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高效农业> 图说产业

各地区各部门强政策优服务,力保夏粮丰收 科技助春耕 节本又增效

2022-03-25 09:58

科技服务紧跟上,专家下田把脉开方,小麦苗情好于预期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三里屯村地头,种粮大户杨同芳一边忙着给麦田浇水、追肥,一边说:“人勤地不懒,麦苗‘吃饱喝足’,才能长得壮实。你瞧,正拔节往上蹿呢!”

这茬麦子,杨同芳没少揪心。受去年洪灾影响,他种的100亩小麦播种晚了20天。年后到麦田里一转,他发现晚播麦次生根少、扎根浅,长势偏弱。正在杨同芳犯愁的时候,淇滨区农技员李顺利来到了村里。

在“田间课堂”上,杨同芳率先向李顺利提问:“农资涨了,还要弱苗扶壮,今年种麦还有赚头吗?”

杨同芳算起成本账:“通常每亩麦种成本60元,晚播加大播种量,成本多了10元;化肥价格上涨,每亩成本增加30元;再算上整地、人工等投入,一亩地生产成本达到750元。”

“只要科学管理到位,晚播不减产、效益不减少是可以实现的。”李顺利掰着手指算起收益账:“按亩产550公斤产量算,参照今年市场平均收购价2.6元/公斤,亩产值约1430元。区里实施小麦植保统防统治,农户每亩可省20元,加上各类补贴,再扣掉其他投入后,每亩地还能挣五六百元。”

收益账算得明白,杨同芳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可地里的弱苗转壮有啥好招?李顺利说:“苗情弱不怕,咱们一起科技扶壮,课后到你家麦田看看去!”

在杨同芳家的麦地里,李顺利蹲下身,拔出一棵麦苗,“你瞧,这棵苗才有两个分蘖,是典型的弱苗。得加强水肥精细管理,促苗早发快长,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李顺利现场开起“药方”,杨同芳频频点头,把技术要点全部记在了心中。

“最大限度保产量!”淇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董长江说,今年区里按农业农村部要求启动“科技壮苗”专项行动,摸底制作冬小麦苗情表和分布图,精确到地块,挂图作战,靶向施策。5个农技指导组蹲点包片,分赴各乡镇现场指导,培训农民9500余人次。区里扶持指导各村“田保姆”,出动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喷施肥药6万多亩。

“农技服务助春耕,降成本、提信心。”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处长崔江浩说,当前冬小麦区晚播麦苗已安全越冬,苗情转化整体好于预期,还要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幼苗长势管理,培养健苗壮苗,做好春旱、春寒及病虫害防控工作,攻穗数、保粒数、增粒重,力争夏粮丰收。

良种良法推得开,集中育秧、种再生稻,稳步提升种粮效益

浸种催芽、压泥播种、盖膜保温……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乡东山村,高标准育秧大棚内一条条育秧生产线有序运转。“再过20天,秧苗就能下田抛秧了。”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福洋介绍。

为了节本增效,今年兴国县优化奖补政策,每亩奖补40元用于统购种子和稻田翻耕,在各乡镇设置集中育秧点600多个,着力稳定早稻播种面积。

说起集中育秧的好处,陈福洋打开话匣子:“种子统一提供,技术专人指导,流水线精准播种,每亩地能节约成本近100元。更重要的是,集中育秧出苗率高、秧苗质量好,能稳住早稻产量。”

秧好一半禾。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南方稻区水稻机种推进行动,支持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的标准化育秧中心,着力解决小农户育秧难、成本高的问题。各地大力推进工厂化、大棚集中育秧,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

为了提升种稻效益,陈福洋四处学习,寻找更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去年,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东山村成功引进再生稻。“一种两收,生产简单,节约成本,再生稻大有可为。”陈福洋说,去年7月底收完头季稻后,保留稻株20—30厘米,灌水再分蘖,10月中旬还能再收割第二季。

“去年,每亩再生稻净赚1000元,搁以前想都不敢想!”陈福洋说,两季接力产稻米,每亩成本低了近400元,亩产量平均1800斤,与双季稻不相上下。去年秋收算账,他试种的90多亩再生稻,纯收入近10万元。“再生稻生长期短,冬季还能种一季油菜,实现‘两种三收’,效益涨了一大截。”尝到甜头的陈福洋,今年准备把再生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

兴国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廖承文说,近年来,县里注重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再生稻+油菜”“早抛秧晚机插”等绿色高效技术扎根田间,再生稻种植面积发展到上万亩。

再生稻也是绿色稻。“秸秆全量还田增肥地力,肥料减少三至五成,农药减少四成。”陈福洋说,再生稻米绿色优质,超市销售供不应求。今年刚播下种子,就有不少老客户打来电话下订单。廖承文表示,集中育秧、推广再生稻,节本又增效,将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率和粮食市场竞争力。

“田保姆”管得好,种地成了精细活,新模式带来“一田多收”

春光好,耕作忙。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构花坪村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基地里,两台大型旋耕机破土前行,20余名农民紧随其后,快速地覆农膜、移栽春玉米。作为乡亲们的“田保姆”,四川省弘农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晗站在田埂上忙着调度。

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以前种植玉米、大豆靠人力为主,产量和经济效益一直上不去。现在搞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稳粮与增豆如何双赢?

“小改大、弯改直,对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让机械化为复合种植添动力。”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国锋说,整理地块,畅通道路,县里对土地化零为整,方便农机下田,降低耕作成本。

机械化种玉米、大豆,有没有赚头?杨晗算起细账:“机械化每亩可节省劳动力成本近400元,集中统一施肥,两种作物同享,减肥又增效。县里还在复合种植示范点免费提供玉米种、农膜、复合肥等农资,促进规模化种植降成本。算下来,在玉米亩产1000斤的基础上,能增收200多斤大豆。”

“有‘田保姆’带头,种地成了精细活。”构花坪村村民杜茂富说,3月初县土肥站专家来到田头,采集土壤样本检测分析,随后,一张测土配方施肥卡送到了农民手中。“根据玉米、大豆生长习性,啥时候追啥肥,土壤肥力咋调节,一目了然。土壤好了,苗子壮,增收有指望。”杜茂富信心十足地说。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说,四川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推广中,培养了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大豆油料扩种提供技术保障。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种植、土地流转等形式,带动小农户提升种地效益。

“种粮不能只盯着田里,还得抬头看市场!”近年来,杨晗流转土地1200余亩,跟着市场调结构,增加优质玉米、大豆种植面积,缩短产出周期,提早上市,促进粮食丰收、农民增收。

今年,在杨晗流转的土地里,还将继续上演“三季收获、一天多收”的“好戏”:移栽的甜糯玉米,端午节前后就能上市,去年订单卖给生鲜电商,一个鲜玉米棒子卖到3.3元,一亩产值超过5600元。待春玉米抽穗时,播下夏玉米,夏玉米抽穗时播种秋玉米,玉米轮作接力收获。同时,套作的春大豆4月底种植,90天后就能采摘鲜食毛豆,随后还能轮作马铃薯、时蔬和榨菜。

根据《“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000万亩。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梁建说,下一步还要推广玉米大豆规范化种植,加快配套农机的研发生产,切实降低农户成本。另外,强化示范带动,鼓励大豆油料扩种地区开展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多种经营,提升农民种植收益。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