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来源:新锐大众·海报新闻2019-04-10 09:33
济南北上、青岛南下、烟台东渡,山东各市纷纷开展对标先进、取经学习、寻求合作之旅。山东省级层面也出击了。
4月8日,山东省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在北京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在分别召开座谈会后,省院代表共同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合作协议》,省校代表共同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 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省委书记刘家义亲自带队,中科院和北大的“一把手二把手”悉数到场——规格不可谓不高,重视程度也不可谓不高。
省委主要领导带队,山东此次“进京”,是带着使命去的:一天之内两度签署合作协议,与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最高学府“联姻”,誓在新旧动能转换和技术创新领域有所突破。联系最近山东动作频频,此间深意不言而喻。
此次“联姻”,究竟有何门道?
这事儿,还是很有说头的。趁热打铁,今天,就先来探讨三个问题。
一问:“合作协议”有何门道?
众位看官要问了,何为“合作协议”?
协议,字面上讲,就是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前面冠以“合作”二字,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双方要以合作为前提,你来我往、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最终达成共赢。
首都院校,看中的是山东这一经济文化大省的“双创”环境和科研潜力;山东,看中的是最高学术机构、最高学府的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你提供人才技术,我营造给力环境”——总而言之,山东要聚四海之智、借八方之力,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不得不说,这种互利选择,达成了共赢发展的“双箭头”。
此次进京签署合作协议,并非毫无征兆。
在2月11日的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讲话掷地有声:“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规划,引领产业向集群化、园区化、高端化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在4月4日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省长龚正对高质量发展大势下了研判:“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无需多言。
时隔不到两个月,这局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山东走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众所周知,山东是教育、科技、经济大省,在校大学生、创新平台、市场主体、开发园区,总量均居全国前列,创新要素富集,但资源分散、各自为战,还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没有转化为强大创造力。连日来,许多媒体都在讨论,山东动作频频是因为“着急了”。诚然,为不足和短板而急,是好事;急了,才能赴京北上、对标先进、破解困局,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 “瞭望智库”近日的文章《是着急的山东,不是衰落的山东》所言:“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所以,山东仍值得期待。”
二问:山东将收获什么?
梳理公开报道可见,山东寻求合作的脚步,从未停歇,近几年年年都有多个大动作。
2017年12月,山东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5月,山东省与京东集团签署五项合作协议;
2019年1月,山东省政府与中船重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4月,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招双引大会、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峰会、外交部蓝厅推介会,各类合作大平台纷纷推出;
……
有合作,就有交流和共赢。就与阿里巴巴合作而言,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问题:以菏泽市为例,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090亿元。“淘宝村”267个,占全省的3/4、全国的1/12;“淘宝镇”35个,占全省的3/4、全国的1/10,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此次与院校合作,成果同样值得期待。虽然合作协议的细节并未公布,但从公开报道来看,仍有亮点可寻。
中科院把目光聚焦在科研和新旧动能转换——
中科院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力量整合等方面与山东加强对接合作,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撑和创新保障。
北大则拓展了医疗和人才合作——
北大将进一步深化双方科研领域合作;充分利用北大医学资源,加快医疗健康领域合作;加强省校人才合作,支持更多北大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山东学习创业。
两所院校对于“合作”的表态,透露出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和人才,要同山东对接,甚至落地山东。未来,山东不仅能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还将迎来本领过硬的科研人才。他们要来山东学习创业,在山东安家落户,为山东这片热土贡献智慧。这种力量的注入,将如一剂催化剂,激活创新创业创造的“一池春水”。
“肉眼可见”的利好之外,山东还将收获什么?
这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的合作。思想和眼界,决定发展的格局。细数山东的辉煌,无不是解放思想、跟上时代步伐的成果。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如今,山东领导层赴京寻求合作,吸收的是最前沿的发展理念、管理理念,通过对标先进,拉高思想境界的“标杆”、前推发展理念的“起跑线”。思想解放了,才能做科技创新的“先行者”。
对山东干部而言,这又是一次担当实干的考验。在实践中历练,是最好的“课堂”。两份合作协议签署后,最重要的就是落地。具体到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如何权衡各种资源、在最短时间内抓好落实,能不能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能解决问题的“店小二”服务,都考验着山东干部担当实干的本领。
三问:科技引领未来,山东何去何从?
机遇不等人。那么,迫切需要科技和人才支撑的山东,做好准备了吗?
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给两所院校送上“定心丸”:真心实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省院合作创造良好环境,让院士和各类科研人才在山东工作生活顺心顺意。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服务保障,全力推动山东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事宜早落地、早见效。
字字恳切、句句实在的发言中,“保障”成了高频词。诚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求贤若渴的山东,为留住高层次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小到泰山景区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健身,为每位高层次人才配备1名服务专员;大到推出29项绿色通道服务,服务事项“保姆式”全过程代办,还设立山东人才最高奖——齐鲁杰出人才奖,每人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可以说,有关于“保障”的新政,都足够给力、诚意满满。
科技引领未来。合作、引才之后,未来的路,山东怎么走?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借“他山之石”只是第一步,从科技大省到科技强省,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培养内在的“硬核”。也就是说,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关键支撑。
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度全省科学技术授奖项目中,涌现出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授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3项,成为近年来授予自然科学奖最多的一年。
前段时间,山东省委、省政府组织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落地现场观摩。可喜的是,一些企业自主研发技术、自主设计生产线、自主培育高端品牌,有的是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有的是新兴产业“平地起惊雷”,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展现出自主创新的蓬勃活力、巨大潜能。
与此同时,山东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自主创新。从今年开始,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亿元,集中支持自主创新,重点实施“四大计划”。这意味着山东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开始步入百亿时代。就在几天前,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确认山东今年省级财政安排12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是上年的3.7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进军科技强省之路上渐入佳境的山东,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