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高效农业> 产业资讯

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毫不松懈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2022-09-21 09:24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牵挂。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抗旱保秋粮作出部署。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早稻已经丰收到手,要毫不松懈抓好秋粮这个粮食生产大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粮情总体向好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玉米、大豆和中稻等作物普遍进入灌浆成熟期,除南方地区局部受旱长势偏差外,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较好,特别是占秋粮产量一半以上的玉米长势总体好于上年,夺取丰收有基础、有希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介绍,8月25日以来,南方大部地区高温消退,出现多轮降雨,加上各地积极抗旱浇水,旱情有所缓解,利于秋粮作物灾后恢复和产量形成。

玉米是最主要的秋粮作物,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总体稳定,目前大部地区正在灌浆,长势普遍较好。其中,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45%,春播以来积温足、降水多、墒情好,灾害明显轻于常年,除局部因涝长势偏差外,大部玉米长势好于上年,增产趋势明显。黄淮海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三成,大部地区墒情适宜,玉米有望实现恢复性增产。西北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13%,今年受旱明显轻于上年和常年,预计也是增产趋势。南方地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13%,高温干旱导致局部玉米受灾,受灾面积1100多万亩,仅占南方玉米面积的一成,损失总体有限。

水稻是六成中国人的口粮,也是重要的秋粮作物。今年,全国水稻面积基本稳定,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目前东北地区水稻长势较好,南方中稻受高温干旱影响局部受灾,损失有限,晚稻还在孕穗期。近日,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研究,紧急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00亿元,要求各地重点围绕支持中稻抗旱、结合近期灾情实际,统筹做好抗旱救灾、秋粮防灾稳产等相关工作。调度显示,近期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中稻旱情陆续缓解。

政策扶持到位

得益于政策调动播种积极性,农田建设加快推进,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产能持续巩固。

政策扶持让种粮面积有保障。今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均有所提高,三大主粮市场价格都比较好。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上升的情况,中央财政先后多次对实际种粮农民进行一次性补贴。同时,中央财政下达了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油)大县奖励等一揽子政策资金。国家还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让种粮收益有基本保障。

农田建设让耕地产能有提升。按照规划,今年全国将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0万亩。江西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标准提高到每亩3000元。近日,南昌市经开区樵舍镇里湖村,高标准农田里的节水输水管道把附近河水送到田中。该镇今年遭遇干旱,部分农作物受灾严重,得益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上近期打抗旱机井,高标准农田见旱不见灾。里湖村种粮大户涂序明的412亩耕地属于高标准农田项目。涂序明说,如今农田建设,小地变大地,不仅节水,还方便耕作。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司司长郭永田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具有重要作用,要统筹抓好灌溉渠系、五小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各地应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坚持建管并重,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记者了解到,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在加强农田建设的同时,还严格耕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一些地区还统筹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着力解决农村承包地细碎问题。

经营模式创新

今年以来,各地大力提升大豆产能。目前,全国有16个省份1047个县共4万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黑龙江省宝清县新兴大豆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邰艳兰介绍,今年合作社扩种大豆5000亩。宝清县为落实“稳粮扩豆”任务,坚持小面积高产攻关和大面积均衡增产相结合,集中打造了10个大豆千亩示范方、30个大豆百亩技术攻关田,辐射带动面积5.1万亩,全县大豆种植总面积达115万亩。

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95.5万个,服务覆盖全国约38.4%的小农户。今年秋粮生产,各地继续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推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和土地托管项目,开展全程托管、单季托管、代耕代种等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托管,实现服务精准化。在产量形成关键期和病虫害高发期,老赵庄镇辖区内的润发合作社开展了玉米“一防双减”和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降低农户成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我国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今年“三秋”期间,河南省将组织430万台(套)农业机械投入生产,按照目标,玉米机收率要达到87%以上、小麦机播率稳定在98%以上,全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7%。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凌中南说,目前全省秋粮长势良好,要将农机化生产作为重点,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小麦种足种好。

9月底,全国秋粮将陆续迎来大面积收获。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分类施策,持续抓好秋粮后期田管,指导受旱地区加强水源调度,落实浇灌保苗、喷施叶面肥、灾后改补种等措施,东北地区重点防早霜和北上台风,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抓好“一喷多促”、玉米适当晚收,南方地区落实水稻增施粒肥、扩种晚秋作物等,努力实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非灾区多增产。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