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年终盘点

来源:2019-01-08 09:58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赵洪杰

  时间记录开拓者前进的刻度,年轮写下奋斗者追梦的华章。2018年刚刚过去,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创造历史、改变生活。站在新起点上,让我们回首山东这一年的砥砺前行。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6月,总书记亲临山东主持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并视察山东,对山东发展进一步把脉定向、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情似海、厚望如山,为山东工作标定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这一年,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深情厚望化作走在前列的力量,着力把大势、谋长远,明思路、强基础,转动能、优环境,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宽视野、大格局,焕发改革突破新激情,展现开放发展加速度,迈出了由大到强的坚实步伐。

  山东加速度——

  紧锣密鼓转动能

  只争朝夕优环境

  有一种速度,叫风驰电掣。

  时速300公里!2018年12月26日,百年胶济通道迎来“复兴号”。随着济青高铁的正式通车,山东最重要的两个城市,距离切换时间缩短至100分钟,也标志着山东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营里程均突破6000公里。在此之前,统一品牌、统一班次、统一平台的“齐鲁号”欧亚班列串起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改写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山东速度。

  以速度为切入点,可以观照百年胶济通道的腾飞,也可以观察山东这一年的发展。2018年,山东这列“稳中有进、结构趋优”的列车,在诸多方面,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有一种速度,叫只争朝夕。

  “每天诞生60多项国际专利,平均三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这是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创造的新速度。7月,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率领50多人的党政代表团到苏浙粤三省学习。4天时间、3个省份、6座城市、16个学习点……在回济之后的南方学习交流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话振聋发聩:“苏浙粤三省的成功经验,关键在创新,核心就是制度创新;山东最大的短板,正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无效制度约束极其严重。”南方先进经验的震动,省委直面问题的锐度,让与会者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等不起的危机感,化作了制度创新的加速度。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占辉介绍,为此山东专门成立省推动制度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紧锣密鼓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支持民营经济35条等政策措施,还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推出首批15个制度创新重点项目。山东制度创新的力度前所未有。

  坐不住的紧迫感,化成了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加速度。2018年山东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实施“3545”专项改革,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一次办好”事项全覆盖;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运行……8月,山东建华阀门制造公司到东北拓展市场,马上要参加一项2000万的工程投标时,却突然发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过期,省质监局了解后,通过无纸审批、网上审批,一次办、马上办,周末不休,只用了3天时间就核发了新证,企业顺利中标。

  改革新速度,换来了市场主体“加速度”——2018年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49.6万户,净增88.6万户。

  有一种速度,叫紧锣密鼓。

  3天40场活动,签约36个十强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额312.5亿美元。一张紧锣密鼓的时间表,一份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在香江之畔刮起“山东旋风”。12月4日至7日,以“选择山东 共享机遇”为主题的香港山东周,成为近年来我省在港举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合作成果最丰硕的推介活动。

  “太快了!”亚投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军,在山东周期间与泰安市签署了一揽子战略合作协议,从洽谈到合同落地仅用了不到10个小时。中国海外集团董事长周勇有相同的感叹:“山东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过去花很长时间才能办好的事情,现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处理,效率很高。”不仅别人觉得山东快了,山东人自己也觉得自己快起来了。“这一年节奏太快、变化太大了,虽然很累,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是发自内心的。”一位带着项目来参加推介活动的副市长对记者说。

  香港山东周只是个窗口,折射出背后的山东速度、山东效率。这一年,山东举办的大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创新求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一年,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三大攻坚战成效突出,改革开放强力突破,营商环境显著优化,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改革开放再出发,山东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奋勇争先的加速度。

  山东精气神——

  提干事创业精气神 聚拼搏奋斗能量场

  “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提振精气神,激发新状态。处在爬坡过坎关键阶段的山东,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出发,从1亿多山东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落脚,破除“自甘现状”的消极观念和“路径依赖”的求稳心态,树立“勇闯新路”的破局思维和“走在前列”的强势思维,树立敢为人先、敢争一流、敢于超越的志向追求,焕发出知耻后勇、干事创业的一股子精气神。

  有一种精气神,叫破骄破满,敢为人先。

  2月22日,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对标先进、环视周边,“我省在全国区域竞争大棋局中,已经不那么耀眼”“山东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等话语直面问题。一个沿海大省不仅对标南方先进,也虚心地向河南、贵州等中西部省份学习,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新年“开门炮”,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大地,唤回了春天——从过去成绩的陶醉中走出来,找回了山东敢闯敢干的心劲,在全省上下点燃了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重塑山东辉煌的干劲和激情。

