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德州> 城市资讯

完善要素保障 优化投资环境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4-03-29 15:17

2月19日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对“持续优化投资环境”作出明确部署,要求全市上下着力完善要素保障机制,扩大民营经济投资,用好金融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23年,我市在全省首创重点金融服务企业工作制度(简称“金服制度”),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民营经济力度。通过各项措施同向发力,我市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实现839.77亿元,同比多增104.74亿元;各项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贷款476.39亿元,同比多增76.19亿元。

推行“金服制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3月19日,夏津县新时棉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然而就在去年,该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生产经营一度受到影响。就在一筹莫展时,企业知悉了我市“金服制度”,及时通过“金服大厅”平台发布了融资需求,仅用3天时间,德州银行就为其放贷600万元。

“金服制度”推动企业融资工作由个别协调、个别解决向规范化、制度化解决转变,促进金融资源“能投快投、应投尽投、难投讲清”。根据融资需求将企业分为能投类、应投类、难投类三种,进行精准施策。能投类,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能投快投”;应投类,组织“公共评审”,协调国有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增信,实现“应投尽投”;难投类,帮助企业找出问题症结、明确发展方向,实现“难投讲清”。

同时,我市还开发了线上平台“金服大厅”,集金融政策推介展示、金企融资高效对接等功能于一体。“企业通过‘金服大厅’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抢单’,通过多轮匹配使融资需求得到充分响应。目前已促进302家企业融资44.7亿元。”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孙洪魁介绍。

德州理工职业学院项目去年因存在资金缺口,导致建设进度滞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情况后,将项目融资难题列入“投融资局长行长接待日”重点攻关,经多方协调,多家银行共同为项目办理银团贷款业务,批复授信4.8亿元,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投融资局长行长接待日”工作机制是“金服制度”的组成部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部分银行主要负责人定期接待来访企业代表,“一站式”纾困解难。目前,共受理43家企业融资需求,累计为企业解决融资30.8亿元。

在“金服制度”加持下,2023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779.6亿元,同比增长14.4%。“今年,我们将融资服务重点由事后统计分析前置为事前谋划设计、事中调度协调,实现‘动态掌握有效需求、高效推动金企衔接、及时协调融资困难’,实现‘金服制度’的深化和优化。”孙洪魁说。

打造辅导组织架构,助推金融资源高效集聚

位于天衢新区的山东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技术创新型企业,2023年计划新增1000万元的模房设备,因缺少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天衢新区财政金融部了解情况后,邀请多家银行高管到明智公司调研考察。经过综合评估,德州农商银行为企业推荐了纯信用、无抵押、政府贴息的“科技成果转化贷”金融产品,仅用5天时间,就为企业发放贷款980万元。“多亏了金融辅导专班的帮助,解决了融资难题,让公司有了长足发展。”3月10日,明智公司负责人表示。我市积极打造金融高管、金融辅导队、金融服务专员、金融管家、金融宣导队、金融督导组“六位一体”金融辅导组织架构,聚焦重点项目、民营企业、产业链条、场景园区,推动金融资源高效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降低融资成本。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全省首创“双线工作法”,要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抓分工业务线的同时,各包保3个县市区金融工作线,组织市级行长县域行、金融辅导见面会等对接活动110余场,协调解决金融投放“卡脖子”问题。创新“金融辅导1分钟”工作品牌,制作56期1分钟图文宣传视频,将内容传送至5000余家被辅导企业。创新重点走访、自主走访、督导落实“三级联动”走访模式,截至2023年末,共走访1536家企业,累计为企业融资600.9亿元。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把握国家资本市场全面改革机遇,探索实施“五重点工作法”,强力推动上市工作。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审核企业1家、上市辅导企业2家、挂牌企业78家;新增直接融资85.98亿元,同比增长30.06%。

擦亮“厚德兴才”品牌,建设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活动收获非常大,回学校后,我要多宣传德州的政策和变化,争取更多校友来家乡工作。”首都师范大学2024届硕士研究生张唯宝说。1月17日,“青春逐梦乐业州城”德州市“高校学子看家乡”活动举办,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德州籍学子30余人参加,毕业回家就业创业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实现人才保障是完善要素保障的重中之重,不仅要做到人才“引得来”,更要做到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为此,我市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人才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统筹实施产业纳才、活动招才、平台揽才等“十策良方”,开展“德州千企百校行”“学子家乡行”等招引活动532场,在17所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带领2733家企业走进105所高校招才引智。去年,全市共引进青年人才3.5万人,同比增长10%。

留不留得住人才,关键在配套服务。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四级”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发放“山东惠才卡”“德州惠才卡”631张,人才可享受医疗保健、交通出行、休闲旅游等24项绿色通道服务。打造“360人才服务驿站”品牌,成立“德州人才之家”和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创新“人才服务合伙人”模式,为各类人才在德州奋斗筑基搭台。

“我们将以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引才再提质、培育再提效、服务再提优、落实再提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郭洪霞表示,2024年,我市将持续实施“青年人才集聚齐鲁行动计划”和“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延展青年人才政策支持、事业平台等工作链条,实施“一体化”全覆盖服务、“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擦亮“厚德兴才”服务品牌,让人才在德州更省心、更暖心、更安心。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