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青岛> 城市资讯

重量级榜单发布,青岛上升7位!

2024-02-04 09:37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中,青岛又一次“跑”进了“头部阵营”。

近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政府发起的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评选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百强榜单。其中,青岛排名全国第12位,较上一年度跃升7个位次,是20强城市中排名上升较快的城市之一。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衡量的是城市的科创引领力。近年来,青岛加快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更是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十个奋力争先”的首位。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已成为城市的“必选题”。

01

288个城市同台“检阅”

对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估,《报告》构建起“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旨在全景揭示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特征及趋势。

2023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合肥、西安、青岛、珠海、成都、长沙、无锡、芜湖、佛山、宁波、厦门。

在这场城市集中“检阅”中,青岛排名较上年跃升7位,表现不俗。

头部城市能够带动区域发展。在《报告》发布的19个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紧跟在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排名全国第四。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全国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的指数评比中,青岛都表现不俗:

不久前,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报告显示,青岛在非直辖市创新能力排名中仍位列第十位、全省首位,稳居我国科创城市排名“第一梯队”。

去年11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3》报告对全球百强科技集群进行排名,青岛位列全球第23位(全国第8位)、提升11个位次,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显示度”更加瞩目。

去年9月,《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2》在青发布,结果显示,青岛海洋新兴产业对全国总指数的贡献度为4.7%,与上海、广州处于同一水平……

在国内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的排行榜中,青岛已是“第一梯队”中的“常客”。

02

创新引领,攀“高”逐“新”

透过一个个榜单,我们能触摸到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脉动,看到青岛在2023年以科技引领发展的攀“高”逐“新”之路。

创新主体的活力不断迸发。面向科技企业,青岛完善“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培育体系,根据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发展需求,匹配政策、精准滴灌,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各类科技企业发展枝繁叶茂。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7900家、9300家、190家;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共38项。

“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项目规划设计全景图。

创新平台鳞次栉比,“高能”项目拔地而起。今年,“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301号气源保障中心、302号高空环境保障中心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先进吸气式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而在2023年,我国唯一联合国“海洋十年”协作中心在青岛启用,将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获批的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海尔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已形成4300多个工业机理模型,为传统产业创造了增量价值。

平台赋能之下,青岛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去年有24个项目获得中国专利奖,80个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分别占全省的50%和40%。

让成果和技术加速从“纸面”落到“地面”,2023年,青岛建成全国海洋科技大市场、打造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让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更加通畅。全市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海洋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0.8亿元。

创新土壤更加“肥沃”。推动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青岛目前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8家,载体内累计在孵科技企业超1300家;去年,青岛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3万人,总量达到278万人,第12次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科技创新为青岛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新活力。

03

释放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向未来,青岛要持续在创新上下功夫,勇闯“无人区”、加速“智造”引领,做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课题”。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青岛要加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崂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高水平发展;建好、用好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山东能源研究院,推动前沿技术持续突破;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公共服务平台统一管理,提升公共研发平台体系服务效能。

以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在新赛道中占先机,青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牵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更多“链主”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全年共计划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示范项目100项左右;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低轨卫星海洋物联网、新型能源自主工控等项目引进落地,推动海洋物联网产业、空天信息产业、基因与细胞产业等未来产业“链式”发展。

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加快落实“沃土计划”,青岛今年要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95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8500家;依托云端研发中心开展“平台+”工程,持续放大“云端研发”模式赋能效应,通过研发“上云”推动技术“落地”。

让更多技术和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青岛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0.8”的关键阶段,即创新概念的早期验证,包括技术成熟度、未来路径及市场是否可达等。加快打通概念验证、场景应用示范等环节,青岛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依靠科技持续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衍生的新质态,其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技术、新业态、新赛道、新模式,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

放大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培育未来产业,青岛正用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释放澎湃的新质生产力。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