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高效农业> 图说产业

各地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让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2-03-15 15:3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广阔乡村架设了农产品流通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径,激活了乡村振兴潜能。

擦亮产品品牌

打造品质标准

市场上的农产品五花八门,同一种类产品还有产地、品质等差异,如何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青睐?这离不开品牌的打造。叫响名号,形成品牌影响力,才能助力好产品成为好商品。福建六鳌红薯、山东烟台苹果、湖北洪湖莲藕……时间淘洗出的农产品品牌,在搭载农村电商这趟快车时,更容易拔得头筹。

有了品牌并非一劳永逸,如何维护品牌,持续获得消费者认可,还需要很多努力和探索。

于殿红是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陆家村村民,几年前开始在网上卖自家产的大米,常常遇到消费者提问“怎么证明你卖的米是五常大米?”于殿红只好把身份证拍照给人看。好东西还愁卖,让不少农民既困惑又无奈。

转机很快出现。2015年,五常市设立了五常臻米网,对全市大米品牌产品进行公示,并以农业物联网为依托,建成“确地、确种子、确投入品、稻米三重检测”的水稻溯源防伪系统。

据介绍,五常市对良种繁育、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到加工销售的27个流程99道工序逐一细化,制定并推广了五常大米种子、种植、投入品等8个方面的地方标准。

“达到标准才能进入加工溯源体系,才能使用五常大米溯源防伪标识和二维码。”于殿红说,“网上一搜,就知道咱家是五常的。袋上一扫,哪个村、谁的田、啥品种、检测报告,一目了然。有这一网一码,销量翻了不止一番。”

“2016年,市政府还开设线上‘五常大米’自营旗舰店,集合本地合作社、米企产品,统一推广运营,共同使用‘五常大米’公共品牌。”五常市商务局副局长关宝砚介绍,各部门还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大米节等展销会,线上线下结合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化让农村电商驶入快车道,无论是擦亮旧品牌,还是塑造新品牌,提升品质是关键。不断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将有利于擦亮地方特色农产品招牌,进而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村电商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直播促进带货

电商打开销路

如今,“销农货,找电商”成为许多农民的共识,但具体如何“触网”不少人并不在行。老乡最了解自家产品,但不擅长网络营销;主播们懂网络,但对田间地头的活计并不内行。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让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火”?

去年,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乔甸镇李捷村,获得石榴丰收的村民李本斌一开始想继续通过传统渠道销售,“但问了好几家采购商,最高收购价才开到1.8元一斤。”他想起曾在别家的石榴地里看到的“果农爸爸”直播团队,几个年轻人在田里对着手机卖力吆喝,“石榴现摘现发,不吐籽味道甜!”

于是,李本斌拉着石榴来到镇上的云南果农爸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家的石榴品相好、个头大,公司负责人袁晓薇说:“这样的石榴适合走电商渠道,做精品零售。”两人一拍即合,按照2.2元一斤的价格,李本斌的80多吨石榴陆续拉到了电商仓库。

袁晓薇从事农村电商行业已有4年。2018年,她辞职回乡,和几个姐妹一起创业,在网上卖当地特色蔬果。她们下到田里,向农民学习,记录、展示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打包、发货等环节,既卖了货,也增加了人们对当地农业的了解。如今,30多种云南果蔬经过她的网上店铺销往全国各地。袁晓薇还和村里的年轻人分享直播经验,带他们参与电商运营。

近年来,宾川县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做主播、帮带货。截至2021年底,累计培植电子商务企业78户,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990个,微商3000余人,上线销售农特产品突破百种,农产品上行交易日趋活跃,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09亿元。

让农民从“会种”到“会卖”,让农村电商从业者从“懂卖”到“懂种”,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促进农产品进城具有积极意义。

补齐物流短板

加速鲜货出山

对于新鲜蔬果等时令性强、保质期短的鲜货来说,物流“最初一公里”的迅速和通畅至关重要。湖北省秭归县高山陡坡之间的脐橙园里,田间轨道运输车为鲜货“出山”提供了新探索。

轻触按钮,公路边的电动轨道车缓缓降到坡下的果园。车一到,采摘工人将一箱箱脐橙快速码好,再摁按钮,几分钟内,千斤重的脐橙顺着轨道就上了山。“我们基地每年产脐橙50万斤,过去转运费每斤是1角2分钱,现在只要5分钱,总共能省3.5万元!”丰悦脐橙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刘国华欣喜地说。

刘国华的脐橙基地位于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这里山高坡陡、不宜耕作,却是脐橙生长的沃土,“以前交通设施落后,运送橙子只能靠肩挑背扛,现在方便了!”

2019年,当地通过搭建电网对动力设备电气化升级改造,在果园和公路之间架起了两条总长250米的电动轨道,“人工背一趟橙子上下山要20分钟,现在只需4分钟左右就可以将橙子运到公路边。”刘国华说,“还不用担心人工运输的安全隐患,省时也省心了。”

在秭归,这样的田间轨道运输车有588条,总长11.93万米,它们将4万多亩地里产出的脐橙从山坡运到公路旁,完成了脐橙“出山”的第一步。

出山后,紧接着要快速出村。县里将县内快递公司、电商企业、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等调动起来,建设了“多业融合、多点合一”的村级物流服务体系。秭归县科技经信局电商办负责人刘浩天说,“秭归脐橙产业形成了果农种得好、物流跟得上、产品卖得好的良性循环。”

农产品出城,物流是重要一环。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打通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工厂的道路,助力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