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向外公示了《山东省枣庄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其中,《规划》详细地梳理了枣庄的历史文化、区位交通、综合实力、旅游资源、创新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七大基础条件。
枣庄风光
谈及枣庄,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不得不提。先秦时期古滕国、古薛国、偪阳故城等分布枣庄境内,孕育了中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等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这些历史先贤的宝贵遗产至今影响着后世,枣庄因此成为中华创新基因的策源地。此外,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红色文化蜚声中外,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枣庄的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京沪高铁穿城而过,为枣庄带来了交通和经济的新发展。
枣庄的区位交通得天独厚,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处,是北京上海两大中心城市的中间节点,沟通南北经济与文化。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在枣庄段流经滕州、薛城、峄城、台儿庄四个区(市),与冀、苏、浙、沪等省市相通,仍是京杭大运河南北航运的枢纽;台儿庄船闸是进入山东省的第一座船闸,也是山东省目前最大的船闸。
从“煤城”到生态之城,枣庄开拓出新的发展路径。
枣庄旅游资源丰富。京杭大运河的自然风光和百里港湾的奇特景致融为一体,形成运河观光线,同时枣庄西濒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美誉。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抱犊崮、微山湖红荷湿地风景区、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影视城等。截至目前,枣庄境内拥有国家5A级景区1家(台儿庄古城)、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18家;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面积7240.4公顷;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面积4763.75公顷。
《规划》中还提及了枣庄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全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7年为2315.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9110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智能制造产业强势发展,煤化工产业持续增长。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锂电新能源、光纤新材料、大数据产业、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4.9%。同时,近年来,枣庄坚持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突破口,与20余所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学研平台、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近268个。
此外,枣庄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近年来,枣庄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四城同创”。“青山拥城、绿道环城、碧水绕城”的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的崭新形象初步显现。同时,枣庄市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