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高效农业> 产业资讯

山东全力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

2023-11-24 11:10

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等介绍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刘振杰介绍,山东沿黄地区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研究制定了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的实施意见,聚焦推进沿黄地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优质粮食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沿黄地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800万亩,占全省的64%;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478万亩,占全省的66.3%,粮食生产基础更加稳固。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德州、聊城等具备条件地区开展“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强化政策供给,全力打造沿黄优质粮食产区、沿黄盐碱地区优质棉花产区、鲁北优质蔬菜产区和沿黄优势畜牧产业带,着力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沿黄地区粮食、棉花、蔬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9%、95%、57%、53%。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08.8亿斤,其中沿黄9市达到769.4亿斤。全省粮食总产过90亿斤的济宁、德州、聊城、菏泽4市,全部在沿黄地区;产量10亿斤以上的48个粮食生产大县中,有38个在沿黄地区。今年,沿黄地区的夏粮、秋粮再获丰收,预计能够实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会在济宁嘉祥召开,推广山东经验做法。

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强化产业发展载体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沿黄地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建设支持力度,累计支持创建1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支持沿黄9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数量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9个县(市、区)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大力发展沿黄优势特色产业,先后成功创建沿黄小麦、沿黄大豆、沿黄肉牛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行动,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组织开展全产业链重点链建设,指导乐陵市依托玉米产业建设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推进沿黄地区建设以滨州中裕作为“链主”企业的小麦全产业链重点链。德州的大豆精深加工、功能糖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

三、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持续加强

深入推进沿黄地区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7%以上。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衔接,沿黄地区已开具合格证5000余万张。强化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沿黄地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用标企业数量达到1083家、产品有效用标数量达到2611个。加强沿黄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累计培育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2个、企业产品品牌376个,黄河口大闸蟹、菏泽牡丹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

四、绿色发展质效持续提高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围绕主要作物、关键环节、重大病虫等,大力推广科学施肥用药技术。推广生物有机肥、缓释肥、水溶性肥等绿色肥料,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施药器械,沿黄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45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7%,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沿黄9个县(市、区)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引导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齐河、阳谷、金乡等6县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五、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医疗保障帮扶、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等工作,推动沿黄地区累计资助困难学生4.61万人次,落实医疗保障13.5万人,通过危房改造、子女赡养等方式解决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住房安全1370户,解决饮水安全隐患1.13万个。统筹推进“一村两区”建设,支持沿黄9市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948个,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39个、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42个,辐射带动当地全要素推进乡村振兴。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将以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为目标,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一是充分发挥沿黄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深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持续挖掘盐碱地农业生产潜力,推进粮食稳定均衡增产,着力建设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二是进一步优化沿黄地区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加快推进老旧设施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着力建设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深入挖掘沿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聚焦沿黄肉牛、小麦、大豆、渤海对虾等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强化政策供给,梯次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园区成片、产业成带、主体成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是持续推进农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平,打造沿黄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

五是以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为牵引,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因村因地制宜,整体提升,全要素梯次推进沿黄乡村五个振兴。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