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文化创意> 产业资讯

扛牢责任担当,山东在文化传承创新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2023-07-17 16:37

日前,山东省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提出,坚决扛起文化大省责任担当,奋力开创山东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局面,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近年来,山东深耕人文沃土,赓续历史文脉,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优势,持续推进文化“两创”走深走实,书写文化“两创”新答卷。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守护文明根脉。

岱青海蓝间的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圣贤名哲人才辈出、古籍典藏丰富厚重、遗存遗址广泛众多,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作为文化大省,山东聚焦保护传承,在寻根、保护、展示上用心用情用力,在守护文明印记中筑牢文化根基。

聚焦文物保护,山东大力推进“海岱考古”,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和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以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山东文脉在中华文脉形成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聚焦古籍编纂,山东深入实施“山东文脉”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复制回归珍稀汉籍1600余种,推出1816册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

聚焦文化交流,山东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构建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不断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层次能级,创办黄河文化论坛等品牌活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延揽高端人才汇聚名家大家,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传承中,山东合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到,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加速转变为文化生产力。

串珠成链,山东在文旅融合上做出新“文章”。

对于很多外地人来说,山东是巍峨的泰山,是奔腾入海的黄河,是老舍笔下的趵突泉,是莫言口中的红高粱。这样的山东,是碎片化的,是不全面的。而这一印象,随着文化体验廊道的建成,将会彻底改变。

今年2月,山东亮出了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沿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蓝图,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文化体验廊道,覆盖全省16市、93个县(市、区)、1200多个乡镇(街道)、5万多个村(社区)、7000多万人口,总体规模占到全省的70%以上。

“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纵横交错、相互链接又各有特色。无论你是想撑一只小船,摇曳在运河古城;还是一路向西,带着青啤去吃把子肉;亦或是站在黄河入海口,看“黄蓝分割线”、听万鸟飞鸣,山东统统都能满足你。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体验廊道,将山东的文化之美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将散落在齐鲁大地上的一颗颗珍珠巧妙串起来,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山东呈现在眼前。

山东手造 让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山东手造资源丰富,从泉城济南到鸢都潍坊,从“书画之乡”菏泽到“黑陶之乡”日照,从“瓷器之都”淄博再到“海上明珠”青岛,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每一座城市都蕴藏着非遗珍宝。

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山东手造”成为推动文化“两创”的重要抓手。山东深入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让传统手艺更好弘扬,让更多手造产品走到群众身边。

立足自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山东创新性地推出了“黄河大集”这张文化名片。各地的黄河大集,成为了“山东手造”最好的宣传舞台。

在今年的春季黄河大集上,除了有德州窑红绿彩、淄博琉璃等山东沿黄地区的非遗项目,还有青海土族盘绣、甘肃酒泉夜光杯雕、宁夏砖雕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热热闹闹的“春季黄河大集”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沿黄九省(区)的风土人情,进而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

“山东手造”帮助人们触摸、回味和体悟优秀传统文化,连接历史与未来,统筹保护与发展,让黯淡在时光里的手艺、湮没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文化凝心聚力,为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润物无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山东给出了最佳答案。

山东以融入日常生活为抓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风化俗,将优秀传统文化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落在人心上、落在行为习惯养成上,推动文化“两创”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近年来,山东各地以实际行动打造美德健康生活新方式,倡树新时代文明新风,传递温暖和文明,将美德与信用融入文明实践内涵,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五有”标准全覆盖,建成文明实践基地5000余个、文明实践公园广场30000余个、文明实践家庭站94000余个,市、县文明实践指导(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400余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专管员达6万余人,不断夯实铸魂强基主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悄然无声中,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在文化传承创新的道路上,山东扛牢大省责任担当,充分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每一步走深走实,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