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青岛> 城市资讯

聚青岛谋合作,中欧企业家共话“中国机遇”

2023-09-21 09:20

9月19日上午,2023中欧企业家青岛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连续五年,中欧企业家共襄“青岛时间”。这一次,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相聚青岛,激荡智慧,进一步廓清迷雾,锚定方向,以更宏阔的国际视野达成共赢当下的共识,寻获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2023中欧企业家青岛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的国际关系和贸易格局正加快重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亦加速演进。

“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但也孕育着新的机会。”中外企业家联合会联席主席龙永图在致辞中直言,面对不确定性,要坚定做好自己的事。“在困难的时候淡定沉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当下的事办好,就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推动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向前发展。”龙永图说。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分析,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出现了五个新特点。一是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二是从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三是从沿海地区开放为主,转变为沿海内陆协同、整体开放。四是从关贸总协定和WTO框架下的以货物贸易为主,转变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五是从融入和适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主,转变为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修订。

“世界形势越是复杂严峻,大家越是要拧成一股绳,和衷共济。”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认为,中欧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双方经贸合作逆势强劲增长,有力回击了那些鼓吹“脱钩断链”、唱衰双方合作前景的言论。这既是广大中欧企业家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成果,也凸显了中欧经贸合作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优势,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放眼全球,合则强,孤则弱。合作才是赢得未来的金钥匙。”国务院国资委原秘书长彭华岗在致辞中倡议,中欧企业要携手成为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的维护者;要携手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领跑者;要携手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合作者;要携手成为全球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论坛开幕式上,龙永图发表致辞。

加深合作嵌入全球价值链

看好中欧合作的未来,是此次论坛传递出的一个强烈信号,是与会各方的高度共识。

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机电贸易就是一个生动缩影。论坛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张钰晶给出了一组数字,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欧机电产品贸易额连续两年超过5000亿美元,欧盟连续四年保持中国机电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过去十年间,中国每年都从欧盟进口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机电产品,覆盖汽车整车、发动机等零部件、半导体设备、飞机及发动机、高端仪器、加工中心等广泛的高新技术产品。“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的同时,也为欧盟相关企业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是经济全球化、主要经济体之间合作共赢的最佳实践。”张钰晶说。

“尽管今天我们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中国对全球跨国企业和供应链来说依然是至关重要的,是产业创新和进步的来源。”在奥纬咨询合伙人、奥纬论坛亚太区主席贝哲民看来,中国在如今的全球经济中扮演着基础性的重要角色。

在贝哲民30多年的跨国业务咨询工作生涯中,他见证了中国和中东国家经贸往来的繁荣。“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我相信未来也将如此。”贝哲民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厂,我们的供应链和价值链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就在9月13日,青岛企业海信集团在塞尔维亚瓦列沃投资建设的冰冷工厂举行竣工和运营仪式。工厂目前每年计划产能为75万台,未来三年将陆续为当地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论坛上,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分享了海信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全球化历程。如今,海信已经在全球设有34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25所研发机构、66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这不仅展示了海信这家企业的实力,也是中国制造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写照。

“欧盟有绿色发展的系统理念、完善法规和先进技术,中国有完善的制造能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双方合作空间广阔;中国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绿色转型代表的‘新三样’,有近50%是出口到欧盟地区,绿色已经成为了中欧合作最鲜明的底色。”张钰晶说,“在众多的产业领域,中欧企业间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整合,在合作中实现持续互益。”

“中国品牌出海:新趋势、新路径及新媒体”主题分论坛现场。

资本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绿色产业是中欧企业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现代金融服务可通过资金配置和资本手段,助推双方产业进化升级,尽早达成碳中和目标。

2000年以后,中欧在绿色领域的合作机制逐渐完善,其中标准的统合与互认让金融赋能有了基础。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由中欧共同参与编制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建立了双方认可的绿色经济活动统一标准,为绿色跨境融资提供便利。同时,绿色分类标准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市场趋势及最新技术。“作为国际金融机构,我们在中英发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定期分享绿色金融创新的经验,如以金融加速可持续发展转型基础设施计划的经验,通过一个全球通用标准制度,让开发商、运营商展示基础设施资产的ESG影响,从而吸引可持续发展投资者,推动可持续基础设施成为一种主流的流动性资产类别。”王云峰说。

企业是中欧经济合作的主体,也是产业转型的基础。绿色经济不仅要求企业生产过程要符合绿色标准,同时在治理结构上也要兼顾经营和效率,并在最大程度上防范风险,资本市场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介绍,我国资本市场对公司上市的要求在借鉴全球性公司治理准则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进一步规范了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也带动了非上市企业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在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独立性和股东的有限性。部分上市公司还存在大股东一家独大的情况,容易造成中小股东利益被忽视,同时也有可能对公司的权益造成损害。”宋志平表示,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和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的健全和完善,维护公司治理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及科学性,助力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更为顺利地开展业务。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