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城市要览> 济宁> 营商环境

43项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 济宁市公安机关发布若干具体措施

2018-08-23 10:16

6月29日,济宁市公安局、济宁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济宁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若干措施。

济宁市公安局政委马世耀介绍说,省、市委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吹响了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迈出了济宁全面建成小康、全面转型振兴的新步伐。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肩负着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良好治安环境的重任。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服务保障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并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集中时间、深入基层,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活动。经过深入座谈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论证,研究推出15条43项具体服务措施,其中,涉及简政放权的4条11项,涉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5条17项,涉及营商环境优化的6条15项。

《济宁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若干措施》的推出,是济宁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创新社会管理、优化行政管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的实际行动。济宁市公安局党委要求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狠抓落实、兑现承诺,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主动接受监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全力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两个全面”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济宁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新旧动能转换若干具体措施

一、持续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社会活力

按照“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要求,最大限度清理公安行政权力、下放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激发新旧动能转换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进一步精简下放审批权力。

①压减消防审批手续,下放消防审批权限。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取消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人数不超过50人且设在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首层的小商店、小超市、小餐馆,取消办理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手续;消防设计备案、验收备案审批权限以及审核验收范围中的三级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下放到消防大队进行审批;消防设计备案范围内的建设工程,经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并出具审查意见书,消防部门仅进行形式审查。

②下放车驾管审批权限。机动车补领号牌、行驶证、补换检验合格标志、免检车申请检验合格标志、委托核发合格标志、核发临时号牌、查验(除进口车、危化品运输车、大中型客车等重点车辆外)6项业务下放到县车管所和济宁城区各分所;驾驶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自愿降级、注销驾驶证、终止考试预约、恢复驾驶资格(有自建考场的)、满分学习(有自建考场的)6项业务下放到县车管所和济宁城区各分所。

③下放出入境证件办理签注制作权限。将电子出入境证件签注制作权限下放到全市所有县级出入境管理部门,取消户籍地限制,群众可在全市范围内就近选择出入境受理点办理、领取证件。

2、推进户籍落户“零门槛”。

①全面推行购房即可落户、租房即可落户、就业即可落户、就学即可落户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

②对重大工程引进的技能人才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在县市区人才市场集体户或派出所集体户(城镇属性)申请落户。

③对申请在济宁市区(包括任城区、兖州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的建成区)落户的,取消参加当地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时间限制。

④取消在校大中专学生只允许在入学时迁移户籍的限制。

3、免除若干证照办理费用。

①出入境证件办理市内照相实行免费。

②65岁以上公民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免费速递。

③申领居住证和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实行免费。

4、建立权责清单公示公开制度。

对涉及治安、户政、出入境、车驾管、消防等全部审批事项,在“济宁政务网”和济宁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公开公示,切实做到“审批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审批”,实现全市公安机关审批事项权责规范统一。

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提升警务效能

按照“应办即办、说办就办、一次办结、办就办好”的要求,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2018年4 月底前90%以上的公安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5、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对公安办事办证流程再优化、时限再压减。

①户籍方面,对重大工程引进的技能人才属济宁市内迁移的,当场予以办结;山东省内、济宁市外户籍人员申请迁入落户的,1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子准迁信息备案工作;山东省外户籍人员申请迁入落户的,1个工作日内发放《准予迁入证明》。

②消防方面,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设计备案、验收备案,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消防开业前检查审批,由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

③车驾管方面,校车驾驶资格许可办理,由5日内缩短为1日。

④治安管理方面,银行金融机构安防设施方案审批和工程验收、保安员证核发、爆破作业单位(非营业性)许可、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核发、爆破作业项目审批、大型焰火燃放作业活动审批6个项目,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保安服务(含从事武装守护押运服务)公司设立审核、保安培训机构设立审核,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由7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

6、提高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

①在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综合服务大厅,启动开展“最美窗口”“十佳服务标兵”创建活动。

②户籍、出入境、车驾管等窗口统一外观标识、制度牌,营造舒心的办事环境。

③推行智能审批模式,在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广应用自助签注、自助照相、自助缴费、自助发证等设备,签注业务实现“立等可取”,办证费用实现第三方支付。

