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东营> 城市资讯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聚力石化产业绿色高端升级 狠抓新能源集群协同发展 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力量

2024-01-15 11:10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始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被评为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近期,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实践总结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经验作为全国典型经验顺利通过省、市审核和专家组评定上报国家能源局。

发挥独到优势,以“三个全程贯通”

升级传统能源产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全程贯通石化能源产业

东营港开发区利用两面临海、远离人口集聚区、未利用土地广阔等优势,建成了1500万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综合加工能力,能源产品年产量达到8000万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在东营港上岸的中海油渤海垦利油田项目,是国内首个“央地协作、民资参与”的海洋石油开发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培育出独具东营港特色的“海上原油开采和进口双源头、基础石化为支撑、高端化工为延伸”的临港石化集群,实现了从“一滴油”到多种能源产品和终端化学品的“全程贯通”,保障了能源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集聚集约。

全程贯通绿色物流体系

能源输运结构的优化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东营港先后推动26个5000至8万吨级泊位改造升级,适应液体能源的高效运输需求;新建了4个10万吨级原油成品油码头、2个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2200万方原油成品油仓储库区、2400万吨年运力的疏港铁路等。这些工程通过园区42公里公共管廊和总长度超过600公里的4条连接东营港、临港石化企业以及鲁北地区炼厂的原油成品油长输管道,全面集成“港口-铁路-管道联运为主导、公路运输为辅助”的综合物流网。2023年能源产品通过量超过6000万吨,较传统汽运为主的运输体系,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80万吨,成为国内化工园区中独具优势全程贯通的绿色低碳物流体系。

全程贯通技术研发创新

近年来,东营港开发区引进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霍尼韦尔UOP创新中心等国内外顶尖机构,投资12亿元,建设了北方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石化中试基地和算力中心,率先引进“天玑算”的知名创新生态服务商,探索形成了“企业出题、共同研发、中试转化”和“成果引进、中试验证、就地转化”的两套创新研发机制,实现能源技术“研发-小试-中试-转化”的“全程贯通”。2022年,能源技术研发投入达到23亿元,实施突破“卡脖子”中试项目22个,就地转化12个,新授权发明专利682件,研发投入占园区GDP的比重超过6.4%。研发转化的“燃料油浆态床加氢”“催化裂化汽油梯级转化分离”等技术正在东营港化工产业园落地年加工量超过500万吨的重大项目;“烟气CO₂捕集同步制氮”技术的全国首台套装置直接推动了黄河三角洲百万吨级CCUS产业的形成,形成了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升级的生动实践。

坚持“低碳转型”“数字赋能”相结合

积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力“风光火储一体化”,打造多能互补的园区能源网络样板

“风”侧,新建的14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已全部在东营港开发区上岸并网,成为全国“十四五”重点建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最大规模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发出全国平价海上风电第一度“绿电”。“光”侧,近年来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分布式光伏全覆盖,并集中汇流入网,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还有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火”侧,利用大唐东营电厂2×1000MW机组冷却水余热,建设10万方/天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项目已正式投用;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在园内实现石化项目蒸汽集中利用,年回用丙烯腈、PTA等石化项目放热蒸汽80万吨。以上项目在实现园区能源一体化互补利用的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达到2264万吨、1400万吨、1600万吨。

聚力“数字赋能”,建设“两化”融合的智慧化能源体系

打造了3个“全国第一”,即第一个“5G+智慧化工园区”,第一个“石化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一个“石化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33家规模以上能源企业实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全覆盖。投资3.3亿元建设的“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对能源和化工产业园的数据汇集、智能分析和需求响应、负荷预测、优化调节。正在与电网侧合作,深化平台功能应用,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园区“微网”源网荷储资源灵活互动。

聚力“生态优化”,夯实能源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

标准化建设“新能源产业园中园”,实施100%标准地供应和标准厂房入驻,配套“能源项目培育优选”、“政务服务一体化帮办代办”等制度,保障新型储能、原油直接裂解等新技术新项目落地达效。用好每年2000万元的“绿色低碳技术升级专项资金”,提升能效和环保水平,争创全国“双碳”示范园区。2023年,东营港开发区能源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力争再用5年时间突破4000亿元,在全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做表率。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