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蓝的战略 烟台向着海洋经济大市的目标跨步迈进

来源:烟台日报2018-12-19 10:02

       原标题:向蓝的战略
 
  ——经略海洋,烟台向着海洋经济大市的目标跨步迈进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烟台人民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击楫扬帆,在宽阔广袤的烟台大地上演绎巨变,谱写了一曲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壮丽史诗。
 
  40年改革开放,烟台从一座沉寂的滨海小城,一跃成为全国沿海发达城市。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地区到现代工业城市的宏伟跨越、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基本达到小康的飞跃。
 
  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新时代,深化改革再出发。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烟台日报组织40名记者深入全市各地40个有代表性的现场进行接力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0篇调研报告,围绕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经略海洋等,回望烟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展现40年里取得的巨大成就,聚焦新时代改革开放新举措、新亮点。今起,本报推出“致敬,改革开放——烟台40年调研行”大型系列报道,刊发这10篇调研报告,追寻思想解放的春潮,探访人民的首创精神,感受开放的伟大力量,发掘改革创新的活力,见证共享发展成果的喜悦,充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烟台的生动实践,从而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前行力量。敬请关注。
 
  海洋,是烟台的天然宝藏、城市名片,也是烟台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
 
  乘风破浪,扬帆海上,烟台依托横跨黄渤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古代便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首航地,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此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烟台的兴衰与海洋息息相关。这座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从最初摇橹撒网的小渔村出发,沿海撒下梦想的种子,一点点被时代浇灌开花,海洋经济发展在40年改革开放大潮中,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渔业到三产联动、由浅海到深海的历史性跨越。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2009亿元,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占全市GDP的27%:
 
  ——耕海牧渔,海中掘金,全市渔业年产值、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15,成为全国重要的苗种培育基地、海水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陆海统筹,走向深蓝,我市特色临港、临海产业经济带初具雏形,全市矿石码头、原油码头、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均达到或接近世界最大靠泊等级,海洋经济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极。
 
  ——向海图强,经略海洋,我市深水平台建造数量世界第一,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占全球市场份额30%,海洋生物医药产值超过百亿元,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旅游业正在向海突破,海工装备、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产值均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是驶向五洲四海的风帆,也是一次永不停歇的远征。40年走来,“仙境海岸”积极开发建设海洋,塑造了活力迸发的烟台,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绝美画卷。40年走过,年轻的城市每一天仍在深耕蓝海、连接五洲,全力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让烟台这颗黄渤海畔的明珠,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耕海牧渔
 
  ——渔业由猎捕型转身农牧型
 
  烟台,濒临渤海、黄海,海洋资源丰富,沿岸较大海湾有7处,近海渔业生物有200多种,渔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占据重要位置。这里自有人类活动之日,先民们便开始了广泛的渔猎活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烟台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后,市委、市政府贯彻“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实行国营、集体、个体齐上并进的渔业体制,激发了广大渔业工作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筏式养殖和池塘养殖为代表的水产养殖业蓬勃兴起,与海洋捕捞业形成并驾齐驱的喜人局面。
 
  改革开放初期的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为渔业生产积蓄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当时,海洋捕捞具备较为成熟的开展外海和远洋捕捞基础,水产品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正在朝外向型、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但是面对诸多利好,仔细审视渔业发展,仍有很大潜力:浅海、滩涂养殖仅利用可养面积的20—30%,平均养殖单产与市外高产地区差距在一倍以上。
 
  从海陆建设一体化的高度出发,市委、市政府把海洋与渔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始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产业实现新突破。其中,“海上烟台”战略的提出,使全市海洋开发由此进入系统发展、更高层次发展的局面。
 
  1991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产工作三级干部会议,会上作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水产,为开发建设海上烟台而努力奋斗》的报告。5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振兴水产事业、奋力开发海上烟台的决定》,自此拉开了建设“海上烟台”的序幕。
 
  “海上烟台”战略,从广义上指全面发展海洋经济,仅就水产而言,其战略构想是到20世纪末,通过大办水产,从海上创造出700万亩耕地的产值。
 
  实现“海上烟台”战略目标,我市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政策来“护航”: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991年,市政府进一步放宽征收农林特产税的政策,扶持各类渔业生产。其中规定,新垦殖、垦复的水产养殖品种,从有收入的年份起免税3年;水产实验场、苗种场等事业单位的养殖产品免征特产税;各类种苗和用作饵料的养殖品种,不征特产税;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周转金,市农业银行每年拿出5000万元低息贷款,以养殖生产为重点,扶持渔业骨干企业发展。
 
