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2019-05-27 15:03
5月23日下午,“选择济南 共赢未来”济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投资济南将在现场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本次活动主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扬起龙头、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加快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和高端产业、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聚集地,强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支撑和强劲动力。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市委常委、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副市长李自军、孙斌;驻京中央企业负责同志,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嘉宾共500多人出席活动。
对接会开始前,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见了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以及出席济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会的企业嘉宾。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市委常委、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副市长李自军、孙斌参加会见。
第一项 播放《崛起——济南央企总部城》宣传片
第二项 山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致辞
五月的北京,莺飞草长,万物并秀。在这个美好时节,我们在首都北京隆重举办这次“选择济南、共赢未来——济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会”,交流思想,集聚智慧,畅谈合作,共谋发展,必将对济南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济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力军,央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脊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肩负着国家的特殊使命,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是国之根基、国之命脉、国之重器。山东地处中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一直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工业门类齐全,交通四通八达,农业首屈一指,经济总量已超过1万亿美元。长期以来,驻鲁央企扎根山东、服务齐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占山东省国有企业一半以上,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济南自古就是海右名郡、齐鲁雄都、工业重镇,也是央企布局全国、走向全球的战略要地;在济南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央企贡献巨大、功不可没。目前,驻济央企达130多家,在济南设立总部、区域总部近30家;仅2017年以来,就与60余家中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过5000亿元。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方面,央企与济南市都有着非常深入的合作。实践证明,济南与央企携手,种下的是蓬勃希望,收获的是双赢硕果。
第一,东风浩荡、厚积成势——济南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深情似海、厚望如山。2018年6月,总书记亲临山东、亲临济南视察,对山东明确提出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要求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国务院2018国函1号文,将济南作为全国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区,赋予济南先行先试权。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让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支持济南积极对接京津冀,加快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济南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2018年,济南夺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28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一名,被评为“世界二线城市”;在山东省2018年度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排在第一位。正如纷至沓来的海内外嘉宾所言,今天的济南,“优势得天聚、地利势自成”,发展环境之优前所未有,发展势头之强前所未有,发展前景之好前所未有。“善弈者谋势”。我们衷心希望,广大央企与济南共抓时代机遇,共享发展红利,携手打造央地合作共赢新样板!
第二,底蕴深厚、资源富集——济南是央企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1000多年前,诗圣杜甫曾在济南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作为闻名中外的泉城,济南自古以来就名仕荟萃、人才辈出。战国神医扁鹊、唐朝名相房玄龄、一代名将秦琼、著名词人李清照、爱国诗人辛弃疾等诞生于此,李白、苏轼、蒲松龄等名人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著名作家老舍,把济南作为“第二故乡”,他在《济南的秋天》中写到,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了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今天,我们怀着一颗诚心,带着满腔热忱,真诚邀请广大央企选择济南、扎根济南。现在的济南,总体情况可以用“三个一”概括: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千万,GDP向1万亿元迈进。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环渤海经济圈,西通中原经济区,是多个战略经济区交汇点;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济南每天有300多个高铁车次直达全国236个城市,特别是到北京的高铁,每天多达116趟,最快只需1小时22分,实现了北京与济南同城化发展。济南机场作为国际门户机场,有162条航线通达五大洲84个城市。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济南成为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这里资源要素齐全,拥有高校52所,在校大学生近80万,三级以上医院35家、各类医疗机构7344处,全国首个泛北方区域性签证中心启用,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备;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689家,金融业增加值、金融业税收、存贷款余额等主要金融指标均居全省第一。这里产业体系完备,十大千亿级产业加速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山东省半壁江山,全市新药药号超过1300个,居全国之首。在山东省第一批150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项目中,济南市有39个入选,在全省排在首位;全市瞪羚企业达到46家,占全省近四分之一。人民网、凤凰网、“今日头条”等纷纷把网络信息技术项目落户济南,济南正在形成“互联网审核之都”。这里创新实力雄厚,全力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先机,聚焦量子超算、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科技前沿领域,打造创新制造强市和智能经济强市,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济南不断涌现: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委员会落户济南,量子计算与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实现产业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6%,各类企业研发机构81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将突破100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要素支撑、澎湃的创新活力,让这座千年古城,日益成为海内外企业的首选之地、兴业之城!我们衷心期待,广大央企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济南建设发展,释放科研、资金、人才、品牌等优势,激活创新创业新动能、新活力,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第三,全力支持、全心服务——济南愿与广大央企携手并肩、共创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济南商业文化源远流长,济南人“亲商、爱商、重商”,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早在北宋年间,济南就诞生了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捣药”商标,这是迄今为止有据可考的世界上第一个商标。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模式也诞生在济南,那就是清末巨商、济南章丘人孟洛川创立的瑞蚨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就是由瑞蚨祥北京绸布店提供布料并精心制作的。美国沃尔玛集团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经说过,沃尔玛最早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一家古老的商号——瑞蚨祥。济南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自请开埠的城市,1904年正式开埠,一跃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贸易名城。
