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高端装备> 产业资讯

全国首条零碳高速济潍高速具备通车条件

2023-09-04 09:34

智能管服、快速通行、绿色节能

全国首条零碳高速济潍高速具备通车条件

  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济南绕城东二环至长深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全线具备通车条件。其中,长深至潍日高速段已于2022年12月建成通车。

  据介绍,济潍高速公路全长161.9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六车道,概算投资421.35亿元,是全国首条零碳高速、山东省首条新建智慧高速,也是全国首条面向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交付的高速公路。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智慧高速建设试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名单,荣获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冠名、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和省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工程等荣誉。建成通车后,对于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省会经济圈与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完善山东高速公路网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途经山岭重丘及微丘区、采空区,桥隧比高达41%,地理环境复杂,建设过程中,按照“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准全天候通行”的建设定位,围绕“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绿色节能、车路协同”五大体系,以智慧隧道为突破点,以零碳目标为导向,倾力打造融“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传感通信网、绿色能源网”于一体的全国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智慧零碳高速公路。

  智能管服,数字赋能

  项目依托自有“高速云”,深化高速公路“一张网”云管理与云服务,打造了“一张网”运行的智慧路网管控平台,推动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共享交换,为路网智慧管理和服务提供“海量融合、精准识别、自动预警、科学决策、数字孪生”一体化支撑能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BIM等新技术,建立了互联协同、智能生产、智能监测与检测的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实现了全寿命周期数字化交付、自动化计量、运营期可视化精准管控等功能,极大提升高速公路管理和运营服务水平。

  为增强驾乘人员体验感和获得感,项目积极推动服务区建筑的人文景观提升和智慧化升级,以国家“开放经济带”为轴线,倾力打造了具有国际风情的主题服务区,建设了“有味道”“有体验”“有文化”的多元化特色服务区;同时,为提升智慧化管控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各服务区不仅实现了传统的智能查询、智能洗车、智能停车、智慧如厕引导等,还通过布设智慧停车引导系统,使沿线服务区同步实现车位级停车导航,特别是打造的ETC+衍生型综合生态圈,实现ETC+加油、洗车、服务区商业等衍生型服务,将智慧服务区与智慧通行紧密联系到一起。

  此外,在项目智慧云收费站的打造中,采用了“智能收费平台+车道云服务”模式,实现“一台平板就是一个控制中心”,为收费业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供了山东方案;在智慧隧道的打造中,充分考虑隧道内人工巡检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通过研发专业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进一步实现隧道内各类环境参数、异常事件实时监测识别、事件检测系统联动等功能,提升了隧道自动运维水平。

  快速通行,尽享便捷

  为打造全国首条隧道不降速通行的高速公路,项目在全线10座隧道进口设置了长100米的钢结构减光棚洞、在隧道出口设置长20米的镂空混凝土明洞,实现隧道进出口路段环境亮度的自然明暗过渡,消除“黑白洞效应”,预计将使通行效率提高20%,隧道内事故发生率降低50%;此外,项目将每条隧道两侧拓宽25厘米,降低“侧壁效应”达85%,布设了智慧照明调光系统,可根据洞外亮度、色温、行车速度等自动无级调光、调色温,能够更好地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缓解驾驶疲劳。

  项目以“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为目标,高效构建了新一代智慧云收费站。利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采用标准化车道设备、装配式智慧云舱和云收费系统,打造了站级少人化、车道无人化、引导智慧化、应用云网化的新型收费站运营模式,能够提供匝道预交易、收费车道前天线、收费车道后天线三次交易认证,并搭配匝道显示屏、收费岛侧面LED跑马灯、新型发光栏杆臂等诱导,确保收费行为快速实现,大幅提升了收费广场车辆整体缴费通行能力,其中,装配式智慧云舱可为司乘人员提供临时休憩、智慧查询、ETC发票打印、免费借用工具等一站式智能便捷服务。

  以人为本,安全保障

  为保障行车安全和道路畅通,项目利用完善的监测感知、可靠的应急处置、实时的预报预警等技术手段,构建智慧零碳高速安全保障体系,实现车辆精准调度和引导。

  在全线隧道内设置雷达事件感知等设备,对隧道内发生事故、超速低速行驶、停车、逆行及抛洒物等情况进行实时精准监测,并在隧道入口约300米和1000米位置,设置部署信息情报板,对隧道内实时通行状态、事故等信息进行发布提醒,防止二次或多次事故发生,诱导车辆安全通行,同时,按照40米间距设置自动灭火消防炮,为隧道火灾扑救提供了自动化运管新模式。

  不仅是隧道,项目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还设置了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状态检测器,实现特殊气象精准监测和实时预警;设置智能行车诱导、雨夜反光标线、标志补光系统、智慧锥桶等交通安全设施,提升雨、雾、霾、雪等复杂交通环境和养护施工等特殊路段的行车安全水平;采用融冰雪喷洒、无机热管和低凝冰路面融雪三种方案,改善冬季冰雪条件下高速公路重点路段的行车条件,降低车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据统计,项目共建设了90余类、11000余套涵盖感知、监测、诱导、发布等功能的外场设施,实现车辆精准调度和引导,保障行车安全和道路畅通,助力实现准全天候通行。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全天候交通感知管控的精准诱导,项目构筑了以“毫米波雷达+视频”为核心的雷视融合路侧感知系统,具有高精度和远距离探测能力,穿透雨雪烟雾强,不受光线和光照影响,实现“全时全天候车道级”路面交通事件感知。

  数智零碳,绿色节能

  项目在设计阶段,坚持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于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全过程,创新搭建可再生能源利用、零碳智慧能源网运行、碳排放综合管控、污废资源化处理、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林业碳汇提升等六大系统,实现多运营场景的碳中和,全力打造国内首条零碳高速。

  建设过程中,项目充分利用匝道圈、边坡、服务区、收费站、隧道、声屏障等建设场景,综合布局光伏发电系统,结合不同的场景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高速公路+光伏”的应建尽建。据统计,项目全线隧道光伏棚洞装机容量约2400千瓦,运营期(25年)累计发电量约6400万度,共计节约电费约4500万元。

  此外,项目在绿色低碳的实践与探索中,还充分利用互通区、服务区、管养场区、主线、隧道景观绿化工程的植物固碳能力,通过合理优选树种,共计绿化面积66万平方米,据测算将实现年固碳约820吨的林业碳汇效果;在青州南、昆仑服务区构建了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废再利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在章丘南监控通信分中心办公楼采用“围护结构高效保温、高舒适节能外窗、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气密性设计及无热桥设计”五大技术体系及一系列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建筑单体达到了国家标准中“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要求,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76.4%,该项技术也取得了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颁发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认证。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