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2024-01-18 09:04
山东深远海养殖业再获新突破。
1月9日,山东海洋集团“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在青岛顺利出坞。该养殖网箱搭载自动投喂系统、水文水质气象测量系统、水下成像系统、水下补光系统及生物量监测系统等智慧化养殖设备,将逐步实现深远海无人养殖功能,开创国内深远海三文鱼养殖先例。
“深蓝2号”3月份投入使用
日前,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海洋集团了解到,“深蓝2号”网箱由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网箱总高度71.5米,直径70米,全潜状态设计养殖水体达9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功能性能最先进的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
“‘深蓝2号’网箱的顺利出坞意味着项目陆地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即将进入拖航安装阶段,预计在今年3月份投入使用,届时将拉开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序幕。”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深蓝2号”是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平台,可以实现深远海智能化、规模化养殖三文鱼,能够实现智能投喂、活鱼分批起捕、自动化网衣清洗、生物量监测等功能。
相较“深蓝1号”,“深蓝2号”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将更加优异。“生物量监测系统”是智能网箱的核心系统,是服务鱼群、保障“鱼类福利”的高端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鱼群的生物量状态,包括单体鱼尺寸、重量,鱼活动轨迹、鱼群分布,监测鱼进食特征、成长状况等关键信息和参数,为养殖人员科学绿色养殖提供全方位监测数据和精准方案,保障鱼群数量和质量的“双丰收”。
2025年建成大型深水智能网箱
在深远海养殖的探索中,山东动作频频。
2023年4月,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内,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成功收鱼,共收获大西洋鲑3000尾左右。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未来,我们将持续拓展海水养殖发展空间,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副区长赵英民表示。
据介绍,目前,“深蓝1号”已实现养殖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收鱼常态化。随着“深蓝2号”的投入使用,预计到2025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造海上中央综合管理平台,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实现海上规模化养殖。到2035年,构建深远海养殖育苗—养成—加工—物流技术体系,基本建成规模化、高技术、高效益、可持续的深远海养殖试验区,打造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在深远海开发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青岛市以及山东海洋集团攻关“深蓝1号”网箱、“蓝钻1号”大型围栏时,针对养殖工船的研发也已提上日程。2022年5月20日,国信集团参与建设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
深远海养殖是大势所趋
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沿海各地加速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建成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倍和2.4倍。
“我国海水养殖从近岸走向离岸、远海,是渔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大势所趋。”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表示。
他认为,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近岸海水养殖面积已接近饱和。这些客观条件使得我们难以再靠扩大养殖池塘面积或增加换水率进一步提高内陆和近海水产养殖产量。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出台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文件。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深远海养殖除了能够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外,还能有效带动水产育种、预制菜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力推动海水养殖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20亿海洋发展基金
助力打造“蓝色加速器”
就在上个月,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与此同时,烟台国丰集团会同省市区三级国资及有关产业方,组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投资公司,同步筹建“蓝色粮仓”海洋发展基金,助力打造该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蓝色加速器”。
据了解,蓝色粮仓(长岛)海洋投资有限公司,秉持市场运作、持续发展的原则,引入省级海洋牧场专项资金的持有主体与国丰集团共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作为产业投资发展平台,重点扶持深远海养殖企业,通过持有网箱资产、活化海域资源等方式,重构长岛养殖生态模式。
据介绍,海洋发展基金总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以海工装备、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为依托,以加快海洋渔业、海洋文旅的集约发展、提质升级为导向,以海洋生物、海水淡化等科技创新项目为突破,统筹陆海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链式发展。 (整理 王伟)
四类养殖年可提供
4万吨优质海水鱼
为拓展渔业空间,山东坚持向深远海进军,把深远海养殖作为主攻方向,探索形成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四类深远海主要养殖方式,已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22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6台(套),养殖水体达240多万立方米,年可提供优质海水鱼4万吨。
深远海养殖具有装备先进、集约高效、生态环保、布设灵活等特点,能有效拓展养殖空间、提供更多优质蛋白,对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整合科研力量,创造性地研发了钢质可移动坐底式、半潜式、全潜式网箱和养殖工船、活鱼运输船等新装备,将防生物附着效果好、抵御外物能力强的龟甲网衣和水下洗网机器人、吸鱼泵等新材料、新设施应用于深远海养殖,为大规模发展深远海养殖奠定了设施装备基础。
不仅有“硬”装备,还有“软”支撑。聚力推动数字与装备融合发展,各企业普遍应用了大数据管理系统,对养殖数据、环境数据、设备状态、安全状态、海域情况等五个主要模块进行全程监控,推动深远海养殖的智能投喂、预警预报、水质评估、主动式养殖专家服务等智慧化养殖管理。
在发展模式方面,我省积极推进深远海养殖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了符合山东特点、多元融合发展的深远海养殖路径和模式。我省在深远海养殖装备建造、养殖路径和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在配套的水产苗种繁育、产品加工和营销等方面还需继续加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