进入新时代,济南的重商基因愈加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我们全力深化“一次办好”“一次办成”改革,创新推出“拿地即开工”模式,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向全国推广;加快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市场活力充分迸发,自去年6月份以来,市场主体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超过1000户,目前总量已超过100万户;成立22个由市级领导牵头的攻坚指挥部,实施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制,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全过程、保姆式的“店小二”服务,被评为“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最优厚的政策支持,用足用好“总部经济发展10条”,拿出真金白银,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按办公用房成本的50%进行补助,全力打造央企总部集聚的先行区、试验区、示范区。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最完善的平台支撑,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平方公里的“央企城”,目前已建成会展中心和商务办公等公共设施,总部楼宇实现拎包入住;103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区建设破题起势,总投资1500多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八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000亿元、占地4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日新月异;总投资2000亿元、占地26.3平方公里的济南国际金融城崛起成峰,雪野湖齐鲁智谷、国家量子谷、创新谷、院士谷、齐鲁科创大走廊等高端平台加快建设,济南综合保税区新区将于6月底前封关验收,一个多点支撑、板块联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格局已经形成。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最优良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25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推动高端前沿产业集群化发展;用好“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建好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各类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济南这片1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处处充满央企创新发展的机遇;济南这座1千万人口的城市,时刻向央企张开热情的怀抱;济南这个闻名中外的泉城,永远是央企成就事业的福地!我们愿与广大央企携手并肩,精诚合作,共同谱写新时代央地合作的新篇章!
第三项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致辞
彭华岗在致辞时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济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济南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央企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彭华岗说,济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作为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在新时代下奋发图强,努力建设打造全国首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济南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泉城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新旧动能转换态势强劲、改革开放步伐坚实、民生社会事业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央企业在济南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合作范围不断拓展,一大批质量优规模大、综合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强的央企及子企业在济南落地生根。
当前,济南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要求,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投身济南建设的强大动力,围绕济南战略规划和自身发展目标,更加聚焦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四个中心”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深化同济南的战略合作。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文章:一是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好文章,中央企业要调集更多高质量项目在济南落实落地,在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为济南的转型升级长远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二是围绕优化布局做好文章,中央企业要主动对接和融入济南的各项新规划新举措,积极支持济南打造中央企业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基地,共同吸引国内外先进企业在济南布局,进一步扩大合作水平,助力济南形成新的总部经济增长点;三是要围绕深化改革做好文章,中央企业在济南的发展要与各类企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努力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要围绕创新引领做好文章,中央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济南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和资源,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方面下功夫,与济南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合作,加快促进技术资本结合与科技成果转换,大力开展双创集众智汇众力,实现企业需求与济南丰富创新资源精准对接;五是要围绕绿色发展做好文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投入,爱护济南生态环境,严格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树立企业绿色发展的良好形象。今天的对接合作活动是一个新的开端,孕育着新的希望,期待中央企业与济南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第四项 济南市副市长李自军介绍济南央企城等载体、产业发展及双招双引政策。
第五项 与会企业代表发言。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江林发言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尚标致辞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贾宏谦致辞
鸿泰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希泰发言
第六项 项目签约
对接会举办了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共签订了39个体量大、质量高、效益好、牵动性广的项目,创造了济南市与央企合作的“三个最”,即一次性集中签约项目最多、签约金额最大、涉及领域最广。主要涉及总部经济、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高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等高端现代产业领域。这些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占比达64%,其中50-100亿元项目6个;100亿元以上项目6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将打造以北方材料院为核心的高端军工科技研发集聚区,计划将其在济南的53所、外地的相关院所和中科院、清华大学的合作机构整合汇集于此,建设高端院所汇集区,同时建设中试和核心产业基地,打造军民成果展示中心及成果转化中心;中国铁建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拟合作综合开发济南华山北片区,中国铁建中原区域总部、中铁建黄河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铁建与济南轨道牵头组建的高速磁浮研究院均落户华山北片区,打造科创、文创、康养、现代服务产业的中国铁建科技创新城;中国电建山东区域总部项目,将引入中国电建在鲁子、分公司,带动产业链企业入驻,带动产业链发展,形成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