  ——配齐配强专门机构。1991年,长岛、莱州、蓬莱、海阳、龙口、招远及牟平等地,先后配备专管渔业的副县(市)长,沿海乡镇配齐了专管渔业的副乡(镇)长,建立健全生产、科技、渔政管理三位一体的渔业站。同年,全市建起胶东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几处较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新建扩建芝罘岛渔港、三山岛渔港和养马岛渔港,适应水产交易、远洋渔船发展需要。
 
  ——组织部门联合执法。1992年,新修订的《烟台市渔业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布实施,全市强化了增养殖区和渔业水域环境的保护管理,公安、边防、渔业等部门大力整顿海上治安秩序,解决海上偷盗、哄抢等问题,依法维护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渔业生产环境。
 
  “海上烟台”战略的实施,是我市渔业经济改革发展的里程碑,对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及加工业快速发展起到“加速器”作用。这期间,全市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设备,浅海滩涂抓开发,远洋捕捞搞突破,水产加工上水平,创汇渔业上档次,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
 
  海洋捕捞方面,在合理和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动大型渔船坚持常年外海作业,发动一部分渔船投入南海作业,通过积极开辟外海渔场,努力探索远洋捕捞途径,提高生产的竞争能力,
 
  水产养殖业方面,向多品种、立体利用水域发展,全市重点进行了六大增养殖的开发生产:浅海筏式养殖,突出发展扇贝、魁蚶、裙带菜等出口创汇高的品种;对虾养殖,全面推广沙蚕养虾和虾贝混养技术,提高虾池综合利用水平;滩涂贝类养殖,建立专业场,采取封护、移种等形式,提高集约化养成水平;浅海底播和海珍品养殖,主要开发定居性较强的魁蚶、扇贝、鲍鱼、海参等品种,扩大浅海海底利用规模;海水鱼类养殖,从突破人工育苗入手,搞好海豚鱼、牙鲆、鲈鱼等品种的试验开发;淡水鱼养殖,利用10万亩淡水水面,着重发展罗非鱼和家鱼等多品种养殖。
 
  水产加工业方面,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做好鱼类的保鲜保活、扇贝柱单冻品加工、海带薄嫩食品加工,谋建渔港码头批发市场、市区水产批发交易市场和活鲜水产品储养基地,形成上下贯通的批发交易网络,促进产销见面、平等竞争。
 
  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01万吨,年平均递增30%。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到53万吨,首次超过捕捞产量,实现渔业生产由“猎捕型”向“农牧型”的历史性转变。渔业总产值达49.8亿元,超额完成40亿元既定目标,建设“海上烟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实现。
 
  海洋,广阔深邃,富饶美丽。烟台,靠海吃海,从未驻足探索渔业经济发展的脚步。
 
  “九五”期间,全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技术引进上,重点推广海阳对虾低耗精养高产、蓬莱浅海贝藻间轮养、莱州虾池混养、芝罘港湾网箱养鱼、海阳滩贝精养以及良种培育、优质饵料配制加工、高产渔具和水产品加工等十大技术。走进新世纪,全市把水产品加工业作为食品制造业的重点产业,全力提升加工工艺,发展海洋食品制造、药品和海洋生物保健品加工,推进水产品加工业迈向国际化、品牌化、产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渔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推进科技兴渔,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通过建设海洋牧场、推广海珍品生态养殖、发展离岸型智能化装备和高端远洋捕捞装备、探索“陆海接力”养殖模式、集成工业化养殖等,促使养殖和捕捞更加生态、更可持续地走向深海和远海,推动渔业生产实现规模化、装备化、智能化,传统渔业逐步转型现代渔业。数据统计,去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万元,水产品产量185万吨,水产品加工企业396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渔业年产值、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15。
 
  深耕水产捕捞业、加工业,位于蓬莱市的山东汇洋集团堪称行业“标杆”。这家我市较早进军水产加工、船舶制造的企业,旗下设有五个分公司,集远洋捕捞、海水养殖育苗、水产品加工、造船为一体,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拥有申报专利329项。
 
