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高效农业> 产业资讯

山东济宁:“新农人”成了“兴农人”

2022-12-13 19:26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李林村的纵横港联生态农业开发基地里一片欣欣向荣。

  温室大棚里,草莓、火龙果等各类瓜果琳琅满目,处处生机勃勃。2018年,返乡大学生侯纪璇流转45亩土地,开发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无公害、口感纯正,深得消费者喜爱。侯纪璇自己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让附近村民找到了就业门路。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济宁市多渠道引进乡村人才,多层次培育乡村人才,多元化使用乡村人才,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告别城市的喧嚣,返乡当起了“新农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在黄土地上谱写精彩人生。

  从一窍不通到“优等生” 

  “谁知道怎么种地啊?刚开始真的不愿意回来。”“刚回来的时候和朋友们都处于失联状态,感觉和城市都脱节了。”与大多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一样,85后夫妻赵川和郑玲玲起初也是对农业种植一窍不通,甚至对回来务农这件事有些不情愿。

  “刚收获的葡萄,第一年就在本地打响了!”从不愿回来搞种植,到种出一炮而红的葡萄,再到微信订单预约火爆,夫妻俩成功了。

  10月23日上午10点,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街道五羊坡农业基地内,赵川正忙着给火龙果、蟠桃装车,这车货要在11点前准时送到市区的水果店。“这是老客户的单子,师傅开车的时候千万注意别太颠簸了。”旁边的郑玲玲一边忙着和微信另一端的客户对货,一边仔细叮嘱送货工人。

  五羊坡农业基地占地500余亩,现在园区内种植有夏黑、阳光玫瑰等8个葡萄品种,这个季节正常供应的还有火龙果、金霞油蟠,其他时节还有无花果、草莓、珍珠油杏等水果。“我们基地可以说是一年四季无空地,春夏秋冬都有果。”赵川说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眼神中闪过一丝骄傲。

  南张街道大力推行“乡贤+产业”发展模式,以返乡创业青年、先进支部书记、本土种养大户为引领,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1987年出生的赵川是南张街道苏家村人,毕业后就在济宁市区工作,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山东农业大学的翟建军教授,在聊天中了解到了葡萄种植技术和种植葡萄带来的效益,返乡创业的想法悄然而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基地的葡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当时我们的葡萄在济宁一炮打响,都知道我家的价格不便宜,但是因为品控好、味道好,所以到现在都一直很受欢迎。”郑玲玲说。

  返乡创业9年间,在赵川两人的努力下,基地通过采摘、研学游、产地直供等方式销售,目前已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左右。在两人的带动下,基地周边的村民也开始种植葡萄等水果,目前种植面积达到700余亩。此外,附近的部分村民,除了拿到土地流转费用外,日常还有30多位长期工人、忙时100多位短期工人在基地打工赚取额外费用。园区发展至今,为周边农民提供固定工作岗位800余个,年聘用农民劳作4万人次,使农民年人均增加收入3万元。

  聚力“合伙人”,跑出“加速度” 

  江南水乡、寒霜腊梅、乡村田园……走进邹城市田黄镇大峪口村艺术创作基地,一幅幅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墙绘令人眼前一亮,新修的道路环绕山间,民宿、餐饮一应俱全。谁能想到,就在头两年,这里还是一个掩映山间、无人问津的落后小山村。

  这一切的变化,还要从“乡村振兴合伙人”说起。

  田黄镇群山环绕,生态环境优势明显,适合发展生态农业、采摘旅游等产业。位于田黄镇高望山上的大峪口村更是风景如画,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起村民席涛的关注。2017年,他选择回乡创业,在村里创办以餐饮和旅游为主业的邹城市德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意越做越红火。

  大峪口村环境古朴优美,常有学生来写生,于是村党支部书记谯立东与席涛合计,决定建写生和民宿基地。去年4月,大峪口村集体和席涛等共同参与投资的“大学生艺术创作基地”建成营业,仅半年时间村集体就获得9000元分红。不少村民把闲置的石头房子租给基地做民宿,每年能拿到上千元租金,还能带动周边百姓销售农产品,增加村民就业和创业机会,绿水青山真成了“金山银山”。

  在济宁,乡村振兴合伙人已成为带动农村发展致富的新鲜血液。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探索创新合伙人招募方式,丰富合伙人合作模式,服务合伙人干事创业,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有序发展”的合伙人招募模式。目前全市已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25家,重点招募企业家、农业科研工作者、建筑设计师等合伙人510名,落地产业项目460个、吸纳3.2万人就业,带动农民增收6亿元以上。

  选对“领头雁”,带活一个村 

  汶上县南站街道宋铺村党支部书记孙绪伟原本在市区做生意,2019年被推荐为村党组织后备人才进行“一对一”培养。2021年3月,作为宋铺村的“回引人才”,他回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孙绪伟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怎样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2021年9月,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宋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山东供销发展集团签约,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全程托管+保底收益+约定提成”的模式,集中土地资源460亩,实现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分红,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在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有力破解了“有地无人种”的难题。

  今年,合作社迎来了丰收之年,麦季玉米季总收入130万余元,除去生产成本及半年保底收益,村民分红320元/亩,村集体分红15万余元。村民收入由之前的800元/亩提升到目前的1320元/亩,新模式实现了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增收“双赢”。

  济宁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总结经验,选准头雁,配强班子,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干事兴业、勇于担当的战斗堡垒。

  让更多“新农人”成长成熟起来,就要用好这支人才队伍的力量。济宁市招引、聘用乡村振兴人才两手抓,既给予外来专家、技术人员优厚待遇,又让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吃香,建立起市、县、乡三级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库,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会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用心服务,用情留人。”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表示,济宁每年都会推选一批合伙人享受“圣地人才一卡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向表现突出的合伙人,授予“荣誉村民”“名誉村长”称号。

  “返乡青年”“职业农民”“学生村官”……他们通过自己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作为,从“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在人才带动下,济宁乡村振兴路正越走越宽。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