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义: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努力开创山东改革开放新局面

来源:2018-12-27 10:24

图文资讯.jpg

       改善民生、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在支持实体经济、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支持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齐鲁大地热潮涌动,广大干部群众干劲倍增,正满怀豪情地走上改革开放新征程。
       走好今后的改革开放路,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最根本的在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是最高政治原则,是一切工作的“根”和“魂”。我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两个维护”贯穿到改革开放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体现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要把牢“方向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方向、走正道、守规矩。
       无论怎么改、改到哪一步,都要始终坚持“三个不能变”: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改革不是“离经叛道”,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司马迁说过,人不可不知春秋大义,否则就会“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就是这个道理。要发挥好“头雁”效应。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响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就是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拔穷根”“闯富路”的生动写照。90年代的“莱西经验”,探索回答了“包产到了户,要不要党支部”的困惑,对全国村级组织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凡是改革力度大、发展好的地方,都是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地方,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经过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我省各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今年抗洪救灾中,涌现出一批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舍小家、顾大家”的典型事迹,再次印证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我们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必须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打造成改革开放的“前沿哨”,让更多党员干部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铸就“千斤顶”,保持坚如磐石的改革定力。这种定力表现为攻坚魄力、负重耐力、抗挫承受力,源自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我省受表彰的全国改革先锋,像两次援藏的孔繁森、战斗英雄韦昌进、优秀基层党建工作者周明金等,哪一位不是靠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才经受住各种考验,挺立起改革的脊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以坚定的党性修养和过硬的政治品格做“底子”,才能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在各种风浪中立定脚跟。
       二、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我省4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背后的“基因密码”就是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在改革开放前夕,东明小井村的农民悄悄搞起了“分田到户”,菏泽地区搞“大包干”时,临近不少地市贴出了“反对菏泽单干复辟”的大字标语,他们是冒着很大风险,开启了我省农村改革的先声。寿光蔬菜全国闻名,其实冬暖式大棚最早并不是寿光发明的。1989年,王乐义从辽宁请来“大棚”专家韩永山,开始搞大棚试验。时任县委书记王伯祥顶住各种质疑和非议,在全县推广。县委对韩永山一次性奖励8万元、提供120平米住房、一家四口“农转非”,这在当时需要很大勇气。正是靠解放思想,才造就了“中国蔬菜之乡”。“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诸城模式”都是这样闯出来的。这些都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改革开放发端于思想解放,突破于思想解放,成就于思想解放。
       回望走过的路,我们有过领风气之先的辉煌,靠的是解放思想;也经受了“在产业升级上慢慢落伍了”的困窘,根子也在于观念落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所指出,“有些同志还存在思想解放不够、观念变革不深等问题”,切中了我省要害。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深刻启示我们: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往往在历史的紧要处,思想引领最为重要。思想领先,会赢得一轮发展的主动;观念落伍,就可能错失一个时代。
       当前,我省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发展走在前列,首要的是解放思想走在前列。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冲破观念围墙、廓清思想障碍,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交替中实现大“破”大“立”:破除“自甘现状”的消极观念,树立“走在前列”的强势思维。前推发展理念的“起跑线”,拉高思想境界的“标杆”,从上到下树立起敢为人先、敢争一流、敢于超越的志向追求。破除“路径依赖”的求稳心态,树立“勇闯新路”的破局思维。改革就是劈路闯关,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任何“省力气图现成”的想法、“左顾右盼”的彷徨、“坐困愁城”的无为,只会错失改革时机。我们要像当年改革前辈一样,没有经验创造经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拼打出一片新天地。破除“因循惯例”的守旧观念,树立“敢创新例”的创造思维。改革本是要突破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而不能寻找甚至制造“条条框框”自缚手脚。必须纠正不为、慢为、乱为等现象,克服怕失误、怕麻烦、怕担责、怕得罪人的心态,走出“惯性区”,穿越“恐慌区”,勇闯“无人区”。破除“权力本位”的陈腐观念,树立“权为民用”的服务思维。社会已进入信息文明,思想不能停留在农耕时代。在一个弥漫着“官位”“官气”“官腔”的氛围中,不可能滋养“契约精神”“服务理念”,也不可能厚植创新创造的土壤,必须下决心根治!破除“坐地自划”的狭隘观念,树立“通观全盘”的整体思维。下好改革这盘“大棋”,要学会算大账、活账、长远账,不能各打各的“小算盘”,只算小账、死账、眼前账。要从“我的政绩”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解放思想是每个领域都面临的命题,也是每位同志必须回答的课题。人的思维观念是有层次的,面对同样的难题,谁能提升一个思维层次来认识,谁就可能成为打破困局的引领者。如果我们放长眼量,想一想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之后,人们怎样评价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像现在我们回顾历史一样,可能会更清楚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了!