  水产品加工是汇洋集团较早拓展的产业。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参与研究的“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研制的“-60℃工质(氨)金枪鱼储存库”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企业开发出的产品多达200种,拥有秘鲁鱿鱼除酸技术、即食海参加工技术、秋刀鱼加工技术等80多项核心加工技术,产品不仅进入全国各省市冷冻调理品市场,而且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推进渔业向深海养殖发展,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属于业内“佼佼者”。时下在莱州湾明波海洋牧场,一个大型围网正在海上初具雏形,它的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四周由固定在海底的172根钢柱组成,能容纳16万方水体,每年可以养殖4500多吨海水鱼。
 
  “这个大型围网设置了八个功能平台,能实现自动投饵、生物量估算等自动化智能化管控。”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波介绍,建设大型围网有助于推动渔业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其采用鱼藻共生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在围网不同层次养殖不同鱼类,可有效降低规模化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陆海统筹
 
  ——跨世纪工程崛起临港经济
 
  实施“海上烟台”战略,让我市渔业经济乃至海洋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可从全市海洋开发利用层次来看,还处在初级阶段、局限领域。
 
  全面发展海洋经济,1994年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海洋渔业工作会议,会上提出“拓展‘海上烟台’领域、创建海洋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要求构筑起海上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门类齐全的海洋经济格局。这是我市向海洋国土开发利用发起的新一轮进军,也是一项跨世纪工程。
 
  从1994年开始至2005年,全市坚持陆海并举、以海兴市的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以创建海洋经济强市为总目标,移植陆地经济开发模式,稳步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建立起与陆地经济相对应的海洋经济产业群,力争把烟台建设成国际性港口城市。
 
  战略实施,规划先行。这段时期,我市先后编制实施《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工作实施方案》、《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烟台市海洋功能区划》等文件,让每一步都有据可依,有规划引领,有明确方向,从而整体推动了三次产业发展。
 
  渔业产业,仿照陆地农业“一种二养三加工”的成功之路,按“一养二捕三加工”的思路,推进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向前发展。这期间,全市先后实施两次较大的渔业结构调整:第一次调整是1994-1998年,为解决渔业产量高增长而经济效益低发展现象,全市及时优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海带、贻贝、对虾、扇贝、刺参、皱纹盘鲍、大菱鲆等先后成为名优主导养殖品种,渔业生产由过去复制、放大的扩张性发展转向创新、升级的转型性调整。第二次调整是“九五”末期,全市贯彻“压缩近海捕捞力量、发展远洋生产”方针,执行近海捕捞渔船报废制度,鼓励渔民转产转业,长岛、芝罘、牟平等地向近海投放报废渔船,建设大型人工鱼礁,发展休闲渔业,开展“渔家乐”休闲旅游项目,拓宽了渔业经济发展领域。
 
  涉海第二产业,依据全市的资源优势,主攻海洋化工、海洋机械、海洋能源,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开拓新兴产业。其中,制盐业大力开发盐化工系列产品,提高附加值,至2005年开发品种达20多个,产值占盐业经济总比重的30%以上;海洋机械重点加快发展造船工业,具备修造大型船舶能力,建成出口船舶制造基地。以1994年成立的全市造船龙头企业———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至2005年便可建造42-93米系列多用途海洋工程船、3800吨起重铺管船、半潜式游艇专用运输船、钢质豪华游艇、铝质风帆游船以及浅海座底式钻井平台等10万吨以下各类船舶,2005年该公司实现出口销售收入9.88亿元,成为全省建造大型船舶和出口船舶基地之一;海洋药物产业,加快科技研发,围绕防治病毒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海洋药物最易发挥特效的领域,开发中成药和多功能食品、滋补保健品。
 
  海上第三产业,主要以发展海上交通与滨海旅游业为主,尤其是加大临港经济、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景点的开发力度,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强化港口辐射带动作用,1996年交通部和省政府批准《烟台市沿海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全市以烟台港为主枢纽港、龙口港为地方性主要港口的港口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全市9个港口共有泊位13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货物吞吐量8503万吨,发送旅客773万人次,集装箱完成69.4万标准箱,较1995年分别提高了73.7%、258%和194%、1056%。
 
