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browsing

选择山东_新> 城市要览> 烟台> 政策支持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9-23 19:05

各区市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烟台市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丰富、食品加工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进一步加快食品产业专业化集聚,推进现代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烟政办发〔2021〕21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以高端化、链条化、集聚化、绿色化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产业定位,差异化发展,园区化服务为支撑,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园区倾斜,吸引高端项目、优质企业向园区聚集,努力构建创新引领、高端制造、骨干支撑、集群发展、质量取胜、绿色安全的食品产业发展新格局,重塑烟台食品产业市场竞争新优势,打响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食品名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激发食品企业产品创造力。积极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鼓励行业组织、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聚焦发展重点,优化发展环境,健全配套服务体系。

2.坚持提升能力与引领需求相结合。围绕食品加工领域精准发力,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科研平台,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能力。鼓励研发和引进先进设施设备,提升我市食品加工水平,拓展产业链深度与广度,以高质量多样化综合产品催生市场新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坚持差异发展与综合建设相结合。结合我市食品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各重点区市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培育苹果、花生、白羽肉鸡、生猪、龙口粉丝、宠物食品以及预制菜等“6+1”产业链,推进差异化发展、错位化竞争,努力打造一批食品产业综合体。

4.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发挥链长制统领作用,建立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将链办服务贯穿于成本控制、采购物流、产品规划、品质控制、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聚焦重点区市、重点项目、“9+N”产业集群和特色园区,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打造食品产业领军企业、示范园区,推动传统食品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三)工作目标。筛选泉源、鲁花、仙坛、龙大、喜旺、双塔、中宠等10家链主企业以及德丰、欧果、民和、福祖、三嘉、中卫、蓝白等25家骨干企业,重点培育苹果、花生、白羽肉鸡、生猪、龙口粉丝、宠物食品以及预制菜等“6+1”产业链。力争培育营业收入过200亿的园区1个,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建设省级创新平台6个。积极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由自发式生长向链条式、集群化、园区化发展转变,争取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更多突破,建设具有行业领先的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做强百亿级企业6家,全市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400亿元,进一步擦亮我市“中国食品名城”名片,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二、重点工作

(一)培育“6+1”产业链。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目标定位,以本土扩能一批为基础,对外招引一批为补充,聚焦推进“6+1”产业链体系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突出抓好果蔬高端产品深加工、高端食用油研发、肉鸡智慧工厂养殖、肉制品加工、豌豆蛋白制品研发以及功能性宠物食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1.苹果(果蔬加工)产业链。以烟台苹果国家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依托东方海岸果谷等重大项目,合理规划建设鲜食和加工品种项目,推动鲜食品种改良、发展和加工专用品种引进、推广;充分发挥安德利、泉源、德丰等龙头骨干企业优势,重点在蓬莱区、栖霞市等9个主产区培育一批苹果深加工企业,推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改造提升果蔬加工水平,支持企业开发多品类、高附加值特色调理食品;加速果蔬产、加、销一体化进程,促进育苗、种植、加工、物流、电商、文旅等业态融合,形成果蔬生产专业化、加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和科工贸一体化格局。

2.花生(食用植物油、调味品)产业链。依托各有关区市花生种植密集区和鲁花、龙大、欧果、大成等粮油加工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一批花生种植加工企业,建设花生特色品种繁育基地;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保持花生油和大豆油发展优势,健全发展有独特风味和营养成分的高附加值小油种产品,积极研发起酥、煎炸等专用油脂以及花生肽等饼粕深加工产物,培育“烟台大花生”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多元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推动调味品提档升级,鼓励企业在稳定扩大酱油、醋等酿造食品生产的同时加快开发复合方便调味品、营养保健调味品、天然提取物调味品。

