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 提振发展信心——落实“六个稳”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一

来源:德州新闻网2019-03-29 09:27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对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信心,加快高质量发展,本报推出“落实‘六个稳’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敬请关注。

伴随春暖花开,新一年的项目施工黄金季到来。连日来,各县市区相继有一批优质项目开工。根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新投产项目186个、新开工项目286个、新签约项目205个,涉及投资超千亿元。同时,据有关部门预计,一季度我市市场消费增势平稳,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6%左右。

财税收入方面,1至2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3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16.8%,税收占比80.6%,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工业用电量增长13%,连续14个月保持增长。

一季度经济运行对于全年经济而言,具有风向标意义。从目前掌握的数据和各部门反馈的情况看,我市一季度基本实现良好开局,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应对今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风险隐患多、不确定因素多,但我市一季度经济预计增长6%以上。这一增速来自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来自全市上下的艰辛努力。取得这一成果,依靠的并不只是头几个月的奋斗,还有近年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所打下的基础。

必须看到,今年我市发展仍然面临着市场预期不稳、风险挑战加大、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等挑战,但也迎来一系列新机遇。比如,今年国家的减税降费力度前所未有,实质性减税和普惠性免除将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减税效应也将呈放大趋势。这些政策将直接体现在企业盈利增加、偿债能力提高上,同时具有间接扩大投资、稳定预期的扩散效应。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这六个“稳”的要求看,我市近期在前几个“稳”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样说明全市稳预期的基本面十分扎实。

稳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市坚持“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人才工作理念,持续放大人才政策“黄金30条”、稳定和扩大就业40条的政策效应,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同时持续发挥职业技术学校作用,不断提高职业培训质量,长期以来“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两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今年前两个月,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5%左右,始终保持低位运行;从186家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不断走强。

在金融领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截至1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支持民企20852户,较去年同期新增1070户,2月份仍保持良好势头。截至2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040亿元,比年初增加60亿元,同比多增15亿元。同时,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正在建立,无还本续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关部门表示,今年我市将确保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外贸、外资工作在我市同样开局良好。今年以来,全市进出口增速较快,前两个月预计全市进出口完成50.3亿元,增长约33%。市委提出,稳外贸重在“拓展市场”、稳外资重在“双招双引”。有关部门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针对东盟、欧洲、中亚、日韩等重点区域,办好具有德州特色的重大经贸活动,全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让更多的“德州制造”“德州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在“精准、专业、专注”上下功夫,以日韩、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突破口,精准对接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等一流企业的相关技术、产品和团队,开展小分队、点对点、专业化招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工作实效。 

投资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稳投资重在抓实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强项目抓好了,稳投资就有了定盘星。在项目建设上,近期除了各县市区有一批新项目纷纷开工外,全市111个市级重点项目已有89个于今年前2个月相继开工,完成投资82亿元。我市还持续加快推进93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和150个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通过产业项目促进有效投资。同时,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惠民生力度,各县市区目前正精心谋划储备“三农”、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并抓好65个公共城建项目建设,确保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健、可持续增长。

日前,记者从市发改、工信等部门了解到,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进解促”活动的深入以及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市企业的投资意愿进一步激发。目前,我市部分骨干企业订单充足,对外承包工程实现大幅增长,部分出口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同样有效降低了不利影响。同时,中央最近密集出台政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集中释放重磅利好。比如,全年为企业减负2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比去年增加4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等等。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是我们稳预期、稳信心的底气所在。

□本报记者王贺

分享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86-531-89013562    +86-18678817218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
selectshandong@shandong.cn

版权所有 © 2022 山东省人民政府 保留一切权利

鲁ICP备09023866号-50

承建单位: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