  ——促进海洋运输从适应性向超前性发展,1995年时,我市海运船舶以购置旧船为主,之后经不断淘汰和更新改造,一批万吨级船舶和集装箱专用船舶成了“主力军”,船舶性能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05年,全市拥有海运船舶226艘、载重26.8万吨、客位9313个,开辟出多条通往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客货班轮航线。
 
  ——滨海旅游从简单的“观海景”,向融海洋文化和风光为一体的海洋游乐园方向发展。2003年,省旅游局批复《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市滨海旅游景点快速涌现,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达80余处。200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45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17.54亿元,占全市GDP的7.1%。
 
  “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对全市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发挥了奠基石作用。2002年,全市首次改写了长期以来,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海洋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从1995年的23.47%、9.14%上升到2005年34.93%和37.11%,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到2005年,初步形成海洋交通运输、渔业、旅游、盐化工和矿产业等10多个产业组成的综合体系,海洋产业增加值达293.4亿元、占全市GDP的14.6%,旅游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
 
  强化战略的宏观引导作用,2006年在“海洋经济强市”战略基础上,全市又提出以“海洋经济总产值过千亿”战略目标为指引,谋求海洋经济大发展。这一年,我市印发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到2010年,海洋经济总量翻一番,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地区级海洋经济强市。
 
  吹响发展“集结号”,全市上下以对外开放、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发展港口经济,重点发展渔业、滨海旅游和造船业三大支柱产业,培植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海洋能源和海洋服务业五大新兴产业,特色临港、临海产业经济带初具雏形,海洋经济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极。
 
  实施跨世纪的“海洋经济强市”战略,谋建国际性港口城市,让我市临港产业快速崛起,实现陆海统筹。期间,伴随战略实施,烟台圆了两个梦想。
 
  一个是海上铁路轮渡实现两岸“跨海梦”。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加速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而当时的烟台处于铁路交通干线末端,烟台与大连隔海相望,火车、汽车途径于此,因无法穿越渤海,需要通过陆路绕行山海关,至少走1600公里才能到达对岸。在这个大背景下,“跨海逐梦”计划就此诞生:以海港、空港、烟大铁路轮渡、德龙烟铁路、兰烟铁路复路“两港三线”为骨架,加速建设“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进而形成连接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并与欧亚大陆桥相交。其中,我市规划10多公里铁路对接到港口,旅顺也建设20公里铁路与现有铁路网相连。
 
  2004年10月,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全面开工。2006年11月,首艘满载50节货物列车、75辆载重汽车的烟大铁路轮渡渡船,穿越渤海湾,从大连旅顺西港驶来我市靠岸,长约180公里的“海上大通道”全线贯通,“跨海”行程仅6个多小时,至此烟台汇入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告别铁路交通末端城市的历史。
 
  作为中国第一条超过百公里的海上铁路轮渡,烟大铁路轮渡肩负着连接胶东、辽东两大半岛的使命,日夜不停地圆着一个个“跨海梦”。开通至今12年,这条“黄金通道”直接连接渤海湾两端的经济脉搏,渡船最远到达德国柏林。
 
  “多年来,烟大铁路轮渡不仅海陆联运里程不断延长,衔接两大半岛,跨越东北、渤海湾、长江三角洲,成为连结欧亚两洲的新通道,而且海上通道也在不停‘扩宽’。”中铁渤海铁路轮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荣会声介绍,2015年经批准,烟大航线扩大铁路运输的品类限制,许多以前不能渡运的特种车已经可以上船,快速到达目的地。目前,中铁渤海轮渡有3艘渡船穿梭于海峡之间,每天6航次往返,加开时达8航次。
 
  另一个是靠泊世界最大船舶梦想照进现实。1861年开埠的烟台港,目前是环渤海港口群主枢纽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改革开放后,港口转制成立烟台港集团,现辖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和蓬莱港区四大港区。烟台港西港区作为烟台港集团发展的核心港区,肩负着港口功能和货源结构调整的重担。这里水深15-28米,是我国沿海为数不多的深水岸线之一,具有成为综合性深水大港的先天优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西港区就被预留规划为深水港区。2005年9月,西港区建设在一片荒地上正式启动。此后的10年,西港区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没想到”:2006年西港区液化码头正式破土动工,2008年西港区一期2782米防波堤工程开工,2014年6.2公里的二期防波堤开建,去年底西港区一期工程顺利通过审核……如今,西港区已完成30万吨原油码头、40万吨矿石码头、540公里长输管道、271万立方罐区以及防波堤、航道、疏港高速等配套项目建设,建成能源进口体系、矿石混配体系、铝矾土全程物流体系、集装箱航运体系四大体系。
 