       三、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前不久《人民日报》有个报道,当年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下乡看望一位83岁的革命烈属,他问患病的老人有什么要求,回答是想吃点猪肉,哪怕半碗也行。这深深触动了周振兴同志,接着召开会议含泪讲述了这件事,他说“生重病的老人竟吃不上半碗肉,我们还有脸当这个书记吗”,说着突然抬手打了自己一个清脆的耳光。这一记耳光,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情怀,也在拷问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党性。一切为了人民,正是改革开放的初心;改革开放的成功,也正是因为汇聚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作家徐迟在报告文学中,用“你移动了群山”歌颂科学家的创造精神;40年的历史巨变,就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洪荒之力“移动了群山”。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改革开放每一项政策、每一个举措。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毛主席曾说过,很多干部与群众关系搞不好,以为是方法问题,“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讲的就是根本立场问题。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这一点说到容易,做到并不容易。有时作出一项决策,受益的大多数未必会给你赞美和掌声,而利益受损者的反对声音往往尖锐激烈,像环保治污、城市拆违、教育“就近入学”、医疗“就近看病”等问题,都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都在考验干部的立场。要始终依靠人民力量。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再难的问题,基层和群众总能找到办法。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绝不能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要体现为尊重群众首创的实际行动。基层创造的“火花”,一开始常如风中的蜡烛,很容易熄灭;如果能用心呵护,就会烛照四野、星火燎原。要始终追求群众满意。评判改革开放的根本标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特别是民生领域的改革,既需要投入力度,也需要执行“温度”。有些事情可能比较棘手,有些解决起来并不难,像农村改厕后,厕具如何维修管理、粪便如何运输处理,只要用心就能办好;但有些地方不去做,结果群众在冬天就没法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痛点”要有切身的“痛感”。不是人人都能办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办好“小事”让群众满意,就很了不起!
       四、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历史进步的基本逻辑,也是改革开放的前进轨迹。上世纪80年代,我省干部群众领风气之先,推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经济总量曾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90年代初,我们妥善处理发展与治理整顿的关系,曾是全国唯一经济没有下滑的省份;进入新世纪,大力推动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一度成为全国第一工业大省。顺境中靠发展乘势而上,逆境中靠发展渡过难关。历史启示我们: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任何时候都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如果说我们曾在发展规模和速度上赢得了过去,那么我们必须也只能依靠发展质量和效益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视察山东时,要求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谆谆告诫“这个任务不轻”。显然,这条路子我们过去没有走过,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路子,趟出这条路子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当前,我省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最突出的是“三大矛盾”:产业转型升级艰难,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开放度不高。如同前进路上遇到了“三河”交汇阻拦,必须艰难跋涉才能到达彼岸。我们已找到了过河的走向,就是新旧动能转换、陆海城乡统筹、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也知道过河的方法,就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过河的行动。要“敢趟”,不怕险滩急流,勇于中流击水。如同当年“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摸对了就过去,摸错了换个地方再摸,前提是大胆“下水”,而不是站在岸上空喊。无论培育“十强”优势产业集群、还是打造人才创新平台,无论园区体制改革、还是“双招双引”突破,都要解开“裹脚布”,迈开大步子。要“快趟”,行动越快,难度越小;动作越慢,代价越大。现实中的一些难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严重,“腾笼换鸟”在理论上会有“空笼期”,但如果手上有现成的好项目等着落地,完全可以实现“零换乘”。转换期越长,越容易陷入被动。要“趟开”,“趟路子”不是单兵突进过“独木桥”,而是千军万马打“攻坚战”。