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招才引智> 人才资讯

齐鲁杰出人才丨突破超低温制冷技术的国际垄断 刘占杰用科技解决社会痛点

2019-05-24 09:30

20190524064446551.jpg

  作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49岁的刘占杰,将自己迄今走过的科研之路,划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场做“技术攻坚”,突破超低温制冷技术的国际垄断,让中国超低温设备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下半场做“模式转型”,以超低温核心技术切入,基于物联网平台,转型方案服务商,用技术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无论是做技术还是做模式,唯有创新,永恒不变。”刘占杰说。

  上半场:突破关键技术,超低温制冷技术全球领先

  1月10日起,400台海尔“云芯”物联网超低温冰箱分批次从青岛发出,运往北欧丹麦。它们将被安放在首都哥本哈根的所有公立医院内,用于存储细胞、DNA等生物样本。

  这不是“云芯”首次出海。此前,它已成功打入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高端市场。这标志着,在一度被发达国家垄断的生物科技低温存储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凭借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扎住了根。

  这场关键技术突破战役的主导者,正是刘占杰。

  2001年,刘占杰辞去青岛大学机电学院制冷专业的教职,带着自己的“技术产业化梦想”,加入海尔,创立海尔生物医疗公司,开始了将技术变成产业的“圆梦之旅”。

  “在生物科技领域,我们长期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低温冷链设备需要大量进口。”刘占杰说,普通家用冰箱只需制冷到-18℃,而存放生物样本的超低温冰箱则需要制冷到-80℃甚至更低。“超低温冰箱本身的技术难度较大,而国外品牌又在该领域对中国进行了长达30年的技术封锁。”

  刘占杰率领团队攻坚克难,突破了低温冰箱模块化复叠制冷系统、混合高效制冷工质配比与充注技术、箱体低温绝热技术和安全控制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成功开发-150℃、-86℃、-70℃、-60℃、-40℃、-25℃等温区的低温冷链产品方案。2005年前后,刘占杰团队的超低温制冷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海尔超低温冰箱上市。这打破了国外关键技术的垄断,大幅度拉低了超低温冰箱的市场价格,使得我国政府的采购成本降低30%以上。如今,海尔超低温冰箱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中华骨髓库、国家基因库、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等诸多国家战略项目全部采用海尔产品。

  谈起十余年前的研发过程,很多细节已经淡忘,但刘占杰对一件事情却记忆犹新:在最初方案里,海尔超低温冰箱这样的专用设备,使用的是从国外进口的一种专用压缩机,可就在产品即将上市时,对方却找了个借口拒绝向中国出售这种压缩机。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刘占杰果断改变方案,放弃使用国外产品,转而对国内普通冰箱的压缩机展开了技术改造和升级,最终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品的进口替代与国际范围内的技术领先。

  “这件事儿,倒逼我们自己研发出了更好性能、更加节能、更小噪音的超低温冰箱,实现了低温制冷技术的国际引领。”刘占杰由此得出一条深刻的认识,“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引领”。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刘占杰又率领团队对低温制冷技术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展开了探索。

  自主创新研制出我国首台航天冰箱,它的制冷效率较民用产品提高25%,功耗较设计限值降低了25%,同时实现飞船上升及返回阶段样本20小时恒温保持;自主研发出中国首台太阳能疫苗冰箱,这种冰箱不用蓄电池、不用接电网,完全靠太阳能驱动,即便在43℃的高温环境下断电,仍能将箱内温度保持在8℃以下长达120小时。截至目前,刘占杰掌舵的海尔生物医疗及子公司,合计拥有已获批及在申请专利263项(包括发明专利65项),其中已获批专利177项(包括发明专利31项),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

  下半场:借力物联网,创造独特价值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作为公司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刘占杰,每天都在思考:低温制冷冰箱,除了放在医疗和科研机构用于存储,还能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

  物联网时代,海尔全球首创的“人单合一”模式,给了刘占杰启迪。他认为,物联网给企业提供了技术的手段来解决用户和行业的痛点,海尔生物医疗应以超低温核心技术切入,基于物联网平台,向“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发力物联网转型后,刘占杰率队推出的第一个“爆品”,是我国首个智能血液安全管理解决方案——U-Blood血液网。它在传统血液冰箱基础上,集成了互联网、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机器人等技术,使得快速响应临床用血和急救用血需求成为可能。

  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直接感受到了“血液网”所带来的改变:

  ——原先集中存放在血库的血液,因为有了海尔物联网血液冰箱和物联网转运箱,可分布式前移至手术室、病房甚至急救车上,使得临床用血等待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现在不到1分钟;

  ——以前取一袋血,需要医生拉开冰箱门,从100袋血里人工查找,用时大概3-5分钟,现在物联网血液冰箱会对目标血袋所在位置亮灯提示,用时只需3-5秒;

  ——以前血液一旦出库未被使用,不能送回,会造成不合理用血的发生;现在每一袋珍贵的血液都在血液网可监控和可追溯中,未被使用的血液可以送回,再次应用。这样最大化节约血液资源。

  “血液网”之后,刘占杰团队持续创新攻坚,再次推出了“疫苗网”。借助物联网技术,成功创新物联网疫苗接种箱,实现疫苗信息、孩子信息、医护人员信息集成并做到一一对应,成功做到“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追溯接种全过程”:疫苗存放在海尔物联网疫苗接种箱里,医护人员在接种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人工取苗,而是用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在箱上“扫码”后,注射针剂自动弹出。当出现问题疫苗时,接种箱会在收到信息后立即冻结,问题疫苗不能出库,拿不出打不了,做到“出库即安全”。“疫苗网”相继落地天津、内蒙古、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后,使得接种差错率从原来的50次/年降低到0次,接种效率由50次/天提升为100次/天。

  如今,在刘占杰的脑海中,下一步的攻坚蓝图已经明确:围绕血液、疫苗、生物样本、药品试剂和实验室这五大用户场景,通过物联网与低温制冷融合创新,打造物联网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为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安全、便捷的健康服务,让生命更美好。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