  西港区的“成长”,不仅让烟台“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码头,靠泊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梦想照进现实,也承载起烟台港从两亿吨大港迈向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当前,烟台港基本搭建起囊括矿石、油品、液化、LNG、化肥等稳定大宗货源,涵盖水路、陆路、铁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平台,一举奠定东北亚枢纽港地位,港口功能由传统装卸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
 
  走向深蓝
 
  ——承担国家战略壮大新兴产业
 
  翻开烟台发展的历史,重大区域战略的带动,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山东省加快发展烟台现场会,到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再到“东部突破烟台”,我市做足了借势借力发展的文章,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借风远航,2010年一项国家战略的提出,让我市海洋经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良机。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把山东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首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烟台在该规划中处于核心区位置,被赋予骨干城市地位。由此,我市从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旁观者,变成了国家战略主要承担者。
 
  放飞蓝色梦想,加快建设进程,我市出台《关于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编制《烟台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试行)》,确定“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科学开发海岛、统筹发展海陆”的总体思路,定位于建设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连接中日韩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海岸带综合管理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城市。2011年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站在实施国家战略高度,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激情创业深耕蓝色沃土,全面开创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新局面。
 
  贯彻会议部署,掀起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我市按照梯次推进、有序发展的原则,提出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为主题,以海岸带开发为重点,着力在“一核、两带、全覆盖”上拉开空间布局、加快建设进程,构建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国际性物流基地,滨海旅游目的地,现代海洋渔业基地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争当国内海洋经济领军城市。
 
  “一核”,就是以中心城市2722平方公里土地及所属海域为载体,建设蓝色经济核心功能区。通过加快推进重大蓝色经济项目、规划建设滨海新城和蓝色经济园区等,发挥中心城市产业基础较好、港口体系完备、经济外向度较高等优势,打造海洋科技研发应用、高端产业积聚辐射、物流商务服务、生态环保示范高地,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两带”就是以909公里海岸岛岸线为基轴,建设蓝色经济沿海隆起带;以各具风情的海湾、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依托,打造蓝色经济战略支撑带。当时,在沿海隆起带两侧,分布着我市所有的国家级园区、大部分省级园区和全部一类开放口岸,集中了全市70%以上的沿海市区和镇村、大多数重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旅游景点。全市通过强化岸线纽带、港口引擎、园区聚焦、创新驱动,建设港口物流产业、旅游休闲度假、生物、葡萄葡萄酒等产业基地。
 
  “全覆盖”就是实施全域发展,推动蓝色经济从沿海走向内陆、从近海走向远海,实现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形成开发海洋、发展沿海、带动腹地的新局面,使“蓝色”成为烟台最靓丽的发展标识。
 
  方向有了,目标定了,建设板块“实施地”同步确定。
 
  2012年2月,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确定了蓝色经济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战略,要求全力推进莱阳南海新区、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海阳亚沙文化旅游集聚区、莱州临港产业区、长岛休闲度假岛等“四区一岛”重点板块开发建设,培育烟台新的增长极。
 
  2012年4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规划建设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的意见》,确定规划建设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将西起沁水河,东至金山湾东岸,北至海滨,南至烟威高速、成龙线的金山港区作为集中开发区域,由新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开发建设。9月16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年)》把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列为全国加快推进的海洋经济新区之一。
 
  我市的蓝色经济区建设,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先行一步、走在前面,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批准我市开展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工作,希望重点发展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技术服务业等三大海洋产业,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壮大海洋高技术产业,把烟台打造成全国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先行区。
 
  承担国家战略,有力推动了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数据统计,经过6年的实践,全市基本形成了一二三次产业整体推进、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并举的格局,其中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市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由2011年的1480亿元增长到2016年3101.5亿元,稳居山东省第二位。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由719亿元增长到1482.5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4.7%增长到21.4%。
 