3.白羽肉鸡产业链。发挥我市白羽肉鸡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优势,依托仙坛、春雪、民和、益生等龙头骨干企业,丰富饲料来源,优化饲料配方,推动建立成熟的营养价值数据库,加速布局种禽繁育与养殖、鸡肉初加工等产业,有序推动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推广;鼓励企业研发和引进智能化自动化先进设备,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形成饲料、养殖、屠宰与加工、冷链物流、商超、餐饮等一整套流程布局的全产业链模式;加大商超零售、酒店餐饮等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加强规模养殖肉鸡产品安全科普宣传,拓宽销售渠道;全力打造“国家级禽蛋(白羽肉鸡)批发交易市场”,建成全国重要的高端肉鸡良种繁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市场交易集散地。

4.生猪产业链。以莱阳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龙大、喜旺等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开展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养殖,实现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商贸物流、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招大引强;推动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现代化生猪产业服务体系,打造产业航空母舰,实现提质增效。

5.龙口粉丝产业链。利用招远市“中国粉丝之都”称号以及“龙口粉丝”驰名品牌的虹吸效应,瞄准豌豆精深加工、白蛋白和低聚糖提取加工等植物基蛋白深加工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探索农事体验与观光、科普教育与游乐、社区养生与田园宜居为一体的特色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依托双塔、三嘉等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即食粉丝、保健粉丝等功能性食品,突出发展高端蛋白深加工业,延伸粉丝产业链条,将我市建设成全国粉丝加工名城。

6.宠物食品产业链。推动建设以生产宠物主粮为主,以生产宠物零食、处方食品、营养保健品为辅的全产业链宠物食品加工基地;参照国内外知名宠物企业生产标准,加大对宠物龙头企业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市宠物食品行业进入国内顶端行列;以莱山区中宠产业园和中宠股份为引领,推进宠物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宠物乐园、主题酒店、直播基地、宠物影视等新业态,着力打造百亿级宠物产业集群。

7.预制菜产业链。依托我市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龙大美食、蓝白等龙头骨干企业,瞄准“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打造一批预制菜头部企业;推动建设高水平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原料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预制菜品控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具有烟台特色的全产业链预制菜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培育预制菜品牌,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搭建预制菜产销对接平台,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配套完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二)培育“三大核心”产业园。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以市场为主导”的原则,通过组织、引导社会资源流向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规划引领,明确产业定位,对标国际一流食品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以产业聚集为指引,创新驱动园区发展,提升做强主业,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园区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引进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保障,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保障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持,促进园区综合发展、集团化发展。到2025年,重点建设莱阳食品工业园达到国内一流园区水平,建设招远粉丝产业园、莱山中宠产业园等园区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莱阳食品工业园。园区占地4.7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44个,全力打造全市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带动食品企业向现代化食品制造优化升级,打造综合、全方位服务的示范园区。一是强化金融服务。推动烟台财金集团与莱阳食品工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合作,成立烟台富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集产业引领、投资融资、园区服务于一体的发展平台。二是强化全产业链服务。调整土地500亩,推动建设食品产业集中发展区,促进“食品加工”向“食品制造”转型,保持高端食用油、调理食品、肉制品三大领域优势,拓展复合调味品与饮品,加快培育高端健康食品,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展销服务,做好金融、电商、仓储、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三是强化品牌打造。加快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推动年底完成全国首家预制菜综合展厅建设,实施预制菜增品种、提品质、育品牌“三品”同创,打造一批预制菜品牌,抢占预制菜发展高地。到2025年,园区产值突破300亿元,为莱阳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城助力。

2.招远市粉丝产业园。园区占地2000余亩,入园企业6个,围绕粉丝、花生等主导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是抓高端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围绕精深加工、排污处理等技术攻关,推动建设90%高纯度花生分离蛋白项目,包括花生培育种植研究院、智能化收储及10万吨立体化仓储中心、无尘深加工标准化车间、科技研发及电商销售中心等4大作业区;重点建设粉丝废水生产农用微生物菌剂项目、含菌种培养分析检验中心、发酵中试装置车间、菌液分离以及提取纯化装置等设施设备。二是抓交易市场打造。打造齐山镇胶东烟薯交易中心,计划打造胶东地区集甘薯种苗新品种研发、物流仓储、电商交易于一体的多业态、全流程花生和甘薯产业农产品交易枢纽,力争到2025年,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以上。三是抓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推动园区全产业链建设,完善园区产业布局,形成种植、加工、物流、科技、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局面,努力打造全国“植物基产业名城”。到2025年,产业园总产值达26.20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21.30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比重达81%以上。

