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轻工纺织> 产业资讯

两会好声音丨夏东伟委员:增强山东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2023-01-18 10:45

纺织产业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永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从产业属性看,纺织工业是纤维加工产业,2021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0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全国纺织产业集群有210个,产业集群地区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5%,集群经济已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纺织产业集群有210个,纺织产业也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是一个万亿级产业链,已形成2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市和产业名镇。但纺织产业也存在体量大、综合竞争优势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03087bf40ad162d9524bb20e1d6d3de78b13cdbd.png

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夏东伟委员认为,近年来,江浙沪三地紧紧抓住产业用纺织品机遇,全面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核心竞争力,推动长三角纺织企业蜕变转型,取得了新的跨越。山东省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纺织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把山东纺织行业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纺织产业是山东省传统优势产业,是一个万亿级产业链,已形成2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市和产业名镇。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全省纺织服装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均位列全国前五,其中棉纱、棉布产量全国第一,纱线、绒线及非织造布产量排名全国第二,毛机织物、化学纤维用浆粕产品全国第三。2022年我省将现代纺织列入新旧动能转换“新十强”产业,并出台《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省现代轻工纺织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但是,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山东省纺织产业国际国内竞争优势有所削弱,急需转型升级、在纤维新材料、绿色制造、功能纺织品、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

创意设计也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链点之一,截至2021年,工信部已公布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国有265家企业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其中纺织服装行业25家,仅我省就有10家,但向产业价值转化不足,与无纺织服装类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深圳比较:2021年深圳拥有服装品牌企业超过2500家,其中90%以上为自主品牌,年销售总额近2700亿元。我省急需提升创意设计能力,使其成为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纺织产业目前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一是体量大、综合竞争优势弱。山东省纺织产业大都以生产加工为主,多数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终端产品比例不高,高附加值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新兴引领性、科技型的链主型企业不多。我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起步晚、发展慢,在个体防护、绳缆、土工方面在国内具有影响力,但在医疗健康、环境保护、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布局还明显滞后其他省份。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纺织服装企业多为民企,没有能力独立引进和维持创新人才,没有合适的平台和渠道获取需要的科研成果,自己想产、产不出,想引、引不进,对自主创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在纤维新材料、智能纺织品等“卡脖子”关键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纺织、染整技术及高附加值纺织品加工能力也亟待提升。

三是省内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纺织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就地转化率较低,比如,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相当数量在外省成果转化,全行业未能形成整体合力,难以对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协同和集成创新。同时,创新型人才匮乏,学术带头人数量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规模,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也比较薄弱。

夏东伟建议:

一是成立山东省“先进纺织创新创业共同体”。利用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串珠成链”,凝聚众多创新要素,优化全省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全省纺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聚焦生态纺织、先进纤维材料、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纺织智能制造等产业创新需求,攻克产业上下游的技术难题,实现纺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我省纺织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塑造纺织产业创新创业新生态。

二是筹备建设“国家先进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部)”。与已建设运行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工信部)”形成我省纺织产业科技创新“一体两翼”创新发展之势,凸显省内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及高校院所的学科优势,集聚我省乃至全国纺织行业的开放创新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端技术创新体系,抢占全球纺织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聚焦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突破纺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开创高端纺织产业新集群,打造纺织技术进步新高地。

三是加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强化“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建设力度。重点夯实纺织装备、工艺技术、制成品装等制造业设计基础,培育高端制造业设计人才,壮大纺织服装产业设计主体;鼓励原创设计,发展自主设计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特色文化创意、集成节能减排与现代信息技术、国际国内领先的新产品与高端产品,赋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