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青岛> 城市资讯

青岛经济“三季报”出炉,恢复向好、活力回归

2023-10-31 09:15

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关键期。

30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3年前三季度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

这份“三季报”成绩单很提气。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青岛市生产总值11769.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image.png

城市间的相互追赶愈加激烈。与“半年报”相比,青岛与宁波的差距从236.39亿元缩小至48.19亿元,对无锡的领先优势从403.04亿元扩大至768.55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稳坐第13位。

守住优势需要不断自我加压。青岛与天津的差距,从前年、去年同期的1107亿元、872亿元,不断缩小至今年同期的483.5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北方第三城的地位。

新闻发布稿中这样评价青岛前三季度的整体表现:持续强化政策供给,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恢复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01

看供给,韧性强劲

应对复苏进程中的风险挑战,产业发展韧性的增强、重点产业的存量与新经济动能的增量,共同支撑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压舱石。纵观前三季度工业数据,不难看出青岛工业韧性强劲——

看增速。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一季度的4.8%,到上半年的5.4%,再到前三季度的5.7%,增速不断加快。

看增长面。青岛市35个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62.9%,比上半年提高5.8个百分点;347种工业主要产品中177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充电桩、虚拟现实设备、动车组分别增长49.2倍、40.5倍、47.8%。

image.png

看新动能。青岛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比上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1.1%、27.7%。

在产品供给恢复提升的同时,服务供给也呈现持续向好势头——

前三季度,青岛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占生产总值比重6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7%。其中,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增长17.2%、9.4%。

现代服务业带动明显。前三季度,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1-8月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9.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2.5%。

对冲风险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练好内功。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叫响“青岛制造”“青岛礼物”“青岛手造”“青岛服务”等,不断提升供给能力水平,增强青岛品牌势能,增加产业竞争力,应对挑战方能从容不迫。

02

看需求,企稳回升

需求是全球经济增长中最稀缺的资源。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趋紧,经济筑底企稳苗头显现但尚不牢固,短期内总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

从经济需求侧“三驾马车”视角来看青岛表现——

前三季度,青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4.2亿元,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值6630.7亿元,同比增长7.3%。

image.png

消费“暖”。前三季度,消费复苏的良好态势与经济持续好转、居民消费信心不断提振、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效果兑现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今年以来,青岛围绕“惠享山东消费年”,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系列活动,共计发放消费券1.39亿元,拉动消费超过40亿元,消费活力不断回归。

聚集性、接触性消费不断活跃,交通物流需求持续旺盛。1-8月份,青岛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增长25.0%,比1-5月份分别加快9.4、1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1605万人次,同比增长104.1%;铁路客运量2485万人次,增长145.1%;水路客运量317.2万人次,增长460.7%。

投资“稳”。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质量就是明天的产业水平。前三季度,青岛工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三大板块持续增长,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投资占比进一步提升,大项目落地开工成效显现。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增强的同时,也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后劲持续蓄能。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分领域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7.9%和27.9%。实体经济和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前三季度24条重点产业链投资同比增长2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2.1%,比上半年分别加快14.1个、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5%,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

出口“韧”。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贸易持续处于疲弱态势。世贸组织(WTO)近期将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下调至0.8%。面对多重风险挑战,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加力提效,青岛外贸迎难而上,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推进,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前三季度,青岛市出口3605.9亿元,同比增长2.5%;进口3024.8亿元,增长13.7%。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的64.8%;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3.5%,占进出口总值的70.8%;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3%,占出口总值的48.3%。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8.0%,占进出口总值的52.0%。

从数据趋势来看,未来一个时期,以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在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同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继而持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03

看后势,蓄足信心

三季度以来,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但也要看到,一些“超预期”因素出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更需要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沉着应对。

image.png

从青岛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效应不断释放红利,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无论跟自己比,还是跟同类城市比,青岛“三季报”成绩来之不易,亮点可圈可点,提振了信心。

毫无疑问,“不确定”仍将是未来发展面临的常态。此时,更要坚定信心,紧盯经济运行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10月23日,青岛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牢稳增长政治责任,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力提速工业发展、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扩大消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持续抓好重点工作、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守牢安全底线、科学谋划明年工作。

这些都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难点,要精准发力,用好用活政策工具箱,抓牢抓实出成效实绩。

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信心经济。经济发展的预期,往往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特征。面向未来,却反作用于当下。

在奋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的时刻,客观审视过青岛“三季报”数据,我们更有理由把发展的视线投远,沉下心来,铆足劲,继续把经济向好的跑道砌实,把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蓄足。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