  随即,全省又以视频会、观摩会等方式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奋起直追,一年来山东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落户山东的重大机遇,凝心聚力抓落实,一笔一画做答卷,迅速构建了覆盖全省的动能转换规划体系、“6个1”的协调推进体系。围绕培育“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建立重大项目库,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首批450个优选项目开工360个、完成投资1600亿元,高质量发展在各地大潮涌起。

  有一种精气神,叫变爱面子、官本位为重实效、亲客商。

  在一个弥漫着“官位”“官气”“官腔”的氛围中,不可能滋养“契约精神”“服务理念”,也不可能厚植创新创造的土壤,必须下决心根治。山东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省委旗帜鲜明地为新闻舆论监督“撑腰鼓劲”,要求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不积极、不到位,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闻不问、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坚决予以曝光,“自揭家丑”,激浊扬清;600多条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150多个2018年重大活动签约合同项目,连同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热线电话等,一一在媒体张榜公布,让社会监督,让阳光洒来;破除“官本位”,当好“服务员”,各种座谈会让企业家坐前排政府官员坐后排,出台政策先倾听企业家们的意见……务实亲商的氛围,感染了全国各地的山东人,一位省级异地山东商会会长赞叹:“有这么一股劲头,山东一定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有一种精气神,叫勇于担当,功成必定有我。

  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省委多次强调“一个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前提”原则,为敢想敢干、敢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7月,山东面向市县乡村四级,隆重表彰奖励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9月,又将范围扩大至省直单位、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省管企业。“这让我们倍感振奋,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已成为山东干部的鲜明特征。”一位受表彰的干部说。

  “千名干部下基层”、83名干部上下交流任职、重用在基层一线和实践锻炼中成长的干部……选人用人破冰之举陆续推出,形成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的浓厚氛围。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办法,制定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考核办法等,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当下的齐鲁大地,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山东焕发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走在前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攻坚克难、迎头赶上的顽强斗志,扎实务实、昂扬奋进的豪迈激情。昂扬这股精气神,凝聚起奋斗的磅礴力量,山东各项工作全面发力、各项事业全面起势。

  山东大视野——

  拥抱八面来风 起舞壮阔平台

  速度与激情,得益于视野。

  大视野方有大格局,大格局方有大作为。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高举开放的旗帜,以开放引领思想解放,以开放加快动能转换,以开放倒逼深化改革。门越开越大,路越走越宽。开放,打开山东人的胸怀和视野,激发出新速度与新激情。

  风从海上来,鼓动齐鲁开放的帆。“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把山东推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为了办好这次盛会,山东主动走出去向北京、杭州、厦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从而成就了一届“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的峰会。一场国际性的盛会,不仅淬炼了一座城,提振了一个省,更坚定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只有把资源和要素放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在世界大格局下来审视自身发展、谋划推动自身工作,才能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风从东方来,吹响丝路驼铃声。山东放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效应,加快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融入“一带一路”脚步铿锵,“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会区域的山东,整合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欧亚班列统一运营平台,构筑起“多端束状”联通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交通格局。山东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海外园区式发展实现企业服务企业。前10个月,山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已超过4100亿元,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增长21.6%,参与度指数跃居全国第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风从高处来,好风凭借力。9月20日的外交部蓝厅,山东站上全球推介的舞台——来自15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40多位驻华大使、外交官员,以及110多名中外记者,近40名国际知名中外企业代表等云集这里。这是外交部首次对我国东部沿海省份进行全面而富有特色的推介,更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沿海大省向全世界敞开胸怀的风云际会。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山东与世界共赢,不仅积极借助国家平台推介自己,更不断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品牌。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儒商大会2018、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首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平台,目不暇接,纷至沓来……

  风从八面来,壮阔我胸怀。唱好戏需要好舞台,大作为需要大平台。一个个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打开了山东人的视野,壮阔了山东人的胸怀。开放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迈出去的是脚步,改变的是眼界。山东各地纷纷从窄视野、小格局中解放出来,把地方发展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大格局,提高全球高端要素配置能力。

  瞄准世界一流做好谋划,放眼全球市场定位发展。省发改委等部门对全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潮流作了大量研究,分别到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考察,最终出台极具含金量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海洋突破行动;青岛是山东对外开放的龙头,坚定瞄准“世界一流”发力,先后制定了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和建设对标手册;曾是“舟车不通、四塞之崮”的临沂,如今的定位是将这里打造成国内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地;位于鲁西北的齐河县,把招商考察视野扩大到欧洲……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紧盯全国确定发展定位的开阔视野不断打开,置身全球找寻发展路径的思维加速形成,全省各地结合自身特点,把发展放到全国、全球大视野中谋划定位,奋力争先。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岁月不居,2018年最难忘的瞬间都定格在年轮深处;奋进如潮,2019年载着梦想和希望奔腾而来。

  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新年再出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亿万齐鲁儿女奋进新时代,必将创造新历史,续写新辉煌!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