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 首页内容> 最新资讯

双招双引终极PK!山东如何对标“产业地图”里的上海

2019-06-04 10:33

这是5月17日山东省通报的全省“双招双引”考核成绩单——

一等:青岛、济南、烟台

二等:枣庄、潍坊、淄博、泰安、威海

三等:济宁、德州、菏泽、东营、临沂、聊城

四等:日照、滨州、原莱芜市

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这次“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上说,当前,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了,“四新”经济引领未来的格局虽已显现,但新动能真正主导发展尚待时日,转型阵痛加剧,投资压力陡增,这更凸显了“双招双引”的极端重要性。

那么,山东此轮“双招双引”路线图表现出什么特色?从山东城市火热对接的深圳和上海,我们又该学到什么?桔子财经在此试着分析一下。

德州为什么敢于对接大上海?

“一等生”烟台瞄准的是韩企。5月30日-31日举行的“2019百家韩企烟台行”中,将有来自韩国的百余家企业代表来烟台洽谈交流合作。

济宁推介的两个重点城市是深圳和上海;德州奔赴嘉兴认真学习,接着奔赴上海对接洽谈;菏泽赶赴合肥、上海招商引资,签署45个项目,总投资315.5亿元。日照赴上海的双招双引推介会,现场签署19个协议。

东营、临沂、淄博这三市选择了“家门口”相互学习考察。

从16市双招双引路线图看,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上海,成为山东城市对接的重点。有意思的是,一向积极对接京津冀的德州,这次调转枪口向长三角。

德州双招双引为什么敢对接大上海?

001.jpg

山东“双招双引”,市委书记带头当“突击队长”。图为德州市委书记陈勇向嘉宾介绍德州市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2015年7月,德州作为山东唯一城市被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过去两年,德州有215个来自京津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72亿元。德州市规划建设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转化基地自2018年6月投用以来,已先后有100余个北京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入驻。

官方信息显示,目前,德州全市有450名专职人员瞄准京津等地“双招双引”。

今年3月,总投资80亿元的有研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在德州开工,这个项目被省政府确定为2019年“头号”重点建设项目。集成电路产业是中国信息产业首要战略,有研半导体旗下的这个项目被各大城市激烈争夺,最终落户德州,将德州一下带入信息产业前沿阵地。

德州从对接京津冀中尝到了甜头,摸清了路数,这才敢于走出去,对接大上海。

德州此行南下学习对象嘉兴市,正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对接龙头老大上海最活跃,也是最为受益的浙江城市。现在,嘉兴把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首要发展战略,像嘉沪城际这样的基础设施已经互联互通,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化更体现在行政审批、打通数字孤岛这些细节上。

日照能搭上上海这只巨轮,关键也在于日照港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巨大潜能。

深圳,除了是中国的科创高地外,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深圳四大产业之一,济宁守着曲阜孔子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大IP,在“文化旅游”这一板块强力对接深圳。

走出去配置资源,北京、上海、深圳为什么成为对接主力?

北京、深圳、上海这三座城市,成为山东城市走出去“双招双引”的重点。这让这场充满行政色彩的“双招双引”,深刻打上了都市圈时代的竞合烙印。

不管是青岛对标的深圳,还是济南对接的京沪两地,以及下一步要去的香港,作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它们从经济和产业上都具备强大的辐射力。

“中国已经进入到都市圈时代,要确立都市圈的思维,看问题要从都市圈的视角上分析问题。”在今年的亚洲博鳌论坛上,北师大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在中国区域发展的都市圈时代分论坛上这样说。

刘学敏认为,都市圈化就是一个大城市通过圈层向外围扩散,包括人口、就业通勤和产业联系的都市圈化,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和周边节点城市,按照价值链的分布,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中心城市是创新的密集区,周边城市是创新的扩散区。

都市圈经济不同于行政区域下的经济资源配置,这种巨大的市场化力量会带动区域间、城乡间新一轮产业与人口优化调整。

以全球都市圈发展样本东京城市群为例,随着核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有产业和人口持续向外转移。在疏解的同时,东京的聚集效应仍在发挥强劲作用,这就要求东京都市圈在加速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种疏解,给外围城市带来了城市升级的机会。

