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兴建,是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连续12次位居全国开发区前五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产值均约占青岛市的1/5。是山东省唯一连续5年跻身全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百强榜单前十强的产业园区,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国家知识产业试点园区,中国生态(人文)宜居规划建设示范区,成功获批国家首批东部唯一智能化工业示范园区示范试点。
青岛前湾港
积极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试验成果,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深入实施。率先在全省推出新一轮外资准入便利化改革举措,外资企业设立工作提速75%。建立"一枚印章"对外的集中审批模式,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全面推行社会投资类项目备案管理制度。已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累计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52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75个。区内人才优势明显,拥有8所高校、12万大学生,人才总量达到21.5万人。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59家,成立创新战略联盟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按照"政府是主导、市场是主体、大学生是主力"的工作模式,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创客创意"四创"活动。积极搭建新型人才载体引智聚才。总投资100亿元的青岛光谷国际海洋信息港,致力于打造集国际海洋信息港、国际海洋人才港、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三大海洋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已签约引进国家信息中心软件评测中心等科研机构、千人计划和归国留学人才创业项目110余家。
坚持绿色集约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全国首个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国家级开发区。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城市化率提升至84.5%,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2%以内。以绿化提升城市品质,全区林木绿化率35.6%,城区绿化覆盖率45.8%。区内人文环境浓厚,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已形成15分钟文化圈,坚持把学校、医院建成全区最好的建筑,建成山东最大、国内前五的医疗单体西海岸医院。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青岛胶州湾大桥和隧道的贯通,使开发区进入与青岛一体化发展的同城时代,地铁1号线过海段已开建,轨道交通R3线启动建设。成功承办举办首届"留动中国"总决赛、蓝色高端产业发展论坛活动周等一系列重要展会活动,连续举办十五届凤凰岛文化旅游节。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拥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支柱产业涉及汽车、机械装备、船舶海工、橡胶、食品等领域。开发区将以"中国制造2025"为方向,加快构建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港口、家电电子、汽车、石化、造修船、海洋工程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
产业基础
青岛开发区入驻企业5万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0余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0余家。集聚了汽车、船舶、海洋工程、家电、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港航物流、文化创意、医疗保健、科研机构等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海洋科技等循环经济产业。已逐步形成了航运物流、船舶海工、家电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六千亿级产业集群。
投资环境
半小时车程直抵青岛胶东国际机场,4F运行等级176条航线,连通全球107座城市的112座机场,日均计划起降航班523架次,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
前湾港自动化码头,亿吨级港口连接“一带一路”,拥有前湾港亿吨级深水大港,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世界第五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位居世界第五、第六位。
人力资源
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区内拥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研究院等 20 所高校及研究院;拥有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职业院校;拥有幼儿园 500 所、小学99所、普通初中41所、高中14所、中等职业/学校10 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香港耀中国际学校、万达国际学校等多所国际化学校。
拥有各类人才46.73万人,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30人,包括院士人才6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等其他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49人;在校大学生约16.5万人。
居住配套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拥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 6 家。
拥有汇丰银行、韩亚银行等中外金融机构145家;拥有希尔顿、喜来登、涵碧楼、温德姆至尊、融创万达文华等高端酒店 18 家;聚集了奥特莱斯、麦德龙、永旺等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及融创茂、万达广场、利群商厦等国内大型商贸企业;拥有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及游艇、帆船、健身俱乐部等众多休闲娱乐设施。
1.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
规划用地约640亩,规划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青岛光谷软件园规划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二期青岛研创中心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含3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三期青岛海洋科技园规划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目前已累计开发70余万平米,已建成并投入运营43万平米。
2.MAX产业园
MAX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由北京天瑞金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发运营,位于转型发展区二号路规划占地约200亩,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分三期开发,目前一期的1.1期已交付,1.2期建设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引进130家区域总部型企业,将吸引总部经济、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科技型产业园区。
3.联东智慧科技城
位于山东科技大学西、渭河路北、珠宋路东,由北京联东金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3亿元建设,占地121.5亩,建筑面积约12.1万平方米。项目以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为主要产业方向,拟打造集生产制造配套、中试成果转化、企业总部功能于一体的都市聚合型产业基地,预计达产后年纳税6000万元,用工1000人。
