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青岛> 城市资讯

市委书记揭牌,又一专业园区运营!青岛构建新兴产业“园”动力

2023-09-11 09:29

伴随着海湾化学24万吨每年高端聚碳酸酯用双酚A及供汽配套项目等新项目的投用,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由一个个高端化工反应装置组成的“钢铁丛林”日渐“繁茂”,庞杂却有序的管道链起了青岛绿色低碳新材料的全新产业链。

这里也是青岛第七个揭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9月8日上午,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暨首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行。市委书记陆治原出席并为产业园揭牌。

作为新兴产业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战场”,去年以来,青岛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布局建设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已先后有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6个专业园区挂牌运营。

此次挂牌的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将聚焦高端化工新材料和先进金属材料两大产业带动支撑产业链集聚发展。前期,园区已落地海湾化学、双星轮胎等一批重点项目,此次竣工投产的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29亿元,涉及高端化工等多个领域,为青岛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再添强劲“园”动力。

一个个垂直崛起的园区,变成了一块块新兴产业的“磁石”,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目前已挂牌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累计在建项目75个,总投资约2400亿元,集聚资源、链接产业的作用日益凸显。


01

瞄准新赛道

培育产业集群,尤其是面向未来蓄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在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已然被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也成为建构城市比较优势的“关键点”。

青岛奋力在新赛道上跑出“新姿态”。在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中,青岛明确提出突破发展“十大新兴产业”,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2022年7月,青岛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适应打造十大新兴产业链的需要,高水平布局建设专业园区。

产业发展离不开空间载体的支撑。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就是青岛聚焦这十大新兴产业内更为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确定产业重点,悉心打造的高品质产业空间载体。

在推进路径上,青岛创新“1个工作专班、1个发展规划、1支产业基金、1个专业招商团队、1个综合政策”的“5个1”工作机制,推动各专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目的是实现园区定位专业化、发展集约化、招商集群化、服务精准化。

这样的布局思路也让青岛的专业园区从诞生伊始就更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逻辑,兼顾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产业导入和产业优化、硬环境建设和软实力打造,形成对新兴产业项目的强吸引力,从而在新赛道上建构属于青岛的“园”动力。

新揭牌的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2023年,园区计划新签约百亿级项目3个,工业产值力争完成580亿元。”据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管委经济发展部部长杜军介绍,首批项目达产后,将建成全球单个工厂产能最大的脱氢基地、国内领先的高性能聚丙烯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乙烯法PVC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偏硅酸钠产销基地和国内单线产能最大的饲料蛋白加工基地,聚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


02

创新新生态

驱车行至红岛汇科技金融中心,会看到楼体上世界500强企业阿斯利康的标牌已经挂起。

阿斯利康,是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的龙头项目,其落地园区持续增资每一步都引发着生物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阿斯利康在今年3月投资4.5亿美元在园区新建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基础上,追加投资2.5亿美元,进一步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链。

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集聚康复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等院所平台,引进国药、威高、海尔大健康等研发产业化项目150多个,累计获批二类三类医疗器械证214个,让阿斯利康这样的跨国企业看到了浓厚的产业氛围、优渥的发展条件以及专业的服务配套体系,看到了在中国的发展新机遇。

项目是园区的基础,创新生态则是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向上突破的关键。因此,青岛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的构建不仅立足于大项目的“招引”,还从科技创新的策源到研发、智造等全产业链着手,促进创新链、价值链深度重构,力求达到“核聚变”的效果。

在首个专业园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既有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这样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也有虚拟现实数字设计平台等一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公共平台。项目落地后,将引进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区域总部,通过软件授权、技术咨询、联合技术攻关等方式,为市区乃至周边区域企业提供虚拟现实产业领域数字化工艺设计,以及智能制造一揽子的软件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支持。

在今年2月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之时,山东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同步上线,为人工智能产业“享受”普惠算力打开了通路,投用以来已经累计服务企业及科研院所234家;园区承载的另一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已建成投用,成为国内唯一的面向家电芯片的测试基地。

“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撬动产业投资。对园区进行“精准画像”“准确把脉”,青岛已设立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基金10余支,认缴规模超170亿元,满足园区发展所处不同阶段的个性化需求。


03

“链”向新未来

集聚龙头项目、产业虹吸效应,加速项目落地、推动投产达效,在青岛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里,一个个新兴产业链正加速成势。

依托规划建设低碳烯烃功能新材料产业园等8个园中园,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将重点打造多元化原料制烯烃等5条产业链。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海湾化学为龙头的乙烯产业链,以金能化学为龙头的丙烯产业链,以益凯新材料、国橡中心新材料和双星轮胎为龙头的碳四产业链,以青特钢为龙头的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链。目前,园区已有总投资912亿元的重点项目65个,入驻企业49家。计划到2025年,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累计新引进落地百亿级项目6个以上,园区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在青岛自贸片区,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已落地产业链重点项目22个,初步形成了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产业布局。

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聚焦生产制造“强链”、聚焦研发设计“补链”、聚焦应用服务“延链”,重点发展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领域,目标是到2028年,营收规模突破300亿元,

在布局时,青岛着重结合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低效片区开发进程以及资源要素的供给能力进行综合配置。一方面,青岛严把“入园关”,向园区集聚高端资源。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在规划中就提出,入园项目亩均投资、产值超过1000万元,亩均税收超过60万元。另一方面,青岛将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向存量要空间、要产出、要效益。

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原本是王台老工业区,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之一,区域内原有1200余家小散厂房、手工作坊。如今,“腾笼换鸟”后的园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产业园的龙头项目青岛京东方项目所在的土地原有20家企业共占地约783亩,年均产出约40亿元。项目达产后,月均产量达1000万片,年产值超100亿元。同时,作为链主企业,京东方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吸引近30家上下游配套厂商集聚,其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则让更多土地实现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产出。

青岛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正在引领形成一个个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布局合理、承载能力强的产业发展平台和创新生态,点亮青岛产业更具竞争力的未来。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