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德州> 城市资讯

高质量培养输送技能人才

2024-03-29 15:22

乐陵籍工人在天津港装卸货物(资料照)。贾鹏摄

□记者王志冕 通讯员梁荣涛 王志浩

今年27岁的王客序是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2015年毕业后到北京闯荡,9年时间,他已经从一名机械工成长为雷克萨斯的杰出服务顾问。

作为全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德州被赋予“劳动力输送基地”的功能定位。10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技工院校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搭建供需对接合作平台,全力抓好高素质劳动力培训输送基地建设,越来越多的“王客序”从德州走进了京津冀。

实施“订单”培养 定向输送技能人才

建设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劳动力输送基地,德州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3月18日,市教体局职业教育和民继教育科科长周涛介绍说:“德州现有30所中职学校、2所高职专科学校、2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生超过2万人,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能够满足区域技能人才需求。”特别是2020年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实施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深化产教融合,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获评省“职教改革成效明显城市”,位居全省第四位。

在周涛看来,供给优质劳动力,打通供需两端,实现“产业链”和“教育链”双向互动尤为关键。为此,我市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北京现代、山东远大数控等企业深度合作,成立“订单班”,组织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方紧紧围绕“学校、学生、企业”三者需求开展合作,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

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市较早开设“订单班”的学校。学校副校长刘建波介绍,作为丰田T-TEP校企合作项目的重点合作院校,他们已经与丰田集团“牵手”17年,“丰田一般维修班”和“丰田钣喷班”已为全国丰田汽车经销店输送员工3200余人,其中在京津工作的毕业生就有686名。

同时,我市着力加强同京津冀职业技能发展联盟合作,全市23所技工院校已全部成为会员单位。以山东四方技师学院为例,2023年4月,京津冀职业技能发展联盟在该校建立了实训基地。当年6月,希尔顿集团与校方率先对接,首批19名实习生赴北京希尔顿报到。同期,创建德州产教联合体对接会在该校举行。京津冀职业技能发展联盟副秘书长姜润娟认为:“通过职业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专业技能高、岗位适应性强、就业潜力大的技术技能人才。”

推进技能培训 全面提升“蓝领”素质

目前,在武城县巾帼家政母婴生活护理系列培训班上,39岁的王军艳正在认真学习技能。“掌握母婴护理技能后,我想去天津谋一份生计,和在那里工作的丈夫团聚。”她说。

聚焦京津冀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在我市已是常态。2019年,《德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出台,对各类劳动者开展全覆盖职业技能培训,并提出“力争到2021年,全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任务。2021年,《德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更大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由“量”到“质”的转变。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我市还发布了《德州市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定期采集发布制度,组织开展电焊工、养老护理、育婴照护、家政服务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等特色培训。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8.52万人次。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开展“金蓝领”培训工作,更好适应京津冀地区高技能人才发展需求。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郭猛介绍,2019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金蓝领”培训5000余人,实现“入学即入企、毕业即就业”,为大批企业提供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也有效提升了劳动力供需对接的效能。“在市、县,我们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乡镇,全面推开乡镇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在村级,组建村(社区)就业服务站,招募就业信息员,收集求职需求、推介就业岗位、组织技能培训,把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明霞说,全市选配了8162名村级就业信息员,上门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让就业服务触角遍布每个村庄。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调查和监测预警机制,并广泛开展劳务对接活动,提升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

打造劳务品牌 建立规模输出机制

40多年前,60名乐陵农民北上天津塘沽新港,承担港口公路、码头附属设施修建任务,拉开了乐陵港务工人闯荡天津的序幕。山东汇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就从这60名农民工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拥有6000余人的“乐陵港务工人”品牌,多年来累计转移劳动力就业20万人。

一个劳务品牌,就是一张就业名片。近年来,我市把劳务品牌建设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先后培育了港务工人、四方技工、临邑中聚等品牌。“全市在京津地区先后建立了北京的庆云街、天津的乐陵区及‘港区劳务’‘京津塘面食’等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劳务协作基地。目前我市已成为鲁西北、冀东南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市人社局副局长尚键说。

“四方技工”是德仁四方人才集团倾力打造的系列劳务品牌总称,2007年获评山东省驰名劳务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四方技工”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遍布北京、天津等城市,以及英国、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

在打造领军劳务品牌的同时,我市也在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高标准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京津冀鲁(德州)人力资源服务高峰论坛暨省会经济圈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推进会、京津冀鲁(德州)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展等系列活动,成功吸引了诚通人力、北京小爱科技等知名京津冀人力资源机构入驻德州。目前,全市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达605家,年营业收入约50亿元,年累计服务用人单位4.5万次。

“围绕协同发展,我们紧扣德州区域特点,在打造劳动力输送基地的同时,也在通过招引集聚青年人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能人返乡创业等措施,积极推动由单纯的劳动力输送向多层次人力资源合作转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郭洪霞表示,他们将锚定产业需求、人才需求,绘制“产业+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蓝图,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