4. 联东生态科技谷
位于黄岛区王台街道204国道东、王台南四路北,项目总投资约7.2亿元。建设内容为研发中试楼、标准厂房及产业大厦等业态,结合新区主要产业特点,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打造青岛市高端产业集聚区。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引进企业80余家,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实现年税收约5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5. 海尔信息谷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品牌为核心,规划“产、研、创”三大板块,即信息科技企业总部、院士信息研发创新园与海创汇西海岸双创平台,且与新区政府合作搭建“招才引智基地”。已招引航运物流产业园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65家。海尔产城创集团旗下海尔海纳云及旗下物联网公司10家。海尔集团旗下海创汇平台及入孵企业10家。落地中乌先楚能源研究院、北斗时空大数据研究院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3所,引入院士4位。
6.讯飞未来港
位于江山南路480号青岛研创中心。主要布局—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人工智能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科大讯飞山东区域总部: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东北亚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青岛A.I.产业加速中心: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引领示范区;联合高校共建“A.I.学院”: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人工智能展示中心:从技术科普到创新应用、洞见未来的研学基地。
7. 瑞源机器人产业园
总投资7.2亿元,其中A区占地33.6亩,设计建筑面积(含地下)4.8万平方米,打造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主产业,集研究、开发、孵化、中试、场景、人才培养聚集为一体的4.0聚集型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器人科普、展示、孵化以及产业类等,具有汇聚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赋能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性。项目A区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5月竣工,B区计划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
8. 中南高科青岛光电产业园
位于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范围东至环台东路、南至王台南四路、西至王台东一路、北至王台南三路,占地约169亩,毗邻京东方物联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下称"京东方生产基地项目"),定位为京东方生产基地项目上下游产业配套园区,主要招引企业(机构)方向涉及光电、泛半导体、集成电路、新材料、电子通信、智能装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或行业龙头企业。
青岛经济开发区目前拥有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企业23家。
分别是: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黄岛)、海尔集团公司(黄岛)、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青岛宝兰格制冷有限公司、青岛澳柯玛集团总公司(黄岛)、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太平货柜有限公司、青岛中核能线缆科技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雷沃工厂、青岛海尔丰彩印刷有限公司、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青岛莱钢钢结构有限公司、青岛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山东山孚日水有限公司、首钢(青岛)钢业有限公司。
(一)重塑三大制造业新优势
1.聚焦招引智能家电产业
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优化升级传统大家电业,择优壮大特色小家电业,培育拓展本地化配套产业,健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构建深度协作融合的产业集群体系,实现传统家电产业向智能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向智能家居产业突破,打造中国北部智能家居产业高地。重点引进变频控制器、变频压缩机、精密变频电机等零部件和新材料生产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本地配套比例,形成整机生产与配套产业分工协作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体系
2.融合吸引高端装备产业
提升突破基础装备、基础工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重点发展船舶海工、智慧纺机、智能装备等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船舶海工产业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深水油气、深远海渔业装备等,形成长链条、高环保、大配套能力,助力建设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智慧纺机重点发展高速高密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织造车间数字化生产监控系统等关键技术或工艺,完善纺织机械产业链条,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纺机产业集聚区。智能装备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大型智能工程机械、高效智能农业机械等成套装备以及高性能密封件、大型精密模具等关键基础零部件,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3.安全引进高端化工产业
在推进黄岛石化区及周边区域功能规划调整的基础上,依托青岛炼化、丽东化工等重点企业,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和精益管理,强化安全管控,进一步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企业间物料循环利用,以“链群集成化、产品高端化、绿色循环化”为方向,适时发展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二)集聚三大高端服务业
1.总部经济产业
依托唐岛湾 CBD等区域,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大力引进集聚国际化、领军型、创新型企业总部,打造产业链条完整、人才资源集聚、环境配套完善的新经济总部中心。支持航运贸易金融、专业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企业入驻,重点发展检验检测认证、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等创新科技服务业态,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广告、人力资源、会议展览、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服务业态,打造区域金融科创服务中心。
2.航运贸易产业
整合各类航运数据信息,推进航运信息和交易平台建设,集聚航运、金融、贸易等资源,增强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大力招引跨境电商物流、汽车物流,重点突破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电子物流、化工物流,提升中心枢纽功能。
3.时尚产业
壮大影视、音乐、啤酒等城市名片及创意设计、驻区高校等特色优势,依托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东方影都等重点项目平台,培育和发展时尚经济,做大做强时尚影视、时尚啤酒产业,聚势突破发展时尚音乐、时尚创意设计、时尚工艺美术、时尚体育产业。
(三)培育发展三大战略新兴产业