3.莱山区中宠产业园。园区占地500亩,入园企业5家,规划建设“四区一心”,即宠物食品产业园区、宠物药品&保健品产业园区、智能宠物用品制造产业园区、宠物小镇文旅园区及现代化仓储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宠物产业新高地。一是抓重点项目建设。按照“规划一批,投产一批,带动一批”的原则,提升园区承载力,重点推动建设海鱼原料研发处理工厂、年产2000吨冻干宠物食品等项目,力争高品质宠物干粮工厂、新型宠物湿粮工厂等9个在谈项目落实落地。二是抓重点人才引育。鼓励园区主导企业牵头创建区域品牌,树立企业品牌,依据烟台市、区两级人才引进政策,畅通引才引智渠道;推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协会的合作交流,加强本地从业人员的培养,建立宠物行业人才培训基地。三是抓重大科研投入。鼓励园区企业引进先进设施设备,提高科研资金投入比例,推动打造宠物营养研究中心、产品研发检测中心等现代化研究中心,持续推进宠物营养与健康、药品及保健品等方面的研究。到2025年,产业园总产值超过60亿元,入园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企业超过15家,力争打造1-2个知名品牌。

三、工作体系

实行一链长、一链办、一协会、一基金、一轴心、一节会、一平台体系、一配套政策、一专业化团队等“9个一”工作机制,体系化配置产业要素,促进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一链长:由市级领导担任食品产业链链长。

一链办:成立烟台市食品产业链办公室(以下简称链办),链办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任链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明确2名副县级领导干部任链办专职副主任。莱山区、牟平区、蓬莱区、莱阳市、栖霞市、龙口市、招远市、黄渤海新区分管负责同志任链办副主任。从领建区市、关联区市、相关部门等选派5-10名优秀干部充实链办,实体化运作。

一协会:在莱阳市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的基础上,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头引领作用,成立烟台市预制菜产业协会,对尚未成立协会的“6+1”产业抓紧协调推进,力争各重点产业均成立相应产业协会。

一基金:依托莱阳国际绿色食品城项目,设立30亿元食品产业发展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一轴心:以莱阳市食品工业园为依托,打造莱阳食品加工产业核心区1个轴心,联动发展莱山区、牟平区、蓬莱区、栖霞市、龙口市、招远市、黄渤海新区7个关联区市,同步推动其他区市X个特色产业园区协同集聚发展,孵化一批小而精、优而特、专而全的特色食品加工区,全面构建“1+7+X”产业空间布局。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打造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

一节会:举办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暨中国(烟台)国际果业博览会等,通过邀请国家部委、省市领导参加,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会议,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优势,实现横向常态化互动机制,对照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发展目标,实现精准招引。

一平台体系:与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蓬莱区国家级禽蛋(白羽肉鸡)交易平台、莱山区国家级小动物交易平台等国家级交易平台申报创建工作。推动企业、园区与中国农大、山东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构建科研平台,提高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吸引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来烟,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提升我市食品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一配套政策:根据产业链发展需要,全面梳理《农业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十三条》《烟台市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关于加快推进烟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2025)》等已有扶持政策,支持产业链发展和产业招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各类金融资源流向食品产业,进一步拓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一专业化团队:保障链办实体化运行,加强各区市产业专班力量,推动企业专业化团队建设,定期邀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围绕产业链系统谋划、顶层设计、融合发展进行专项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外出学习,提高产业链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打造专业化团队。

四、职责分工

链长:负责产业链牵头抓总,协调区市间产业协同关系,包括区域布局、产业定位、项目落地等;统筹全市政策资源配置,包括土地、能耗、产业基金等;牵头推进产业链发展重大事项,包括投资项目、招商引资、搭建平台等;协调解决重大瓶颈问题。

