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来源:2018-08-23 17:08
编者按
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的重要节点上,7月5日至8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三省学习,学习归来后接续召开学习交流会,总结三省好经验好做法,深刻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差距。学习交流会一结束,省委、省政府又召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吹响用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号角。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全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后的第二天,市委书记徐景颜在第一时间召开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传达学习赴苏浙粤三省学习交流会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7月18日,我市将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全面对标先进,碰撞智慧火花,迅速开始行动,抓好工作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加压奋进,直面差距、补齐短板,把思想的火花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聊城大地,正凝聚起干事创业、奋起直追的强大正能量。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敢领改革风气之先、再立开放时代潮头”专栏,组织记者深入行业部门、机关企业、基层一线,察实情,看行动,推动全市上下切实把学习的“真经”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举措,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干劲拼劲。今天刊发第一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展示我市引进外国人才智力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基础保障。
赴苏浙粤学习归来,市委书记徐景颜对此深有感慨,并就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了深入思考。
慎思笃行,方能瞻高致远。相比南方先进地市,聊城很多企业缺乏全方位、国际化、专业化的创新人才团队,难以推动地方的高质量发展。心动更要行动。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南方三省经验,找差距,明思路,寻对策,出实招。7月17日,我市举办“聊城市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荷兰顶级农业专家为全市从事食用菌科研、推广、管理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传经送宝、答疑解惑。
心动更要行动——
将“顶尖课堂”搬到聊城
刚入伏的聊城,骄阳似火,热浪涌动。
7月17日,同样的热火朝天也出现在昌润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聊城市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台上,荷兰食用菌专家吉伦·由哈纳斯先生一边播放着PPT,一边认真讲述“双孢菇的工业堆肥及环境控制技术”。台下,180多名种植户聚精会神地听着,不少人还拿起手机将PPT的内容逐一拍了下来。
吉伦·由哈纳斯先生现任荷兰德尔菲蘑菇公司经理,专攻测量和控制技术,曾在气候计算机公司开发出第一批蘑菇计算机系统。多年来,为蘑菇行业提供咨询、培训、演示和项目,特长是蘑菇生长栽培、蘑菇农场和堆肥隧道的气候研究。
阳谷县华宇双孢菇种植基地负责人贺增贞经营着10栋双孢菇大棚。怎样营造食用菌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这块“心病”时时刻刻困扰着他。市里举办食用菌培训班,并请来外国权威专家坐镇,贺增贞高兴坏了。上午8点刚过,贺增贞就早早跑到课堂等候着。“搞现代农业,不讲科学不行。市里邀请外国专家授课,给我们带来了国际最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收获特别大!”贺增贞把笔记拿给记者看,并表示要把“洋专家”讲的技术带回村,提高食用菌种植水平。
将顶级专家请进聊城,这是我市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重大决策部署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分别邀请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专家就农业、工业、金融等工作开展讲座培训。去年7月份,我市举办以色列农业专家蔬菜栽培育种技术讲座,能容纳260人的会场挤进来300多人。去年9月份,邀请德国国家科学技术院院士彼得·萨赫逊举办德国工业4.0讲座,参会的我市企业家纷纷表示“像为我们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我市与国家外专局合作举行“聊城海外招聘会”,基于聊城自身的条件和定位,招聘知名外籍专家。现在有500多位外籍专家在聊城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指导工作。
放宽视野精准发力——
开辟人才引进快速通道
“实施海外引智战略,举办外专企事业单位对接活动、开展境外培训、实施海外引才”——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这一条发展路径,寄托着全市上下对引进外国高端人才的拳拳之心,倾注着抢赶科技创新高速列车的殷殷之念,凝聚着对建设“包容大度新聊城”的深深之盼。
谋定而后动,引进外国人才智力工作加力向前——
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全力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这一核心品牌。市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外专工作专项资金,集中宣传,广泛动员,2015至2017年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累计邀请近400名外国专家来聊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对接。据不完全统计,三次交流洽谈会累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900余项,长期合作意向400余项,现场解决技术难题210余项。
交流洽谈会的成功举办,搭建起聊城企事业单位与外国人才智力交流合作的桥梁,帮助用人单位破解了一大批技术、科研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山东芯力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意大利汽车设计专家亚历山大合作研制的“六米电动公交车”已经做出样车;山东贞元车轮有限公司与韩国专家合作研制的专利产品15°DC无内胎钢制车轮,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单个车轮较普通材料车轮减重15公斤,经测试已达到国家标准,目前已通过一汽路试并正式投放市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国际建筑领域知名专家彼那·莫拉和美国信息技术专家沈琦受聘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与聊城合作开展国际可持续城镇化高科技工程研究。
优化环境服务人才——
营造人才环境“生态园”
人才和知识的聚集与当地的市场激励有密切的关系。而市场激励机制的背后,是政府平台的支持和到位的法治保障。
法国籍教师朱利安来聊城大学工作后,不仅对在聊城的工作生活非常满意,娶了本地媳妇,而且以自己的经历说服感召,引来身为著名人工智能专家的父亲到聊城大学任教,一时传为佳话。
引进像朱利安这样的“金凤凰”,正是我市营造人才环境“生态园”的强力注脚。
越是高层次人才,越看重事业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只有从根本上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好环境,人才才会慕名而来。在新一轮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我市均把引进外国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聊城市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引进利用外国人才智力提供了政策保障。
注重人文情感关怀。我市优化人才联系服务措施,切实关心人才的工作和生活,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通外国专家就医“绿色通道”的通知》和《关于在聊城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就医“绿色通道”文件规定,凡在聊工作的外国专家,凭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即可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服务,24小时提供双语服务热线,享受全程专人陪同就医、就诊结束一次性结算等优质便捷的服务。“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文件对部分外国专家关心关注的自身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政策回应,从政策层面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尚贤不论国别,唯才不避亲疏。如今的聊城大放异彩,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刷新,人才高地正在形成。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聊城外国人才智力引进工作必将破浪前行,不断开创新局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