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十强产业(新)> 现代海洋> 产业资讯

市委书记密集调研座谈,青岛坚定不移做好这篇大文章

2024-04-03 11:00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突出的特色优势。对于青岛而言,经略海洋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在3月26日、27日连续调研海洋装备产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情况后,3月29日,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又分别主持召开现代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座谈会和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座谈会,部署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张惠出席。

海洋装备产业是青岛的优势产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是青岛重点发力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两大产业发展迅速,有力筑牢青岛实体经济根基。而随着经略海洋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延展,优势产业需要巩固提升,新兴产业需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需要前瞻布局,依托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成为青岛正在着力攻坚的时代考题。 

做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海洋装备是青岛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与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一起组成了青岛七大优势产业链,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次调研的海洋装备单位和项目包括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青岛分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转化中心、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以及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青岛海洋装备业的发展水平和未来方向。尽管细分领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形成更强竞争力。

如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转化中心持续开展海洋监测装备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研发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着力打造我国海洋监测装备高地;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对标国际一流船艇,聚力打造国际领先的船舶研发、制造示范基地。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是青岛正着力突破的海洋新兴产业。本次调研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逢时南极磷虾产业基地、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科技园,都堪称行业翘楚,且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极富经验,它们经手的许多海洋科技成果,都已经或正成为“货架产品”。

如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着力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形成了海洋创新药物、海洋医疗器械、海洋功能食品等系列产品体系;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术益纱”,是国际唯一用改性壳聚糖研制成功的体内可吸收手术止血材料。

专家建言布局前瞻性海洋事业

海洋事业是科技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事业,众多海洋顶尖人才、领军人才能站在更高视域,审视国内外海洋发展态势,牵头推动前瞻性、国际化、引领性海洋事业发展。

正因如此,现代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座谈会和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不仅有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等青岛“本土”海洋人才参会,还邀请了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挪威船级社集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等来自北京、深圳、天津等城市的专家学者、企业家。

座谈会上,张海文、黄今、胡振宇、唐启升、包振民、董双林、王章领、郑松、于亚、阮国岭等专家学者、企业家先后发言,就海洋综合战略、港口航运、现代渔业、海洋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提出意见建议;吴立新、田辉、王辉、彭伟、刘峰、罗文臣、程增江、于广利、杜继鹏、崔军红等专家学者、企业家,就海洋科技、深海开发、海洋物联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电子信息等提出意见建议。

这些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均是海洋领域代表性人物,例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主持编制了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以及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在城市海洋发展布局方面富有经验;中集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于亚带领企业实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零的突破”,企业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蓝鲸2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先后承担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和油气钻探。

这些专家学者、企业家的建言献策,基本涵盖了海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有利于推动青岛市改造提升海洋渔业、船舶和海工装备等优势海洋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前瞻布局深海开发、海洋新能源等未来海洋产业,提档升级现代航运服务、海洋文化旅游等现代海洋服务业。

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青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产总值多年来稳居国内城市第三位;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在青岛均有布局。但客观来看,青岛增强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使命仍然艰巨。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是青岛必须完成的课题。

众所周知,海洋产业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产业从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需要政府拿出更多能够助推解决产业“痛点”的政策支持。

当前,青岛也在加快布局。正在编制《青岛水产种业发展专项规划》等现代渔业发展“2+3”政策,并正围绕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研究出台一批精准有效的海洋产业政策,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

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深入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汇聚和有效配置,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青岛也致力于此,正立足海洋科研优势,建好用好重大创新平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企业点题、院所答题”机制,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住青涉海“两院”院士达23人,占全国海洋领域院士约30%;海洋人才总量达37.65万人,位居国内前列;2023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近年来,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频频超越全国,彰显了海洋经济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这都是青岛经略海洋的巨大底气。

立足海洋发展厚实基础,青岛正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量质齐升,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