定位密切关联。

“目前,作为全球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出产的代表性农产品,因多种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影响,其价格差异显著。”孙金荣举例对比,汶阳田农作系统在今泰安市西南一带,因为位于汶河下游地势宽阔平坦的区域,所以被称为汶阳田。由于汶河的滋养,肥沃的土地,良好的灌排条件,使得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在,汶阳田主要出产越年冬小麦。小麦的种植仍然沿用古法,种地的时候讲究“回岔”,保持土壤的肥力,病虫害不易寄生,农作物便可以自然生长。

但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此地小麦麦粒价格每斤在1.1元左右,面粉每斤1.6元至1.7元。而同样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江西万年稻作农业,出产的万年贡米1512每斤181.8元,依然供不应求。

所以种子资源的开发,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保障农业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农业生产等基本功能的不断强化、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深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文化内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品牌化提升产业化价值。”孙金荣总结。

攥紧种子就是端稳饭碗

小小种子,为何要精心、大力保护?以北京小黑豆出海的经历为例,1954年,孢囊线虫病使美国大豆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从种质资源库中“翻箱倒柜”,找到了20世纪初从中国收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中特有的抗病基因,最终培育出的大豆新品种才令产业得以复苏。

作为自然进化的加速器,基因工程正带来一场农业革命。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子蕴含着巨量的遗传基因,成为培育农作物新种的坚实“素材”。种质资源的珍贵之处得以彰显,科学家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最终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以苹果为例,新疆野苹果是世界栽培苹果的祖先。2010年,意大利学者在《自然·遗传学》杂志发文称,从分子遗传层面已得到验证,现今人们吃的很多栽培苹果都是新疆野苹果的后代,包括黄元帅、红富士等。

尽管野生苹果又小又酸,一点也勾不起人们的食欲。但经过科学家的点石成金,却是无价之宝。新疆野苹果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形成了果实大小、成熟期、品质、风味、抗逆性、抗病性等不同的种下类型近百种,成为世界果树资源的天然基因库,也是国家珍贵的战略生物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近年来因红肉苹果的栽培而名声大振。而这离不开新疆野苹果的“功劳”。2005年8月,陈学森及团队成员到伊犁野果林实地考察,对新疆野苹果中的红肉苹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检测结果表明,其类黄酮和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栽培品种。陈学森就想: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能不能把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苹果杂交,创建新红肉种质?

很快,苹果杂交品种在组培室被播种培育第一代(F1)实生苗,工作人员将这些苗定植到泰安横岭育种基地。在陈学森的照料下,基地里80%的实生苗在2年内开花结果了。在F1代群体中,陈学森筛选到R6R6纯合基因型的红肉脆肉株系,经过试验检测发现,其果实类黄酮含量是普通苹果的七倍,可与蓝莓比肩。

“这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功能性苹果种质,实现了红肉、脆肉、高类黄酮等多个品质性状(基因)的快速聚合。我们把它命名为CSR6R6。”陈学森介绍。如今,CSR6R6被保存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团队培育出“幸红”“福红”“美红”“满红”4个高类黄酮苹果新品种,它们果肉全红、果皮红亮、酸甜适口。

在市场上,着色程度是决定果子卖相的一个关键指标。近年来,行业人员通过芽变选种对苹果果皮着色等性状进行改良,选育出一大批苹果红色芽变新品种。陈学森和团队成员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5项专利技术,培育独有的苹果新种质,育成红肉、红皮苹果新品种。这些成果在山东、陕西等地累计推广513万余亩,新增经济效益115亿余元。

唤醒种子库

纵观国内外农业史,每次绿色革命的突破,都源于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20世纪70年代,纯种莱芜黑猪濒临灭绝。我省组织团队进行了7次调查、3次普查,积极开展抢救工作。最终寻得40头纯种莱芜黑猪。“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现在才能在街边店买到莱芜黑猪肉。能不能吃到莱芜黑猪肉,对消费者而言,影响不大。但对我们来讲,有责任保护每一个优良的物种。”孙金荣说,目前良种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45%以上。

很多古老的地方品种、特色资源都是在老百姓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得以保护和延续。一些地方品种的濒危、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沾化冬枣是我国一种珍稀的特产果树,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是1984年枣树资源普查时,在沾化县下洼、大高、古城三乡镇被发现的。仅下洼镇尚有百年左右老树51株。长期以来,由于繁育技术落后,冬枣仅局限于当地庭院栽培。冬枣具有极佳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冬枣种植从而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孙金荣介绍。

在孙金荣看来,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涉及部门多、主体多,需要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支持。当然,首要的就是要做好传统优良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在现实生产中的活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唤醒种子库。

另外,鼓励具有典型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农业种质资源,依法申请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实现农业种质资源在持续利用中得到更好保护。“让这些种质资源、优良品种世世代代长在这片土地上,而不是依赖种子库,长留并永续在人们记忆里。”孙金荣说。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