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部经济
市北区经认定的市级总部企业共计58家,占全市总部企业的12.5%;2023年,总部企业(不包含关联企业)全口径税收突破59亿元,占全区税收(164.65亿元)的35.8%;地方税收22.1亿元,占全区地方税收(92.33亿元)的24%。
山东省港口集团落户为市北率先落实省委党代会提出的“加快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的决策部署提供了机遇。以市北全域作为战略腹地,积极创建“三区互融”典范区,聚焦航运、贸易、金融、科创、文旅等高端要素,统筹推进港口转型、产业升级和老城复兴。
2、数字经济
市北区数字经济加速崛起,柠檬豆获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填补全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空白,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业营收增速居全市前列。
3、航运贸易
市北区注册登记的各类航运企业超1500家,有外贸实绩企业超2000家。成立全国首个RCEP成员国企业税收服务中心,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举办争创全省“三区互融”典范区推进大会,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开启强港、精园、优城的新征程。落地主城区首个临港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全区跨境电商贸易额扩大3倍。2023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407.6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
4、商务商贸
市北区是传统商贸大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第三产业发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位列全市前3。2023年,台东步行街成功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步行街。全区现有6大商圈、8条商业街区、11处商业中心、15处大型商超、39处各类交易市场、450家品牌便利店、3000余个连锁商业网点,市场流通体系健全。
5、现代金融
市北区现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类企业330余家,2023年新落户金融机构和金融类项目30余个,新落地21支基金,注册基金总规模突破600亿元。
6、都市工业
2023年,市北区完成260余亩土地出让,东软载波创新中心、海湾集团高端化工研发创新基地等6个产业项目开工,成才路等9个配套项目提速建设。市北都市科技园项目年内投入使用,高水准启动雁山科技生态城、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产业基地建设,塑造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
7、医养健康
市北区高水准启动雁山科技生态城、生命健康科技高端智造产业基地建设,删去与青岛科技大学、金茂、百洋、联东等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化合作,建好用好专业园区,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青岛市领先的生命健康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目标。目前市北拥有以齐鲁医院、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等三甲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36家。
8、文化创意
市北区文化创意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卓越世纪中心—中国(青岛)新媒体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承载,集聚文创、MCN、电商、广告传媒等各类新媒体企业340余家。其中包括古麦嘉禾、旗鱼科技、万物可爱、六度科技、杠上开花等国内头部新媒体企业。不断擦亮文化创意产业金名片,2023年纺织谷入选工信部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古麦嘉禾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鲍岛休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