  经略海洋
 
  ——向着海洋经济大市再出发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这一重要讲话,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主攻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6月26日,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举行,会上提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全力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向海图强,烟台再出发。
 
  以建设海洋经济大市为目标,精心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我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高点定位,制定详细任务“计划书”、目标“进度图”、部门“责任表”,决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兴海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科学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奋力实现海洋经济实力更强、海洋生态环境更美、海洋管理服务更优,把烟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工之城、海洋旅游之城、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全市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为重点,集中开展高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深远海养殖、海水综合利用等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增强海洋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打造“政产学研融”一体化的合作模式,通过建立海洋科技企业示范园区或企业孵化器,辐射带动各涉海企业发展,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22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3%;新增国家和省级涉海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20家以上。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全市将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3大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3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条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传统优势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提升海洋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值。争取到2022年,海洋经济新旧动能实现平稳接续、协同发力,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3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1%以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战略保障能力,全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强化海洋生态管控,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等管控措施,禁止严重过剩产能以及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用海。此外,探索实施陆海污染综合防治、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行动,培育海洋生态工程、海洋技术服务等海洋经济新业态,在六个重点海湾实施“湾长制”,全面推进“港长制”,建立渔港管理责任体系,抓好渔业安全生产。
 
  谋建海工之城,烟台优势明显——
 
  位于芝罘湾的中集来福士芝罘岛船厂,海风涤荡,吊机高耸,一座座“巨无霸”矗立海中,清晰可见、震撼人心。这里是“蓝鲸1号”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次海域“可燃冰”大规模试开采成功。承担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蓝鲸1号”,正是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连续60天的产气时长、30万立方米的产气总量,双双打破海域可燃冰开采的世界纪录,其间还经受住12级台风正面冲击,“蓝鲸1号”圆满完成“首秀”。“烟台海工”,再次向世界彰显“大国重器”实力。
 
  中集来福士的前身,是建成于1977年的烟台造船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集来福士用40年时间,瞄准海工装备领域,用自主创新的魄力和勇气,从船体建造到工程总承包,从追赶先进到成为国际一流,创造了很多项世界第一,逐步成长为国内高端海工设备的领军企业,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挺进世界“海工俱乐部”。
 
  今年6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在厂区码头上,总书记撑着雨伞,趟着积水,近距离察看停靠在这里的自升式修井生活平台,远眺“蓝鲸1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泰山”龙门吊、海洋牧场平台,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高端海洋工程设备制造、维护、运行情况。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建成现代企业。
 
  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业,不仅只有一家中集来福士。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的优势品牌及产品,形成了以中集来福士、杰端集团、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蓬莱巨涛重工等为骨干的海工制造企业集群。2017年,全市海工装备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6家,从业人员1.2万人,年海工装备生产能力25万吨,造船能力120万载重吨,年主营业务收入360亿元,在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接近30%,深水平台建造数量世界第一,海工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到60%,烟台海工享誉国际。
 
  谋建海洋旅游之城,烟台未来可期——
 
  站在莱山区黄金海岸眺望,几座海洋牧场平台若隐若现,这是烟台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海洋牧场平台小镇一景。
 
  “海上平台现有三座,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集观光体验、辅助功能等为一体,我们称之为复合型海洋牧场。”烟台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珅说,该牧场下面,投放了大量人工鱼礁、鱼虾苗等,一方面吸引海洋动物在此安家,有效修复海洋生态,另一方面借助离岸装备,发展垂钓、观光旅游和潜水、帆船体育产业,“后续将增设海上平台,丰富游乐与服务设施,形成陆、海、桥三位一体立体化现代城市渔业观光游览区,构建近海观光游览、消夏、亲水的海上新兴小镇。”
 
  推动渔业“接二连三”,将水产养殖、精深加工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我市加快突破发展休闲渔业,研究制定了《烟台市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码头、游客中心和垂钓平台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以休闲渔业基地创建为重点,促进渔业与旅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总数达到4处,省级休闲海钓钓场总数达到10处;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休闲渔业产值突破38亿元,同比增长30%。
 
