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2022-06-06 09:36
6月1日,中共潍坊市委办公室、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昌邑市柳疃镇等8个镇街(社区)乡村产业振兴工作进行通报表扬。近年来,昌邑市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系统谋划、持续推进,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高地。
昌邑市柳疃镇坚持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和关键, 探索实施“3+3+3”工作模式,充分发挥资源、科技、党建三大优势,培育壮大“绿色循环”“生态观光”“互联网+”三大特色产业,不断强化水、土壤、种子三项要素保障,蹚出了一条乡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新路子。先后获评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生态镇等称号。
发挥“三大优势”,下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先手棋”。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阳光充足、光能资源充裕等比较优势,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农业种植,积极开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料、苜蓿等经济作物种植,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 示范区、1万亩林草生态高效产业区、6000亩机采棉种植示范区。发挥科技优势。投资1.2亿元购置大型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国内外先进农机装备300台(套),进一步提高耕作效率,10万亩土地只需不到百人管理,打造集耕种、打药、施肥、除草、镇压、灭茬、打包、收获为一体的全程机械化运转体系,全面实现农业机 械现代化、规模化。发挥党建优势。把党建统领作为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企社共建”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两种方式整合土地 资源,打造“十村一体”联合党委,各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大规模标准化经营。目前,整村土地流转村庄达到15个, 全部流转托管土地达到10.2万亩,农户每年每亩增收400多元。
做强“三大产业”,筑牢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强引擎”。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围绕解决区域农产品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等问题,高标准推进鲜食玉米产业园、小麦玉米面粉加工厂、优质奶牛养殖繁育基地、秸秆苜蓿饲料加工厂和有机肥厂等建设,通过把小麦、玉米秸秆和苜蓿等加工成饲料供应奶(肉)牛养殖基地,繁育基地产生的畜粪经有机肥厂处理加工成绿色肥料反哺农田,形成了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新格局,探索出一条种、养、收、储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依托“近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昌邑茧绸发源地”等丝绸文化底蕴,培育推广柳疃特色文旅品牌,打造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的工业旅游、研学旅游、艺术创意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实现旅游、文化、创意、实业多元升级。大力推动“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实施“阜地沃波”“稻香渔歌”等项目,积极发展休闲垂钓和亲子教育,2021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50万人次。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加快实施“互联网+”工程,推动青阜系列农产品入驻天猫地方特色馆,对接全国供销社“供销e家”及省、市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 建设农资、农产品社区2个电商平台,逐步打造“网络+实体+配送”服务模式,去年以来实现线上销售收入1600多万元。
力促“三个突破”,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续航力”。在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潍河引水、群井汇流和海绵村庄等工程,完成水系串联、湾塘整治项目建设,将分布于小龙河沿线40余个大小不等的分支断面河道进行疏浚、联通,修建蓄水库32个,实现排涝、蓄水双效同步,综合蓄水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惠及土地3.6万亩,为粮食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供给。在改造低产田和盐碱地上实现新突破。面对北部沿海大面积粮食低产田和盐碱滩,与中科院有关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盐碱地改良实验室,通过深翻压碱、提取地下卤水等方式,小麦、玉米亩均增产200公斤以上,将昔日北部沿海少人问津的数万亩“盐碱滩”,变成了如今盈车嘉穗的沃野“吨良田”。在推进种业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农业“芯片”研究,由治理盐碱地适用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用盐碱地转变,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耐盐碱农作物选育,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设立鲜食玉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良种培育等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培育一批农作物耐盐碱新品种,为培育良种、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提供强大科技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