链办:负责产业链一线工作的具体推进,研究产业链基础工作,包括行业趋势、产业图谱、项目清单等;实施“一链一策”,参与编制产业规划,制定落实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推进产业链重大事项,包括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搭建平台等;与链主企业融为一体,谋划推进产业链式发展;结合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协调解决影响产业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链主企业:承担产业链发展的龙头引领作用,谋划实施企业自身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剖析链主企业供应商、采购商,配合链办开展精准招商;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牵头部门:在链长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作为食品产业链牵头部门,会同产业链领建区市、关联区市等提出链办组建方案,并推动链办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协调区市间产业协同,研究提出产业布局、项目落地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协同链办开展产业基础研究工作;配合链办协调各要素保障部门,解决影响产业链发展的瓶颈问题;组织协调领建区市、关联区市及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重点工作。

要素保障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将链办作为主要服务保障对象,倾注政策、要素等各类资源聚链发展;配合链办提供本职能领域的产业政策、“双招双引”等信息资源,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会同链办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一链一策”破解难题。

五、推进机制

(一)综合决策机制。链长定期召开办公会,调度产业链发展情况,围绕产业规划、园区布局、项目引进、平台建设、资金扶持等进行集体决策议定,研究产业链发展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链办主任定期召开链办工作会议,定期向链长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充分发挥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部门联动机制。市农业农村局作为食品产业链牵头部门,统筹谋划,加快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三)协调调度机制。链办作为日常工作机构,组织筹备链长办公会、链办工作会及相关专题会议等,建立产业链调度督导机制,实行旬调度、月报告、季小结,通过组织协调、运行监测和调度评估等工作,指导督促有关区市、成员单位抓好工作推进落实。领建区市、关联区市研究建立本区域链办工作机制,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链主企业承担龙头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配套协同发展。

(四)督导推进机制。研究食品产业链相关工作,按照“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要求,列出清单、倒排工期、总结经验、宣传推广、督促指导,加快工作落地。

(五)链主领航机制。发挥链主企业集成能力强、拉动作用大的领航优势,带动“6+1”产业链企业协同联动,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附件:食品产业链链长制组织体系


附件


食品产业链链长制组织体系


链长

李胜刚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链办主任

高言进  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链办副主任

吴晨光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孔 苇  莱山区副区长

姜保华  牟平区副区长

冷启臣  蓬莱区副区长

陈 裕  莱阳市副市长

张湲苹  栖霞市副市长

连淑琴  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 杰  招远市副市长

孙志杰  黄渤海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

杜小兵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牵头部门(链办)

市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莱山区政府、牟平区政府、蓬莱区政府、莱阳市政府、栖霞市政府、龙口市政府、招远市政府、黄渤海新区管委

领建区市

莱阳市

关联区市

莱山区、牟平区、蓬莱区、栖霞市、龙口市、招远市、黄渤海新区

链主企业

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春雪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喜旺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双塔食品有限公司、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链办成员

杨小沛  莱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车军光  牟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程艳梅  蓬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李海波  莱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衣志伟  栖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李光会  龙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治峰  招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马鲁峰  黄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局长


Recommend

Home

Services

Cooperation Cases

Events

Latest Investment News

Major Meetings

Major Events

Industrial News

Talent Recruitment

Talent policy

Why Shandong

Favo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mproved Infrastructure

Ope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Huge Consumer Market

Abundant Human Resources

Sound Industrial System

Booming Marine Economy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Vig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l Agencies

International Living Environment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Project Library

Contact Us

Func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ies

Overseas Representative Offices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Service Agencies in Cities

Your Suggestions

Cities

JinanQingdao

ZiboZaozhuang

DongyingYantai

WeifangJining

Tai'anWeihai

RizhaoDezhou

LinyiLiaocheng

BinzhouHeze

Development Zones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Special Customs Supervision Zones

Key Industries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New energy & materials

Modern maritime

Healthcare & elderly care

High-end chemical industry

High-efficiency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ity

Boutique travel

Modern finance