目前中国的都市圈大部分处于发展型和培育型,生产要素在市场化流动和调整中会产生大量机会。山东的“双招双引”正是踏准了节拍,走出行政区划限制,走出去主动配置资源,更务实地去推动区域间要素流动。

002.png

北京辐射带。

济南到北京,目前高铁车程最快1小时23分。

对于环北京都市圈的城市来说,依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随着都市圈格局的变化,重要节点城市将迎来价值重构。

“做足接受北京辐射带的文章,把济南打造成为央企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让济南这个山东龙头扬起来。”在2018年全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说。

全国总部资源最丰富的,无疑是首都北京,两个月时间里,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三次赴北京,考察对接项目。在北京,王忠林两天半会见了9家央企和塞默尔世飞、思爱普中国、永和豆浆等会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忠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文章称,济南市要“主动对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央企、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基地,加快形成我国北方高端产业、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

济南市这样规划——

在济西湿地片区,济南面向为雄安新区提供支撑保障,为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提供平台;按照省里要求,开始规划100平方公里的央企城;新东站片区,规划100平方公里的省内企业总部。此外,济南北部,还要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科创城。

产业链招商,你能抓住几个“华为”?

此次双招双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产业链招商”。

关于产业链招商,最近在山东流传最广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威海的3D打印机产业,一个是青岛请华为梳理信息产业链的故事。

威海高新区在与越南、重庆、湖南等地的激烈竞争中,成为惠普产业链的全球最佳合作伙伴。2017年惠普入驻威海高新区后,威海高新区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2.4亿美元的产业链项目,形成年产能1200万台、年销售额2500亿元的激光打印机产业基地。

为了吸引更高技术含量的A3打印机落地,威海市负责招商的干部把打印机拆开,七大系统、8000多个零件,分门别类研究一遍,梳理出110多家供应商,一家家去谈,精准到部件的产业链招商,这样才带动起一个千亿产业集群的聚集。

2018年9月,惠普最重要的整机供应商、美国财富500强捷普公司制造业基地落地威海,这个项目将为惠普代工新一代激光打印机。

而青岛面临的挑战比威海要大的多,青岛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振芯筑魂”攻坚战,列为“7+N”攻坚战第一位,要垒实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高端软件等产业的基础,力争在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到1000亿元。

青岛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吗?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在和京深等地的竞跑中,若无外力进入,青岛的信息产业要保持不掉队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只有抓住产业链核心位置的企业,才有快速成长的可能。

3月25日,在深圳举行的青岛市“双招双引”推介会上,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演讲中,邀请华为站在全球高度,为青岛设计信息产业产业链,整合青岛的1900多家信息领域企业的产业资源,看看有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哪些技术能够纳入他们的采购链,按照华为的标准设计、生产,华为也向这些企业开放平台和资源。

青岛希望在与华为的合作中,能够在关键的几个领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带动本土企业成长。

5月26日晚举行的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答辩会上,华为产业发展集团副总裁燕兴与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作为副答辩人参加了这场答辩会。

华为手握5G这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谁都绕不过去这座大山。此次青岛市邀请海尔、华为等知名制造业企业参加答辩会,正是“体现了青岛市希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明确主攻制高点,集合精锐力量着力突破的决心”——青岛媒体如此解读。

2014年,青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拟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他们发现所有这类企业都离不开数据资源,于是引进了北斗(青岛)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一年时间,相关企业奔着这个核心生产资料纷至沓来,北斗星通等24家上下游企业几乎把12层北斗大厦装满了。

现在,青岛正成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和北斗产业区域创新中心。

003.jpg

同样,济南手上也握有一张王牌——济南超算中心。作为云计算时代的基础设施,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绕不开的超强基础算力,能否让它从技术红利变为产业红利,激发出“乘法效应”,形成一个千亿产业链?

