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高效农业> 图说产业

夏粮丰收,夯实全年经济根基

2022-08-08 10:37

临近立秋,农事正忙。在贵州省黔西市洪水镇解放村,代远富忙着给自家稻田抽水灌溉,“水喝足了,稻子长势差不了,亩产能到1200斤左右。加上上茬夏粮增收,咱这‘吨粮田’妥了。”

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喜获“十九连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15亿斤,增加25.7亿斤。

粮丰天下安。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夏粮生产经受住了多重考验,在历史高点上增产再丰收,夯实了全年经济根基。展望下半年,夏粮已经归仓,秋粮生产压茬推进,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扎实,“中国饭碗”稳稳的。

“这茬小麦丰收得来不易”

“这茬小麦丰收得来不易!”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看着最后一片麦田收割完,种粮大户魏德东激动地捧起一把金黄的麦子,“颗粒饱满紧实,平均亩产大概1200斤。去年11月晚播的时候,没想到能有这好收成。”

如魏德东所言,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的确不易。

看国际,年初以来,受地缘政治和疫情等影响,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多国小麦减产,部分国家限制小麦等农产品出口,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接连警示粮食危机风险。

看国内,受去年严重秋汛影响,全国1.1亿亩左右冬小麦晚播,约占总面积1/3,播种推迟时间之长、晚播面积比例之大多年不遇;在全球能源、化肥短缺的背景下,国内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疫情多点散发,局部地区人员流动、农资运销和农产品流通受阻,夏粮小麦生产挑战重重。

知不易,更显今年夏粮丰收答卷成色之足、分量之重。

面积不减反增,奠定增产基础——

夏粮面积达到3.98亿亩,比上年增加138万亩。冬小麦虽因去年罕见秋汛面积减少101万亩,但西北等地扩种夏收春小麦177万亩、增幅23%,实现“以春补冬”。南方地区扩种蚕豆、马铃薯等杂粮杂豆62万亩,实现“以杂补麦”。

单产继续提高,超过市场预期——

夏粮亩产370.4公斤,比上年增加2.3公斤,增长0.6%;其中小麦亩产394.2公斤,增加2.9公斤,增长0.7%。这是在夏粮单产连续3年提高的基础上,又创下的新高。

质量好于上年,优质小麦增加——

主产区二等以上小麦占比超过90%,小麦品相好,不完善率和霉变率低,质量是近几年最好的。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到38.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今年我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夏粮小麦再获丰收,实属不易,令人振奋。”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这丰收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也为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和全球食品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

“俺这粮食种得有奔头”

从开局不利到丰收在手,夏粮闯关增产离不开政策与科技支撑。今年以来,针对夏粮生产复杂形势,各地区各部门一手抓政策落实,以超常超强力度攻坚克难;一手抓科技保障,精准有效抗灾夺丰收。

——政策给力,种粮有奔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每亩近40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亩地100多元,政府补贴免费发放4次农药,化肥一亩地免费提供11公斤。”麦子刚打下来,河南省卫辉市上乐村镇凡店村种粮大户王现柱收到了两份钱,“一份卖粮钱,一份补贴钱,都增加了,俺这粮食种得划算、有奔头。”

中央财政下达资金300亿元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比去年增加11%,直接支持粮食生产资金比上年增加155.4亿元,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更多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让农民种粮更带劲儿。

——促弱转壮,田管更科学。“去年立冬才播种,当时很担心麦苗会冻死,好在农技人员及时指导,820亩地打下近100万斤麦子。”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种粮大户赵孟辉把丰收归功于田间管理,“按照农技员的意见,精心管理,技术环节一步也不落下,春季浇了三水,喷洒了速效氮肥,让小麦吃饱喝足,猛劲儿长。看着小麦一天一个样,长势越来越好,我终于松了口气。”

三分种,七分管。为做好田间管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夏粮生产期间累计派出62.4万人次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1.1亿亩晚播地块施返青肥。主产区组建1.8万个专业服务队,实现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全覆盖,弥补前期晚播弱苗产量损失30亿斤。

——抢收减损,农机齐上阵。8台联合收割机同时作业,50多亩小麦十几分钟收割完。“现在这收割机厉害了,1小时能收约20亩麦子,机收损失率低,用手机扫码还能看到当天路线图,自动计算收割面积。”江苏省射阳县千秋镇联合村粮农唐广余今年给自家麦田用上了新款收割机。

今年夏收期间,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专业收割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机收进度快于去年,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做到了适收即收、颗粒归仓。

“秋粮定会有个好收成”

夏粮丰收增信心,秋粮生产劲更足。

眼下,早稻收获基本结束,粮食生产进入紧抓秋粮关键期,各地正铆足干劲,力争秋粮取得好收成,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忙“双抢”,双季晚稻栽插收尾。“‘双抢’大忙,时间宝贵,一刻耽误不得。”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车江街道,种粮大户王静的200多亩稻田里,收割机、旋耕机、抛秧机在不同地块同时作业,“早稻收完后,抓紧耕地种晚稻,为下茬丰收打好基础。”

作为水稻生产大省,湖南今年安排1.2亿元在75个县开展机插机抛秧作业补贴试点。目前,全省1816万亩早稻全部收获,亩产408.3公斤;晚稻已栽插1893万亩,预计8月7日前全部栽插完毕。

防病虫,秋粮田间管理跟上。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郁郁葱葱的玉米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当前正值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防治病虫害放松不得。”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说,“农时不等人,认真管好了,秋粮定会有个好收成。”

距秋粮收获还有两个月左右时间,农业农村部正会同各地分作物、分区域制定完善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组织科技小分队赴一线指导农民搞好秋粮肥水管理,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治,实现“虫口夺粮”。

扩产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米豆轮作,我们在去年播种玉米的地块扩种了100亩大豆。”黑龙江省肇东市五站镇开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说,“5月份采用无人驾驶播种方式,没有出现漏种的情况。目前大豆正结荚,长势喜人。”

今年是我国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黑龙江在米豆轮作区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多万亩,全年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

春争日,夏争时。从南到北,亿万农民正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号子响彻广袤农田,迎接着又一个丰年。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