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来源:大众日报·海报新闻2019-05-23 09:15
于金明开创肿瘤放疗“精确制导”时代,自主研发设备让“洋品牌”大幅降价
为生命竞速,分秒必争
5月8日14点50分,接受采访1小时后,于金明略带歉意地示意结束:“我们准备引进的一支人才团队在外面等我。”
集合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重身份,于金明把医疗、科研、教学、保健、管理等工作全部无缝压缩进自己的24小时中,工作安排精确到分钟。
从医36年,于金明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他坚信,作为一名放疗医生,只有比疾病跑得更快,才能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不忘初心,开创肿瘤放疗“精确制导”时代
日前,一项负责人为于金明的关于早期肺癌患者采用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技术(SBRT)的国际肿瘤临床试验——RTOG 3502在全球多家机构同期启动。除了山东省肿瘤医院,RTOG 3502的参与者还有大洋彼岸美国的顶尖肿瘤研究机构。
将备受瞩目的放疗新技术SBRT应用于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榜首的肺癌,于金明目标很简单:用精确放疗技术为更多肿瘤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就像20多年前,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应用肿瘤精确放疗技术一样,都出于一位医生的初心。
1988年公派赴美学习,于金明真切体会到中美在肿瘤治疗水平上的巨大鸿沟:彼时,美国放疗医生几乎都在使用CT对肿瘤精准定位,而国内同行们还在使用传统的X光机圈划肿瘤的大致范围,做正方形、长方形等简单规则照射。
这让于金明想起入职首日见到的第一位患者,因射线过量照射肿瘤周边的正常器官,导致严重的放射性肺炎,在他面前失去了呼吸。他忍不住自问:如果放疗更精确,那位患者是不是还有机会?
站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CT室,于金明怀揣济世救人的初心,立下“推动中国放疗走向精准化”的志向。
推陈出新面临阻力重重。回国后没有了丰厚的资金支持,于金明自掏腰包填补资金缺口。有老专家站出来反对他提出的“切线照射”替代“垂直照射”的放疗新方案,于金明就用自己患者的数据慢慢改变他们的看法。
1993年起,于金明先后开展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分子影像引导的精确放疗等新技术、新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他引领的精确放疗在肺癌、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不同肿瘤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局部晚期肺癌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从常规放疗的36%提升到51%,5年生存率从18%提升到25%,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从29%降低到17%,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生机。于金明团队的研究成果先后修改了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放疗指南,十年来获得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余项省部一等奖和最高奖,他带领的放射肿瘤学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
自主研发放疗设备,让“洋品牌”主动降价
“人与设备构成了技术,我们的短板在于设备。”美国归来后,于金明坚定了一个关于放疗未来的预判:中国有着全世界顶尖聪明、顶尖勤奋的医生,有着数倍于发达国家的病人,如果设备技术提升上去,放疗技术迟早会超过他们。
在繁忙的科研诊疗工作的同时,于金明挤出时间投身放疗设备的创新研究。1994年,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肿瘤治疗设备“立体定向全身X线治疗系统”,改写X线治疗设备脑部治疗功能和体部治疗功能不能兼具的历史。
有人不理解:一个医生做好临床就行了,搞什么设备研发?“没有自主研发,怎么打破外国设备的技术垄断?”一句诘问道出了于金明心之所系。
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逆向动态适形调强放疗系统”通过美国FDA认证,打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还凭借着价格优势销售到国内几十家医疗机构,“逼得”在国内销售的“洋品牌”主动大幅度降价。
在放疗设备研发领域展现出的不竭创新力,加速驱动山东省肿瘤医院从单纯的“临床医疗型”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升级发展,并在国际放疗领域逐渐拥有话语权。
近两年来,美国瓦里安、瑞典医科达等世界放疗设备制造巨头,几乎把新研发的大型高端放疗设备进入中国市场前的临床试验悉数放在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他们看中的是于金明团队根据中国患者特点提出的专业的设备完善意见。
2001年出任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后,于金明没有把精力放在建大楼、扩床位上,而是瞄准世界放疗技术前沿,引进了一大批顶尖级的仪器设备,不断补齐设备短板。
进入5月,位于济南西部的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临床研究中心施工现场,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今年内,这项工程将完成病房楼主体建筑封顶,为质子治疗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做好准备。
“目前全世界有70多家质子中心,几乎全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大陆地区尚无一家真正治疗病人的质子中心。”于金明说,质子治疗疗效好,损伤小,一旦拥有这一技术,我们与发达国家在放疗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将缩小为零。
与癌症竞速,一年只有三天假期
今年,多个新项目上马、提速,于金明的工作安排更紧张了。
打开手机的记事本,于金明向记者展示了一份以分钟计算的日程表:14点质子中心项目推进会,14点半接诊两位病人,15点听取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建设情况汇报……这样的日程表,于金明不断向后滑动,一页页不见结束。
几乎无缝衔接的日程表中,看不到一项与个人或家庭相关的安排。“有三天例外。”谈到家庭,于金明略带愧疚。每年春节期间他花3天返乡探望老人,这是他一年中唯一的假期。
即便时间安排如此紧张,于金明仍愿意为两件事花时间,花心思。一件是求才,他说,做强事业,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今年农历腊月十五,平时极少现身饭局的于金明专赴天津组织了一场“求才宴”。席间,坐在他身边的分别是国内儿童肿瘤专家王景福及夫人。被于金明的识才惜才所感动,春节假期后第一天,王景福就以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的身份出现在病房;另一件事是看病人,5月8日早上八点,于金明像往常一样身披隔离衣准时出现在病房。身边人都知道,为了将这段最宝贵的时间留给病人,于金明多年来养成了把工作压进一切非工作时间的习惯:在深夜阅读文献、修改论文,早上7点半到医院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下门诊后接待访客。“跑谈”成了医院行政人员找于金明交流工作的特色。
“病人与疾病赛跑,医生与时间赛跑。”于金明这样要求自己。这场赛跑道阻且长,于金明与同行者们已起步加速,分秒必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