济南的超算产业能否复制另一个北斗产业的故事,也离不开产业链招商。

新一轮竞速中,所有的城市都意识到“产业链招商”的重要性。5月底,杭州出台了《全市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制度(试行)》,要求全市招商引资“要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

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土地,税收,而是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配套相关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形成供需上下游的规模效应。

面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当地有哪些优势?产业基础是什么?能够对接上哪些大企业、大项目的投资需求?只有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全链条地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广阔前景的成套产业,才能培育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王忠林说,各地招商引资就像虎口拔牙,饿狼扑食,一个好项目肯定有很多地方去竞争。

这就导致长期以来招商引资“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项目同质化严重,中间服务等关键环节欠缺,总体效益偏低。

据了解,2019年济南将强化与8个专职招商部门的配合协同,组建十大千亿级产业招商专班,逐个分析产业链条,以全球视野找准产业链上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相关企业、高端人才,开展专业化、点对点的精准招商,力争在重点产业招商上实现重大突破。

终极PK在这里!上海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深圳的“不好意思”

此轮山东“双招双引”中,“一等生”济南北上南下,5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济南市与央企合作对接会上,签了39个项目,总投资额1395亿元;5月30日,在上海举行的双招双引推介会上签了40个项目,引资1127亿元。

济南针对京沪的这两场招商会目标精准。北京,对接驻京央企、科研院所、推介济南央企城;上海,对接世界500强企业,知名外企。

在上海的签约项目,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疗、产业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高端现代产业领域。在这些项目中,100亿以上的5个,50-100亿的8个,50亿元以下的27个。

在这场把握变局,谋划明天的“双招双引”攻坚战中,济南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

着眼于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济南靠什么长久繁荣发展?必须加快构筑无法被取代、难以被撼动的战略优势,才能在关键时刻“能打抗摔”,压住阵脚,昂起山东的龙头?

济南必须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为有所不为。

来看这几组数据——

2018年,济南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也就是资金总量)达17060亿,居全省首位,而青岛为16121亿元,烟台仅为8211亿元。

济南市资金总量全省第一,这个优势怎么发挥?

2018年,济南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60.5%,居全省第一。

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张华说,截至目前,济南市金融机构已达705家,财务公司数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二,仅次于深圳。

再对比一下上海。

2018年,上海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9.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0.01%,双双过60%,已接近国外发达水平。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专业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这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上述两个占居全省首位的指标看,济南对标上海,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是立足于自身优势的务实之举。

从济南在上海举行的这场对接会主题看,目的是深度对接世界500强,驻沪跨国公司、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商会协会,大力引进高端前沿项目,加快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和高端产业、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聚集地。

而济南市“双招双引”推介会下一步要去的香港,也是全球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那么,济南对接的大上海,又是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8年11月7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产业地图》,这份地图从一二三全产业角度,重点聚焦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从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形成16个区、67个重点区域、3+5+X区域以及金融、人工智能等27个行业的现状图和未来图,一共101张产业地图。

004.jpg

现状图梳理了企业和创新资源,为寻求技术、标准、人才服务和产业链合作提供指引。

未来图明确了上海各区、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的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

这份决定上海未来产业发展的布局图、作战图的“产业地标”,显示了上海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上海的未来产业聚焦点在哪?中心城区和郊区如何定位?16个区如何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位置,构筑格局特色的优势?这是上海一直思考的问题。

005.jpg

上海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产业地图的指南作用,有效服务各类投资者,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地图的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聚集,加快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等融为一体的产业要素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看看这个关键词: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这就是特大城市的终极比拼——不是比拼GDP,比拼人口数量,而是比拼单位产出,比拼全要素生产率。

2019年3月,青岛日报的特派全媒体联合报道组去深圳采访,报道组发现一个细节:2018年深圳GDP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的NO.1时,但深圳的主流媒体只在二版非头条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通篇未提“香港”两字。

对于深圳的低调,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解释说,深圳在单位产出、全要素生产率这些更核心指标上跟香港比还有很大差距,更别说在营商环境、高端人才吸引、国际前沿的创新能力这些方面了。所以,深圳“不好意思”提这个。

“标兵”深圳追求的“地均GDP”,指的是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2018年,深圳2000平方公里土地,创造出2.4万亿GDP,深圳“地均GDP”多年占据内地第一位置。

006.jpg

数据及图片来自前瞻经济学人

具体到区,以2018年前三季度数据为例,深圳福田区地均GDP高达38.98亿元/平方公里,秒杀前段时间“中国最牛街道”粤海街道所在的深圳南山区(18.7亿元/平方公里)。

所以,对标上海和深圳“双招双引”,学了“面子”更要学“里子”,才能真正把招商引资的项目变成结实的“肌肉”,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