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济宁> 城市资讯

济宁市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协商共同体成立

2024-01-25 10:00

1月23日,由济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师范大学和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济宁市农村干部学校)共同牵头的济宁市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协商共同体成立大会暨“产教融合协商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论坛在济宁运河宾馆举行。

市政协二级巡视员、党组成员徐兴华,市教育局副局长褚福梅,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华,市科技局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任于佐明,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培华,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济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恒,曲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武楠出席会议并讲话。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副校长杨卫国主持会议。

宋培华首先致辞。他说,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作为全市唯一的农业学校,68年矢志服务三农,近两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首批高水平中职立项建设学校等。学校将与企业和高校一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产需对接、咨询服务等活动,把涉农企业、中小农户组织起来,整合成员资源优势,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学校育人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徐兴华在讲话中指出,市委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作为重大目标任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闭幕的市两会对创新突破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专门安排部署。成立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协商共同体,就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发挥成员单位间各自资源、人才和智力优势,握指成拳,发力突破,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市政协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心工作,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加强乡村振兴专题协商,探索具有济宁特色的产教融合促乡村振兴新路径。

褚福梅指出,职业教育办学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联合各方资源,多主体育人。济宁是人力资源大市和农业大市,迫切需要高校、职业学校携起手来,涉农企业、产业主体联合起来,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有效实现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贯通,促进教育和产业双向赋能、共生共长,争创职教改革新高地。

林华在讲话中说,济宁正处于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出现新变化新要求。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协商共同体的成立恰逢其时,能够有效凝聚共识和优质资源,推进院校、企业、研究机构形成合力,不断扩大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规模,构建市场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好,为农业增效赋能、为农民增收加力。

于佐明表示,市科技局将积极开展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鼓励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积极参与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广农科驿站、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的典型做法,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科技示范,推广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武楠表示,曲阜师范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觉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把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职责,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探索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全力以赴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会上,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钱广元宣读了共同体首批成员名单;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共同体章程。济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副理事长单位进行了授牌,并共同推动流沙杆,为济宁市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协商共同体启动揭牌。

在论坛阶段,孙恒作主旨演讲。他说,共同体的成立,既是一种教育和经济行为,更体现了一种责任和担当。他强调了共同体四方面的使命:一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济宁区域农优特色品牌;二是突出特色引领,彰显溢价实力,在基层、在一线、在田间地头起到组织引领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三是与时俱进,强化实训,培育掌握现代科技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农人;四是锚定目标,多措并举,开展多方位多层次乡村振兴主题的峰会论坛、交流研讨、产品推介等活动,彰显平台活力、魅力和潜力。

来自邹城市的李海洋、任城区的刘凡周、金乡县的王金彪三位会员代表分别作了发言。

市政协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黄令奇,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冠喜,以及来自全市涉农企业、乡村振兴一线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悉,济宁市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协商共同体以市政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为顾问单位。三家牵头单位将与首批81家会员单位一起,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共富,协商赋能的目的,为助力农民增收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