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德州> 城市资讯

德州市聚力打造地热能开发利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2024-03-26 11:36

3月20日,山东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共话地热产业新发展,为德州进一步提升地热能开发利用水平提供了有利契机。

德州作为全省地热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开发利用工作起步早,并始终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我市抢抓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省级试点机遇,全力打造应用广泛、产业配套的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打造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装备制造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德州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系统高位谋划 列入深化改革事项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地热能产业规模化发展迎来机遇期。我市高度重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地热试点列入全市深化改革事项,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德州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在地热水取水许可、回灌技术研发、地热能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去年10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在集中连片的地热能供暖区域,探索利用中深层废弃地热井,建设“无干扰井下换热、取热不取水”实验项目。我市组织专家团队率先进行技术攻关,并成功试运行取热不取水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改造示范项目。

3月20日,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高级工程师杨亚宾介绍,该项目在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原有地热供暖工程基础上改造而来。原来采用“取热不耗水”开采方式,将开采上来的地热水利用板式换热器在地上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后的地热尾水通过回灌井回灌到同一含水层中。通过技术改造,现在实现了“取热不取水、井下无干扰换热”,也就是地下换热,不用抽取地下水,不产生地热尾水,更环保。

该项目去年10月开始施工,12月试运行,基本能满足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南北2栋办公楼、6000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不同应用场景的供暖效果动态监测,阶段性数据显示效果达到预期。下一步还将继续进行技术方面的优化提升。”杨亚宾说。

从“取热不耗水”到“取热不取水、井下无干扰换热”,我市拓展了全省地热开发新模式,该项目入选山东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为全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德州样板”。

规范有序利用 实现全市地热持证开采

“没想到地热供暖的温度比过去高,还稳定,往后过冬咱心里就踏实了。”2023年供暖季,武城县佳地苑小区用上了地热能供暖,居民李佳对供暖效果赞不绝口。

中国石油冀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7亿元建设的武城县地热集中供暖项目启用后,武城城区包括佳地苑小区在内的35个小区、260万平方米实现了地热供暖,成为全省最大的城区地热集中供暖项目。

在此之前,武城城区供暖主要由弘源热力公司负责。但按照我省现有30万千瓦以下低效煤电机组分批分期退出计划,该公司的2台1.2万千瓦时燃煤机组将在明年退出。“武城地热资源丰富,城区地下热水储量经测达17.41亿立方米,可满足城区长期地热供暖需求。”武城县住建局局长田瑞华

介绍,为保障全县居民供热不受影响,决定采用地热供暖方式,并与掌握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中国石油冀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

中石油冀东新能源武城分公司经理郝文龙介绍,该公司严格按照“同层等量回灌,取热不耗水”要求,对地热水资源进行规范开发利用。“地热水在利用前先经2次过滤处理,去除微米级杂质,过滤后的水质能够与地层岩性高度适配,不额外加压就能直接回流地层,100%无压回灌进地层,不让一滴地热水外排。”郝文龙说。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利介绍,我市组织编制了《德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 2025年)》,针对历史遗留地热井无序开采现状,按照“关停一批、整合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依法进行了清理整顿,进一步提高了地热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水平。同时,建设全市地热井开发利用远程监控平台,加强对地热井开采量、水温、水位等实时监测,切实保障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清理整顿,全部实现持证开采。目前,全市共有地热采矿权203个,地热资源无序开采问题得到根本改善。”杨洪利说。

丰富应用场景 推动地热利用一体化发展

去年冬天,影响德州的冷空气一轮接一轮,全市最低气温一度突破历史极值。位于德州天衢新区的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内,却始终温暖如春,同样得益于地热能。

该产业园占地面积505亩,是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文洛式智能玻璃温室,自2019年投产运营以来,一直采用天然气供暖,供热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有强烈的能源替代需求。

去年8月,市自然资源局依法出让矿业权后,指导产业园进行了能源替代改造,委托山东省地矿局水文二队量身定制了利用中深层地热“取热不耗水”地热能供暖系统,采用“4采6灌+高温热泵”供暖模式。产业园负责人殷大伟介绍,项目自去年11月试运行以来,经受住了极端严寒天气考验,不仅能满足30万平方米温室用热需求,还实现了农产品增产20%到30%,年节约供暖运行成本1500万元以上,替代标准煤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42万吨。

“德州地热能使用主要集中在制冷供暖方面,在农业、工业、温泉康养、农村社区等领域均有相关项目落地,全市采用地热能供暖的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占全省的38%。”杨洪利介绍,我市目前打造了以“康博公馆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代表的地热应用示范工程项目15个。

地热能的广泛利用也带动了德州市地热装备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市已有中国瑞冬、山东格瑞德、中大贝莱特、亚太集团、德水新能源及武城鲁权屯镇中国制冷空调北方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空调设备、热泵机组、中深层地热井管材生产企业100多家,生产的风冷水冷机组、热泵机组、钻探设备及仓储烘干等产品,远销中东、中亚及非洲地区,工业产值达50多亿元。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