④公布24小时服务电话,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实施窗口周六工作制、延时服务制。

⑤推行“代办”制,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以及引入的高技术人才提出的证照办理申请,由社区民警、警务助理、网格员主动上门采集信息,送证上门,让“最多跑一次”惠及到每一个重点项目。

⑥拓宽“绿色通道”适用范围,为出国境治病、奔丧、商务、应试、入学等事由紧急的申请人加急办证。

7、公布群众办事“零跑腿”和“最多跑一趟”事项清单。

①对进驻市审批大厅全部事项,加快流程优化再造,整合设立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统一受理”,形成“一窗受理、一窗办结”的政务服务模式。

②对涉及公安机关的“保安员证核发”“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核发”“信息公开”“应急救援”等4项事项,及“设立保安培训机构审核”“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及工程验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等40项事项,分别确定为“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建立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8、持续提升机动车管理服务效能。

①开设机动车预约查验服务,重点企业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查验业务达到10辆及以上的,提出申请预约,公安交警部门统筹时间予以集中办理,避免业务积压、车主等候。

②提升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推广应用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快处快赔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做到前端信息上传、后台数据处理、民警远程定责、保险公司网上理赔;市、县全部建设快处快赔服务中心,协调保险公司、律师、法院、人民调解、评估公司定损部门、汽修等单位入驻,缩短交通事故处理及损害赔偿、保险理赔时限,简化索赔环节和理赔流程。

③增加交通违法处理渠道,在传统缴费模式基础上,增加手机APP、微信和互联网自助服务业务,实现手机自助查询、处理和缴款功能。

9、拓宽网上公安服务平台。

①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警务服务能力,公安审批事项90%以上实现网上办理,逐步实现“不见面审批”。

②优化升级济宁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完善电话、网络、微博、微信和现场咨询等多渠道一体的业务咨询服务模式,做到一次告知清楚,进一步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

三、担当护航发展使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紧紧围绕促进市场活而有序的目标,主动担当保驾护航主力军作用,创新监管手段方法,努力营造更具品质的营商环境。

10、强化重点工程和企业安全保卫。

①建立重大工程驻守包保联系制度,必要时在重点工地设立警务室或治安办公室,零距离落实管理防范措施,主动深入重点工程现场,及时掌握,积极化解征地、拆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

②推行“一企一警务助理”,加强警企深度协作,对重点企业可防性案件进行分级分色预警,指导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主动防范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打造平安厂区。

③依法、快速处置各类堵门、堵路、堵工地等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

11、整治企业突出治安问题。

①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侵害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企业正常经营等的涉黑、涉恶、涉霸等违法犯罪活动,重拳出击、集中整治,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②完善重大工程周边治安乱点滚动排查和常态整治机制, 深入摸排、从严整治周边盗抢骗、黄赌毒等治安突出问题,依法及时查处扰乱企业生产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2、严打破坏市场秩序行为。

①密切关注新旧动能转换中企业兼并重组、基金募集、上市融资进程,打击借机诈骗、侵占、挪用公司企业资产犯罪,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②严打虚开发票、逃、抗、骗税等涉税犯罪,推动低端产业有序退出,置换形成新动能。

③对侵犯商业秘密、假冒专利、制售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效保护先进生产力发展。

④依托电商平台,持续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快侦快破。

⑤严打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骗取金融机构贷款、骗取保险理赔、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经济犯罪。

13、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

①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助推新兴生产力成长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树立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办案理念,对企业家审慎采取强制措施,对企业审慎采取查封企业财产、企业账目和冻结银行账户等措施,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14、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

①严打网络黑色产业链和涉网违法犯罪活动,重点针对侵害企业的黑客攻击破坏犯罪和针对群众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及时预警、有效防范、坚决打击。

②全面监督互联网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部门协同、警种协作、企业配合、群众参与的多元化、立体化网上秩序打击整治长效机制,规范净化网络经营管理秩序。

15、推行服务保障评价机制。

充分利用12389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及时查纠民警在执法执勤和管理服务中出现的冷横硬推和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确保各项服务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