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2019-06-18 13:45
本报讯 (记者李文莉 通讯员张媛媛)“在发展过程中,既看到了空间,又坚定了信心。”在经济区创业的不少企业家表示。实施“1020”企业包靠制度,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力度,强化引才留才平台和投入支撑……近年来,一系列支持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举措在经济区渐次落地。
当前,经济区正向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前行。该区以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为依托,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位于经济区的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短短3年时间内,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提升了205%,成为全国最大的胶体金研发和生产平台。而这离不开经济区的“1020”企业包靠制度。为支持该公司进一步扩张发展,经济区集中要素资源,为企业提供150亩土地空间,目前新上生物诊断试剂项目进展顺利,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8亿元。这只是经济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明确的信号,有力的行动,经济区努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后盾。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提升服务效能。经济区围绕高质量发展,以提升企业服务获得感、满意度为标准,实现企业与政府的深入对接、精准服务。通过设置经济效益、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等体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引导部门、街道提高服务效能。持续实施“1020”企业包靠制度,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中,每年动态确定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建立重点企业库,实行区领导、部门、街道分工包靠、服务在前。定期赴区内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人才技术需求、产学研合作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助推企业培强做大。
多措并举,瞄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加快人才项目落地为目标,建立创新平台梯队培养机制。截至目前,经济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92个,其中省级平台18个。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借脑升智、借力提升,推动校地融合发展,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同济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科研机构。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以培植新的产业增长点为方向,通过组织培训、调研摸排、引导辅导等方式,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对产业的带动能力。
强化平台、投入支撑,助力产业迈向高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医养健康、现代农业等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加快重大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平台聚人才、人才促产业”的良好态势。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等途径,推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强化资金扶持和研发投入支撑。出台《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意见》,发挥区级财政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相关科技资金,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