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城市要览> 济南> 最新动态

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牵住产业转型"牛鼻子"

2019-05-22 10:13

    在山东省2018年度“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济南首次摘得桂冠,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如此,济南还获得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单项奖。

  济南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区,肩负着先行先试、先行先改,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探索经验、蹚出路子的重任。

  2018年,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敢闯敢试、苦干实干,努力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一大批新动能项目“火速落地”

  美丽的彩石片区突然变得科技范儿十足,跻身国内数字经济最前沿,因为这几天,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在这里启用。

  108天,这是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从破土动工到项目主体建成所用的时间,一个多月后的5月9日,科技园正式启用,而此时距离2018年9月儒商大会上这个项目签约,仅仅过去了7个多月。

  这便是时不我待的“济南速度”,济南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做好育新的文章,把新动能培育摆在优先位置,抢抓大项目、新项目,使之尽快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项目便是其一。

  作为济南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德合作典范,该项目2017年落户济南高新区智能装备城,2018年火速推进,曾一天内同时取得四证,创造了建设领域规模以上外资项目快速审批的全国第一。

  济南创新谷2018年5月引进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全球率先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最快3个月就可培育出新品种,目前投资2.7亿元的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已经建成。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济南24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58.7亿元,年计划完成率105.1%,其中MC发动机智能制造生产线、圣泉石墨烯改性超级电容及动力电池等36个项目竣工。

  今年,济南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1.16万亿元,年计划投资突破3000亿元。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开工249个,开工率92.2%,完成投资692亿元,年计划完成率23.1%,项目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打造“济南智造”品牌

  一大批重量级项目上马竣工的同时,济南大批存量企业也在通过追加投入、技改等方式,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智造业”、“企业上云”,实现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打造“济南智造”品牌,企业也因此焕发新颜。

  玫德集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家始建于1961年的企业,正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玫德集团董事长孔令磊说,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年来玫德没有进行生产工艺转型,以目前产能,需要2万人都不止。   在孔令磊看来,生产工艺转型的方向非常明确,那就是自动化和智能化,必须依靠先进技术打造智能工厂,这就需要高投入,产生的效益也是比较可观的,比如其科技园改造后可节省近2/3的人员。

  “二机床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方面,也做了很多。”济南二机床集团董事长张志刚说,他们通过信息化技术,把简单的自动化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这是高端制造的发展方向。以汽车车身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为例,将传统的动力传动技术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总线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大型高速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在线实时控制、在线监测、自我诊断、自我修复、远程监控服务,以满足汽车制造业对冲压件生产设备高度自动化、人工智能化、成本低廉化的需求趋向。

  山东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厂,引进国内最先进的ERP管理信息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设计、生产、物流、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加压过滤机产品技术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85%,饮用水设备技术实现颠覆性工艺革新,已成功在雄安新区应用推广。

  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上云”是必须要走的一步。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8年,济南已完成14848家企业上云,其中2018年新增上云企业1万余家,上云企业数占全省五分之一,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计划新增上云企业12200家,争取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

  无论新上项目还是存量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由此带来济南经济质变。济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工业经济量质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9个和1.9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47家,其中新认定683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741家,实现产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12%,居全省首位。

  全年新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26.5%,提高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新兴产品中,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52.0%、38.9%;传统耗能产品中,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下降64.4%、45.5%。

  与此同时,5家企业(产品)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43家“瞪羚企业”、48家“隐形冠军”企业。新增17家省级、1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352家。

  济南数字经济规模达290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7%以上,高于全省、全国水平;形成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集群,规模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占全省半壁江山,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济南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延续去年发展态势,济南工业运行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个和5.2个百分点,增速较去年全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济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汽车用发动机、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太阳能电池同比分别增长23.8%、33.3%、26.8%和106.7%。 (本报记者 刘彪)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