1.突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依托芯恩集成电路、安润封测、富士康等行业知名企业,引进国内外一系列先进半导体应用和集成电路材料、设备、设计、封测等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力争在汽车电子、智能家电、智能制造及通讯等芯片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打造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依托京东方等企业,推进大尺寸 AMOLED 面板、中小尺寸 AMOLED 柔性折叠屏、全面屏、激光显示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等研发及产业化,做强光电显示产业。依托中电科高端仪器仪表科技园,以智能化的电子测试测量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打造“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依托海尔信息谷、中电光谷、科大讯飞、卡奥斯、中国电信等平台,充分挖掘数据资源, 加速场景融合应用,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前瞻布局区块链等领域,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方面争当示范。
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满足传统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前提下,依托上汽通用五菱、美锦氢能汽车、蓝科途锂电池隔膜等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企业, 重点做强整车制造、动力电池链条,补齐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链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着力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汽车,不断丰富汽车产品体系,推动产品向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迈进。不断完善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配套环节,优化产业配套体系,前瞻性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3.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重点开发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海洋创新药物,开发基因组辅助精准育种技术,探索建设现代化海洋种业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进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建设。依托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加快生物种质资源进口研究应用,打造国内最大的海洋基因库和海洋生物基因大数据中心,建设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库。扩大生物基因技术成果应用,推进海洋微生物制剂、酶、添加剂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
2022年青岛经济开发区将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战略,全面落实青岛市建设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活力、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产城融合、增强综合实力,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引领区,创新发展先行区,智能制造示范区,打造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按照以港兴产、以产带城、港城融合思路,合理功能分区、引导空间优化,加速实现产业布局与城市布局融合,实现人口导入、产业提升、城市更新互相协调支撑,构建“一核引领、多区布局、轴带贯通、联动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
(一)一核引领
以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为核心,依托前湾综合保税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板块,发挥政策优势,围绕国际贸易、海洋经济、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提升区域中心枢纽功能,精准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差异化要素供给,有效提升航运物流、家电电子、汽车、国际贸易等重点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打造开放发展主引擎。
(二)多区布局
1.唐岛湾科创金融总部区。依托唐岛湾 CBD 等区域,加快优化提升总部经济、科技产业,全力打造集总部、创新、文化、商贸、国际交往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总部科创中 心。
2.西部高端产业集聚区。以海洋高新区为依托,聚焦海洋产业、会展业、总部经济,带动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承载区重要功能引擎。
3.高端化工集聚区。以黄岛石化区为依托,重点加强区域安全改造提升项目研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构建高技术高附加值高端化工产业集群。
4.船舶海工集聚区。依托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船舶海工制造业,打造高端船舶产业基地、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基地。
5.智能家电集聚区。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节能智能型和网络化家用、商用电器整机产品和新一代智能电器。通过建设数字化工厂、工业 4.0 大规模定制企业,实现与用户全流程实时互联,发展智能电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电视机等,实现家电电子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6.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高端发展、典型示范,推动数字科技与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海尔信息谷、机器人产业园、光谷软件园等重点园区平台为载体, 以完善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集聚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提升。发挥科大讯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 赋能中心”等平台作用,搭建制造业企业与信息技术行业交流互动平台,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7.灵山湾影视文化区。发展创作、创意、发行、交易、影视装备等产业,做强影视制作等内容创作生产领域,拓展数字传媒、动漫游戏、互联网内容制作的新兴文化产业。
8.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纺织机械、木工机械、汽车配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擦亮纺机名镇招牌,建设智慧纺机产业园。聚焦光电显示、高端装备、总部商务等高端产业,实现新产业加速聚集、聚势蓄能。
(三)轴带贯通
依托自贸试验区、联动上合示范区,建设海空自贸走廊;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发中心,建设滨海科创走廊,促进智变融合赋能产业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
(四)联动发展
推动各园区、片区融合联动发展,促进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在产城融合、功能完善、补充联动等方面做好文章,形成“区域共进、全域融合、抱团发展”的新格局。
真诚地欢迎您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业,期待着与您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联系电话:+86-532-86988981
传真:+86-532-86988989
Copyright © www.selectshan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