  旅游向海突破,今年以来,我市以“仙境海岸”旅游目的地为引领,叫响“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口号,全力打造滨海黄金旅游线,着重以芝罘湾海上世界项目为引领,实现旅游向海、陆海联动、海城联动,做好崆峒岛、养马岛、芝罘岛等岛屿互动与旅游开发,大力发展岸上游、岛上游、海上游,同时培育发展邮轮游艇、避暑疗养、海景仙居场等高端产品、新兴产品,创新发展“海洋牧场+海洋装备+旅游”发展模式,重点推进芝罘区、莱山区和牟平区休闲渔业基地发展,建设特色鲜明、配套完善、带动力强的高端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游钓型游艇制造业基地,成立游钓、游艇高端俱乐部,打造烟台“海上高尔夫”,丰富了产品内涵,拓宽了休闲领域。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7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5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3%、16.2%。
 
  谋建海洋牧场示范之城,烟台底气十足——
 
  在牟平北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岸边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大型集装箱,每个集装箱的四周都开了不少“天窗”。“这些可不是普通的集装箱,它们都是改造好的人工礁体。”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牟平分公司经理曲善村说,这些礁体沉入深海,相当于给鱼类盖了一间牢固的房子,吸引鱼群在礁体内活动栖息,改变了以往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既可以提高海域的鱼类产量,还能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这处海洋牧场示范区,不仅仅有集装箱礁体,还有水泥管礁、空心砖礁、牡蛎礁、金字塔礁等各式各样的人工礁体,均为鱼类生长提供了新的空间。曲善村介绍,云溪基地共有海区1200多公顷,至今已投放各种礁体100多万空方,投石以后鱼类资源增加特别快。
 
  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我市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意见》,坚持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打造,着力提升海洋牧场特色化、标准化、可视化、专业化水平,走出“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市场运作”的多元联动之路,累计投入财政扶持资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通过规划指导、项目扶持和示范带动,着力推进投礁型、游钓型、底播型、装备型和田园型五大类海洋牧场建设,实现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目前,全市各类海洋牧场总面积达99万亩,占海水养殖面积的1/3,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7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处。
 
  建设海洋牧场,从浅海走向深海,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的支撑。我市突破发展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等装备化建设,打造海洋牧场“海上空间站”。目前,由中集来福士建造的我国首批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在长岛佳益投入使用;由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联合设计的国内首艘大型养殖工船在日照万泽丰启航,开始在离岸5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作业;由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国内首座半潜式海洋牧场平台在长岛弘祥海洋牧场交付使用,这是我省海洋牧场平台领域推出的第三代产品,作业水深可达30米海域,为我省海洋牧场建设向深远海推进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我市海洋牧场多功能管理平台已建设完成11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在建1座,总投资3600万元。
 
  谋建海洋生态文明岛,烟台正在发力——
 
  建设蓝色生态之岛、休闲宜居之岛、军民融合之岛,打造“碧海青山”国家品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印发了《关于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规划》,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引领长岛由县域向特殊功能区体制机制转换,支持长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旅游度假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制定《实施意见》,进岛召开现场办公会,细化分解为102项具体事项,以更大力度推动长岛打造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品牌、坚实的国家战略安全屏障。
 
  如今,长岛正强力推进,在实现全域100%风机拆除、100%绿色纯电动公交体系基础上,年内实现全域100%垃圾分类处理和100%禁止外地机动车辆进岛,2020年实现全域100%清洁能源供暖、100%污水零污染排放等多个全域100%,进一步提振品牌引导、示范带动的整体生态保护效应。
 
  岸上,已投资11亿元,拆除南北长山岛海岸线育保苗场等破旧建筑62.5万平方米,恢复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20多公里,将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高到74%,到2020年全域自然岸线占比达到85%以上。
 
  海上,规划实施近岸养殖“腾迁退出”,各岛屿再建设18处污水处理站,到2020年全域95%以上近岸水质达到一类标准。目前,已建设海洋牧场24.6万亩,生态养殖面积达36万亩,年出口海带占全国70%以上。
 
  相信,在新蓝图的引领下,不久的将来,一座“山青、海蓝、林茂、岸美、滩净、城靓”的生态海岛将展现在世人眼前。
 
  激情水花,浪尖跳跃;发展浪潮,梯次奔涌。蓝色的海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无限期待和美丽梦想。开启经略海洋新帷幕,迈向海洋经济大市,我市汇聚变革力量,全力扬起“蓝色”风帆,全速驰向深蓝,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烟台贡献。 (烟台日报 记者 刘新国 姜乾)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