要向深处挺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向广处拓展,各领域各行业协同发力;向高处攀升,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提升,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五、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始终聚力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中国奇迹”的奥秘,很大程度在于降低制度成本。像一座座现代城镇的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土地制度的变革,土地从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到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彻底把“土地”要素解放了出来,为城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年张瑞敏“砸冰箱”,砸掉的是旧模式,砸出的是企业管理的新体系。潍柴集团过去曾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谭旭光下决心搞产权制度和企业管理改革,实现了从濒临倒闭到行业领军的嬗变。无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地方,改革的核心都在于制度创新,这是最大的补短板、降成本、添红利。
       改革进行到今天,遇到的阻力更多的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取消一项审批,意味着剥夺了一些人的特权;撤并一个机构,会导致一些人重新找“饭碗”;下放一项权限,等于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很容易陷入“打滑空转”。现实中,“乱伸手”的少了,但“玩推手”的还有很多;办事“透明度”高了,但“暗箱操作”还没杜绝,根源都在于此。还有像政府“招拍挂”,这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有的地方随意附加“招标条件”,招标成了走过场;有些政策像退税、降费、补贴等,民营企业该享受的还没享受到;还有一些地方“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一纸空文等。这些都警示我们,制度创新不仅要解决政策的有效供给,更要打通制度执行的每一根“神经”,停留在纸面上的制度创新毫无价值。
       推进制度创新,主要从“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释放和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一条线是市场运行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当前的重点任务,就是做好“放创废”三篇文章:大幅“放”,把权限最大限度放到市县基层;大胆“创”,鼓励放开手脚,大胆探索试验;大力“废”,破除各种无效制度束缚,搬掉“绊脚石”,撑起新空间。
       六、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改革开放没有局外人,各级各部门都是主体。我们要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和改革精神,比任何时候更重视真抓实干、更重视改革落实。要有过硬的担当。我们的改革路上会有许多“腊子口”“娄山关”,面临一个一个硬仗,需要一批一批勇士冲锋陷阵。我们允许改革有失误,但绝不允许不改革;改革中出了失误,责任由省委承担。各级党组织都要扛起责任,提振精气神,在改革开放中升华“山东气质”,这种气质就是许党为民的正气、勇立潮头的志气、克难攻坚的锐气、深山缚虎的胆气、舍我其谁的底气。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争当引领时代的改革者,让山东涌现出更多的“改革书记”“改革县市长”“改革厅局长”“改革校长院长”“改革企业家”,让“山东气质”成为山东干部鲜明的集体标识。要有过硬的本领。这本领那本领,不落实就是没本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触及的深层次问题越来越多,很多问题需要专业办法解决。许振超当年是青岛港桥吊装队的队长,靠钻研业务创造了“世界纪录”。各级领导干部,都是改革一线的“施工队长”“突击队长”,必须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努力在自己的领域创造新纪录。要有过硬的作风。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紧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等问题,狠刹不良风气,营造改革开放的良好“空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苦干实干,做到“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要像《我是谁》中所说的那样,做“那个最早开工的人,那个最后离开的人,那个行动最快的人,那个顾及自己最少的人”。要有鲜明的导向。评价和使用干部要重实践、重实绩、重实效,谁能干事就优先重用谁,谁能干成事就优先提拔谁。要敢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担当作为的干部有为有位,对不担当不负责的干部坚决调整。要重视基层、强化基础,注重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培养,不能把责任无原则地压给基层,不能让埋头苦干的干部吃亏。要宽容包容改革中的失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汇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同志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命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在改革开放“接力赛”中,跑好我们手中“这一棒”。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努力开创山东改革开放新局面。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