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精品旅游> 产业资讯

文物大省山东,如何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风采

2024-03-25 11:00

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风采

——聚焦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3月21日召开的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研究部署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非遗大省,山东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风采?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成功入选。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系统完善了海岱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凸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目前,已对跋山遗址群连续开展3个年度发掘工作,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沂水县文旅局副局长类维龙说,“下一步将努力做好成果转化,积极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遗址奠定基础。”

跋山遗址、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这些齐鲁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山东从战略高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用考古发现实证山东文脉在中华文脉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做好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要从更高维度、更广视野把握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坚定扛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使命,我们将构建‘大保护’体系,统筹文物与非遗的保护传承,树立‘大考古’理念,实施一批重点考古研究项目,为回答好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问题提供山东答案。同时,推动‘大融合’发展,推进非遗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少华说。

从“海岱日新”到“礼运东方”,山东博物馆的每次展陈,总能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山东的历史故事,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次‘海岱日新’特展展出的文物,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呈现出山东文明绵延不断的发展脉络。”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说,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以来的地方文化,构成了完整文化谱系。

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特性,灭失不可恢复,必须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加以保护传承。如何统筹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表示,省自然资源厅紧盯规划编制、资源保护、要素保障、确权登记等环节,积极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仍有待加强。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土空间‘一张图’底图底版作用,强化卫星遥感技术服务,支持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严格保护,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赵晓晖说。

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但它并不遥远,往往就在身边。距今已逾百年的胶济、津浦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壮大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南来北往》,主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曾是胶济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我们要发挥国铁优势,深化铁路工业文明研究阐释。”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贯昌奉说,“将深入挖掘山东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一条民族资本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唯一在用黄河百年铁桥、第一条既有线改造提速250公里客运专线、第一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等铁路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工业研学活动,不断提升铁路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风筝、年画、泥塑、剪纸……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以“非遗”为主题的视频产品热度居高不下。借助非遗“出海”,潍坊市不断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潍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关键在于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不断激活文化遗产‘讲故事’整体效能。”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表示,潍坊将继续着力构建保护传承系统化、传承传播矩阵化、融合发展长效化的工作格局,让更多文化遗产“破圈”“出海”。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靠的是人才,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高校培养层面来讲,近几年,全省考古学人才培养数量有了较大提升,除了山东大学的考古专业,山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等多所高校陆续开展了相关方向和课程的建设。”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王芬说,通过构建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完善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体系等,考古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目前仍然存在创新力不足、高水平人才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王芬表示,做好古代文化遗存阐释,需要探测技术、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建议加强学科交叉、科教融通,构建多轮驱动考古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文物保护事业后继有人,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